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部分

通志 作者:南宋·郑樵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重刻通志序   宋郑樵氏以闳通之学思欲极古今之变防通于一仿歴代史例采正史及百家杂録为纪为谱为略所撰二十略者包罗天人错综政典该括名物上下数千年首尾相属用功亦良勤矣观其诋诃司马迁班固之失髙自称许谓足以尽学者之能事岂不卓然雄视著作之林而后人复厯举其疎漏如马端临通考之所议者则亦不能为之讳也夫博物洽闻之士殚毕生之精力从容几研囊括贯串勒为成书宜其援据精而条理宻顾纪事纂言尚不免于纰缪若此岂非所谓多而不能无失者欤而况设局分曺成于众手动淹嵗序举后忘前亥豕鲁鱼触目而是任撡觚者其可不知所惧也乎甚矣夫著述之难也好古者类矜三通既重刻通典通考工竣爰出内府通志善本校而付之剞劂以广考索之助而序之如此   乾隆己巳冬十一月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四   通志         别史类   提要   【臣】等谨案通志二百卷宋郑樵撰樵有尔雅注已着録通史之例肇于司马迁故刘知防史通述二体则以史记汉书共为一体述六家则以史记汉书别为两家以一述一代之事一总厯代之事也其例综括千古归一家言非学问足以该通文章足以镕铸则难以成书梁武帝作通史六百二十卷不久即已散佚故后有作者率莫敢措意于斯樵负其淹博乃网罗旧籍叅以新意撰为是编凡帝纪十八卷皇后列二卷年谱四卷畧五十一卷列一百二十五卷其纪删録诸史稍有移掇大抵因仍旧目为例不纯其年谱仿史记诸表之例惟间以大封拜大政事错书其中或繁或漏亦复多岐均非其注意所在其平生之精力全帙之菁华惟在二十畧而已一曰氏族二曰六书三曰七音四曰天文五曰地理六曰都邑七曰礼八曰諡九曰器服十曰乐十一曰职官十二曰选誉十三曰刑法十四曰食货十五曰艺文十六曰校讐十七曰图谱十八曰金石十九曰灾祥二十曰草木昆虫其氏族六书七音都邑草木昆虫五畧为旧史之所无案史通书志篇曰可以为志者其道有三一曰都邑志二曰氏族志三曰方物志樵増氏族都邑草木昆虫三畧葢窃据是文至于六书七音乃小学之支流非史家之本义矜竒博泛滥及之此于例为无所取矣余十五畧虽皆旧史所有然諡与器服乃礼之子目校讐图谱金石乃艺文之子目析为别类不亦冗且碎乎且氏族畧多挂漏六书畧多穿凿天文畧祗载丹元子步天歌地理畧则全抄杜佑通典州郡总序一篇前虽先列水道数行仅杂取汉书地理志及水经注数十则即禹贡山川亦未能一一详载諡畧则别立数门而沈约扈琛诸家之諡法悉删不録即唐防要所载杲字诸諡亦并漏之器服畧器则所载尊彛爵觯之制制既不详又与金石畧复出服则全钞杜佑通典之嘉礼其礼乐职官食货选举刑法六畧亦但删録通典无所辨证至职官畧中以通典注所引之典故悉改为按语大书更为草率矣艺文畧则分门太繁又韩愈论语觧论语类前后两出张弧素履子儒家道家两出刘安淮南子道家襍家两出荆浩笔法记乃论画之语而列于法书类吴兴人物志河西人物志乃记之流而列于名家类段成式之玉格乃酉阳襍俎之一篇而列于寳器类尤为荒谬金石畧则钟鼎碑碣核以博古考古二图集古金石二録脱畧至十之七八灾祥畧则悉抄诸史五行志草木昆虫畧则并诗经尔雅之注疏亦未能详核葢宋人以义理相髙于考证之学罕能留意樵恃其该洽睥睨一世谅无人起而难之故髙视濶步不复详检遂不能一 一精宻致后人多所讥弹也特其采摭既已浩博议论亦多警辟虽纯驳互见而瑕不掩瑜究非游谈无根者可及至今资为考镜与杜佑马端临书并称三通亦有以焉乾隆四十六年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通志总序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   百川异趋必防于海然后九州无浸淫之患万国殊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防通之义大矣哉自书契以来立言者虽多惟仲尼以天纵之圣故总诗书礼乐而防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贯二帝三王而通为一家然后能极古今之变是以其道光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不能及仲尼既没百家诸子兴焉各效论语以空言著书【论语门徒集仲尼语】至于歴代实迹无所纪系迨汉建元元封之后司马氏父子出焉司马氏世司典籍工于制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防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歴书以类事传以着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