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汉语史主从句和从属句的产生及其演变

汉语史主从句和从属句的产生及其演变

汉语史主从句和从属句的产生及其演变

定 价:¥58.00

作 者: 梁银峰 著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08142343 出版时间: 2016-12-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333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内容,既包括像上古汉语的“主语 之 谓语( 也)”结构、“A之于B(也)”结构、“NP (之 )VP者”结构、“N而V”结构等这样的传统研究热点,也包括汉语史学界不太关注或研究得还不太深入的一些主从句和从属句,如上古汉语的“V之,X”式申说句、中古汉译佛经和敦煌变文中的“于”字式宾语小句、唐五代以前的关系从句“NP者N”、近代汉语的时间从句“VP(之)次”等。对于前者,本书力图通过崭新的视角描述其产生与演变过程;对于后者,则力图从跨语言的角度寻求和验证汉语与世界上其他语言在主从句和从属句的形成与演化方面的共性。

作者简介

  梁银峰,男,1972年8月生,河南濮阳人。2001年7月在中山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03年7月至今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为汉语史和汉语的语法化问题。已出版《汉语动补结构的产生与演变》、《汉语趋向动词的语法化》等著作6部,发表论文60多篇。先后主持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复旦大学自主科研业务经费项目等5项。

图书目录

绪论1
0.1古汉语复合句的界定和分类1
0.1.1复合句的界定1
0.1.2复合句的分类2
0.2本书立论的前提和理论价值8
0.2.1立论的前提8
0.2.2理论价值9
0.3本专题研究现状述评10
0.3.1“NP 之 VP”结构的语法性质和语义功能10
0.3.2“VP定语 之 NP中心语”结构中“VP”的功能和来源11
0.3.3“为 NP 之所 V”结构的产生11
0.3.4“NP (之 )VP者”结构中“VP者”的性质及其来源12
0.3.5“VP者N”结构中“者”的语法性质及结构助词“底(的)”的产生12
0.3.6古汉语“A之于B(也)”结构的形成13
0.3.7“N而V”结构的性质及其来源14
0.3.8其他明显由话语或篇章 结构发展而来的结构式15
0.4本书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16
0.4.1本书的研究目的16
0.4.2本书的研究内容17
第一部分 主从句专题研究
第一章 上古汉语的时间从句“主语 之 谓语( 也)”23
1.1引言:意合法与形合法23
1.2时间从句“主 之 谓( 也)”的话语功能25
1.3时间从句“主 之 谓( 也)”的句法特点28
1.3.1从“主 之 谓( 也)”结构的外部来观察:体方面的限制28
1.3.2从“主 之 谓( 也)”结构的内部来观察:谓语部分 的限定性29
1.3.3“之”和“也”的语法功能31
1.4作为话题的“主 之 谓( 也)”结构35
1.5余论:“主 之 谓( 也)”结构的陈述性40
1.6本章小结41
第二章 近代汉语的时间从句“VP(之)次”45
2.1问题的提出45
2.2“VP次”小句使用情况述略48
2.3“次”和“时”的用法差异50
2.4“VP次”的句法性质:体词性(静态性)的还是谓词性(动态性)的53
2.5“VP次”小句的话语功能55
2.5.1“VP次”小句的黏着性55
2.5.2从动词的情状类型角度看“VP次”小句的依附性56
2.5.3从信息表达的角度看“VP次”小句的依附性61
2.6余论63
2.7本章小结65
第三章 上古汉语的“N而V, X”式按断句67
3.1“N而V”结构的语义特征67
3.2“N而V”结构的语法性质及其来源72
3.2.1两种对立的观点72
3.2.2“N”的语义属性74
3.2.3“N而V”结构的来源80
3.2.4“N而V”结构有没有可能来源于“存在句 而 V”结构84
3.3本章小结86
第四章 上古汉语的“A之于B(也),X”式主从句89
4.1引言89
4.2“A之于B(也),X”的语义、句法关系90
4.3“A之于B(也)”结构中“于”的语法性质和语义功能95
4.4“A之于B(也),X”式主从句的形成97
4.4.1“移位说”97
4.4.2“缩约说”98
4.4.3“二元说”:移位和类推99
4.4.4我们的看法101
4.5本章小结104
第五章 上古汉语的“V之,X”式申说句107
