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中印涉藏关系史:以麦克马洪线问题为中心(1904~1914 精装)

中印涉藏关系史:以麦克马洪线问题为中心(1904~1914 精装)

中印涉藏关系史:以麦克马洪线问题为中心(1904~1914 精装)

定 价:¥289.00

作 者: (英)阿拉斯泰尔·兰姆(Alastair Lamb)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历史 世界史 亚洲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100137 出版时间: 2017-03-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648 字数:  

内容简介

  英国学者阿拉斯泰尔·兰姆在充分利用各种档案、通信集、文集、蓝皮书和地图等资料的基础上,叙述了1904年至1914年的中印涉藏关系史,分析了在此期间中、英两国采取的对藏政策及其贯彻实施情况,重点研究了西姆拉会议的召开及《西姆拉条约》的签订,以及所谓麦克马洪线的出台过程。本书通过分析清末民初英帝国的外交政策,从中英关系的角度来考察“西藏问题”,驳斥了印度所谓继承英帝国遗产的论点,对中印边界冲突等敏感问题展开较为客观的研究和分析。

作者简介

  阿拉斯泰尔·兰姆(Alastair Lamb),英国藏学家,1930年1月9日出生于中国哈尔滨。他曾在中国香港、美国和加拿大接受教育,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兰姆的父亲蓝来讷爵士(Sir Lionel Henry Lamb,1900-1992)1922年来华,1928年任英国驻哈尔滨代理副领事,并先后在英国驻华领事机构担任参事、公使等职,见证了这一时期中英关系的发展演变。他对兰姆的学术兴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兰姆的研究方向:英属印度与中亚关系史,尤其对西藏感兴趣;1947年后中印边界争端的演变;阿富汗近现代史;印巴克什米尔问题;等等。 梁俊艳,1978年出生于新疆,200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工作,2011年被评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藏族近现代史,英国与中国西藏关系史等。2011年出版学术专著《英国与中国西藏(1774—1904)》(兰州大学出版社),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翻译学术论著论文五百余万字;参加《西藏通史》当代卷、清代卷的撰写,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3项,均获得优秀等级。张云,男,1960年生,陕西周至县人,历史学博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民族问题评审组专家,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会理事等。兼任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藏大学等校客座教授。担任国家财政专项拨款课题8卷本《西藏通史》执行总主编,《西藏通史》远古卷、吐蕃卷、元代卷、当代卷4分卷合作主编,《中国藏学》汉文版执行主编。

图书目录

译者导读/1  第一节 兰姆的生平及学术生涯/1  第二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4  第三节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8  第四节 本书的不足之处/17  作者致谢/19 第一卷 莫利、敏托和不干涉西藏政策  第一章 寻找新的西藏政策,1904~1906年/23   第一节 引言/23   第二节 班禅喇嘛前往印度/33   第三节 中国接受拉萨条约,并为藏方支付第一次分期赔款/45   第四节 莫利的精明无为政策和游历者在西藏的问题/64  第二章 英俄关于西藏协定,1906~1907年/74   第一节 谈判的准备阶段/74   第二节 谈判过程/86   第三节 结论/102  第三章 中国的前进政策,1905~1911年/108   第一节 清朝晚期的中亚政策/108   第二节 张荫棠的挑战,1906~1907年/113   第三节 1908年西藏贸易协定/125   第四节 张荫棠与喜马拉雅公国/138   第五节 达赖喇嘛返回拉萨/146   第六节 赵尔丰向拉萨推进,1905~1910年/156   第七节 达赖喇嘛,尼泊尔,西藏贸易代表及其他问题,1910~1911年/166   第八节 一些结论/190 第二卷 哈定、麦克马洪与西姆拉会议  第四章 阿萨姆喜马拉雅危机,1910~1912年/199   第一节 1910~1911年中国在西藏、缅甸与喜马拉雅诸国采取的行动/199   第二节 阿萨姆喜马拉雅边界问题的背景/216   第三节 阿萨姆边界危机,1910~1912年/242  第五章 英国对藏政策和辛亥革命在西藏,1912~1913年/279   第一节 清末民初中国失去对卫藏地区的管理权:1911年11月至1913年4月/279   第二节 中国人的反应/290   第三节 英国人的反应/312  第六章 西姆拉会议和麦克马洪线,1913~1914年/349   第一节 中国同意参加在西姆拉举行的会议/349   第二节 西姆拉会议首轮会晤,1913年10月至1914年1月/364   第三节 第一次草签的西姆拉条约,1914年4月27日/376   第四节 第二次签订的西姆拉条约,1914年7月3日/386   第五节 麦克马洪线/404   第六节 结论和尾声/428   附录(英中对照)/447  附录一 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447  附录二 1893年《中英会议藏印续约》/450  附录三 1904年《拉萨条约》/455  附录四 1906年中英条约/464  附录五 1907年英俄协约/470  附录六 1908年中英西藏贸易协定/483  附录七 英不条约/494  附录八 1844年英国与不丹条约/499  附录九 1853年英国与不丹条约/501  附录十 1862年英国与阿波尔人签订的条约/502  附录十一 来自中亚的汤姆·布朗斯/511  附录十二 1912年朱尔典致函中国外交部的备忘录/519  附录十三 1912年俄国-蒙古协定/523  附录十四 1913年西藏-蒙古协定/533  附录十五 1913年俄中关于外蒙古的宣言与换文/537  附录十六 1914年3月24日麦克马洪线换文/541  附录十七 1914年4月27日英中藏在西姆拉草签的协议/544  附录十八 1914年英藏贸易协定/554  附录十九 1915年6月7日中俄蒙协议及互换照会/563  附录二十 1954年中印协议及互换照会/575 参考书目/588  未公开出版资料(Unpublished Sources)/588  二手著作(Secondary Works)/589 索引词对译/614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