5.1上古汉语指示词“之”的语义属性107
5.2上古汉语指示词“之”的预指功能115
5.3上古汉语中由指示词“之”引导的预指性申说句118
5.4预指性申说句中的“之”是否已虚化为标补词123
5.5指示词“之”预指的从句后置于动词的话语功能动因126
5.6本章小结129
第二部分 从属句专题研究
第六章 上古汉语“NP 之 VP”结构的语义类型、来源及其演化过程135
6.1现代汉语“NP 的 VP”的语义功能和语法性质135
6.2上古汉语“NP 之 VP”结构的两种语义类型136
6.2.1“主语 之 谓语”结构137
6.2.2“定语 之 中心语”结构143
6.2.3“主语 之 谓语”结构的来源及形成途径146
6.3现代汉语“NP 的 VP”的两个历史层次150
6.4余论:“之/的”是不是标补词或中心词154
6.5本章小结159
第七章 上古汉语的关系从句“NP (之 )VP者”162
7.1关于“NP (之 )VP者”结构中的“VP者”是否为定语后置的论争162
7.1.1上古汉语“NP (之 )VP者”结构的两种语义类型162
7.1.2甲派观点的相关表述164
7.1.3乙派观点的相关表述166
7.1.4乙派观点存在的问题166
7.2“之”和“者”在“NP (之 )VP者”结构中的关系标记作用170
7.2.1“之”和“者”的功能差异170
7.2.2“NP (之 )VP者”是语法化程度不高的关系从句结构174
7.2.3现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方言以及民族语言的佐证176
7.3“者”字关系从句的来源178
7.3.1以往的研究178
7.3.2我们的看法181
7.4本章小结187
第八章 中古汉译佛经和敦煌变文中由“於”引出的宾语小句192
8.1引言192
8.2中古汉译佛经和敦煌变文中引导宾语小句的介词“於”192
8.3前置词发展为标补词的跨语言共性195
8.4上古汉语中位于动名之间的介词“於”197
8.5中古汉译佛经中的宾语标记“於”202
8.6标补词“於”:宾语标记“於”的功能扩展207
8.7本章小结209
第三部分 主从句和从属句的功能演变及相关问题研究
第九章 上古汉语“主语 之 谓语”结构的句子化与主观化217
9.1上古汉语中独立成句的“主语 之 谓语”结构217
9.2“主语 之 谓语”结构的句子化过程219
9.3结构助词“之”具有主观性的成因223
9.4上古汉语中的同类句子化现象228
9.4.1“A之于B(也)”结构的句子化228
9.4.2“N而V”结构的句子化229
9.4.3“既”字句的句子化231
9.5本章小结234
第十章 句式整合还是自身的功能演变——关于上古汉语被动式“为 N 之所 V”来源的再讨论236
10.1引言:上古、中古汉语的被动式“为 N 之所 V”236
10.2“为”字被动式的历史发展239
10.2.1上古汉语的“为 V”式239
10.2.2上古汉语的“为 N V”式240
10.2.3上古汉语的“为 N 之 V”式242
10.2.4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为 N 所 V”式243
10.2.5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为 所 V”式245
10.3上古汉语“为”的语法性质248
10.3.1动词“为”248
10.3.2系词“为”249
10.3.3助动词“为”255
10.4本章小结259
第十一章 唐五代以前的“VP 者 N”格式与结构助词“底(的)”的产生262
11.1现代汉语的两类结构助词“的”262
11.2结构助词“底(的)”的出现年代及早期用法263
11.3关于结构助词“底”的来源研究评述269
11.3.1“底”源于“者”说269
11.3.2“底”源于“之”说270
11.3.3“底”源于“之”和“者”说271
11.3.4“底”源于指示词“底”说272
11.3.5“底”源于方位词“底”说275
11.4结构助词“底”的语法化过程280
11.4.1结构助词“底”的初始语法化格式280
11.4.2唐五代以前的“VP者N”格式286
11.4.3上古汉语表自指的“者”290
11.5本章小结292
第十二章 结束语295
12.1时间从句在汉语主从句中的地位295
12.2汉语史上主从句和从属句的形成及演变机制296
12.2.1话题(或其他名词性成分)与小句的整合297
12.2.2汉语史上两种不同类型的小句整合现象301
12.2.3功能的扩展306
12.3汉语史上小句(句法结构)的“逆语法化”现象308
12.4语义重叠:汉语史上主从句标记和从属句标记产生的深层动因313
参考文献317
后记332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