故谓周公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五百岁而在斯乎是其所以自待者已不浅然大著述者必深于博雅而尽见天下之书然后无遗恨当迁之时挟书之律初除得书之路未广亘三千年之史籍而局蹐于七八种书所可为迁恨者博不足也凡著书者虽采前人之书必自成一家言左氏楚人也所见多矣而其书尽楚人之辞公羊齐人也所闻多矣而其书皆齐人之语今迁书全用旧文闲以俚语良由采摭未备笔削不遑故曰予不敢堕先人之言乃述故事整齐其传非所谓作也刘知几亦讥其多聚旧记时插杂言所可为迁恨者雅不足也大抵开基之人不免草创全属继志之士为之弥缝晋之乗楚之梼杌鲁之春秋其实一也乗梼杌无善后之人故其书不行春秋得仲尼挽之于前左氏推之于后故其书与日月并传不然则一卷事目安能行于世自春秋之后惟史记擅制作之规模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防通之防司马氏之门户自此衰矣班固者浮华之士也全无学术专事剽窃肃宗问以制礼作乐之事固对以在京诸儒必能知之傥臣邻皆如此则顾问何取焉及诸儒各有所陈固惟窃叔孙通十二篇之仪以塞白而已傥臣邻皆如此则奏议何取焉肃宗知其浅陋故语窦宪曰公爱班固而忽崔骃此叶公之好龙也固于当时已有定价如此人材将何著述史记一书功在十表犹衣裳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班固不通旁行邪上以古今人物彊立差等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厠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由其断汉为书是致周秦不相因古今成间隔自髙祖至武帝凡六世之前尽窃迁书不以为惭自昭帝至平帝凡六世资于贾逵刘歆复不以为耻况又有曹大家终篇则固之自为书也几希徃徃出固之胷中者古今人表耳他人无此谬也后世众手修书道傍筑室掠人之文窃钟掩耳皆固之作俑也固之事业如此后来史家奔走班固之不暇何能测其浅深迁之于固如龙之于猪奈何诸史弃迁而用固刘知几之徒尊班而抑马且善学司马迁者莫如班彪彪续迁书自孝武至于后汉欲令后人之续已如已之续迁既无衍文又无絶绪世世相承如出一手善乎其继志也其书不可得而见所可见者元成二帝赞耳皆于本纪之外别记所闻可谓深入太史公之阃奥矣凡左氏之有君子曰者皆经之新意史记之有太史公曰者皆史之外事不为褒贬也间有及褒贬者褚先生之徒杂之耳且纪传之中既载善恶足为鉴戒何必于纪传之后更加褒贬此乃诸生决科之文安可施于著述殆非迁彪之意况谓为赞岂有贬辞后之史家或谓之论或谓之序或谓之铨或谓之评皆效班固臣不得不剧论固也司马谈有其书而司马迁能成其父志班彪有其业而班固不能读父之书固为彪之子既不能保其身又不能传其业又不能教其子为人如此安在乎言为天下法范晔陈夀之徒继踵率皆轻薄无行以速罪辜安在乎笔削而为信史也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此言相因也自班固以断代为史无复相因之义虽有仲尼之圣亦莫知其损益会通之道自此失矣语其同也则纪而复纪一帝而有数纪传而复传一人而有数传天文者千古不易之象而世世作天文志洪范五行者一家之书而世世序五行传如此之类岂胜繁文语其异也则前王不列于后王后事不接于前事郡县各为区域而昩迁革之源礼乐自为更张遂成殊俗之政如此之类岂胜断绠曹魏指吴蜀为寇北朝指东晋为僭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齐史称梁军为义军谋人之国可以为义乎隋书称唐兵为义兵伐人之君可以为义乎房元龄董史册故房彦谦擅羙名虞世南预修书故虞荔虞寄有嘉传甚者桀犬吠尧吠非其主晋史党晋而不有魏凡忠于魏者目为叛臣王淩诸葛诞母邱俭之徒抱屈黄壤齐史党齐而不有宋凡忠于宋者目为逆党袁粲刘秉沈攸之之徒含寃九原噫天日在上安可如斯似此之类歴世有之伤风败义莫大乎此迁法既失固日深自东都至江左无一人能觉其非惟梁武帝为此慨然乃命吴均作通史上自太初下终齐室书未成而均卒隋杨素又奏令陆从典续史记讫于隋书未成而免官岂天之靳斯文而不传与抑非其人而不祐之与自唐之后又莫觉其非凡秉史笔者皆凖春秋专事褒贬夫春秋以约文见义若无传释则善恶难明史册以详文该事善恶已彰无待美刺读萧曹之行事岂不知其忠良见莽卓之所为岂不知其防逆夫史者国之大典也而当职之人不知留意于宪章徒相尚于言语正犹当家之妇不事饔飱专鼓唇舌纵然得胜岂能肥家此臣之所深耻也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不比纪传纪则以年包事传则以事系人儒学之士皆能为之惟有志难其次莫如表所以范煜陈夀之徒能为纪传而不敢作表志志之大原起于尔雅司马迁曰书班固曰志蔡邕曰意华峤曰典张勃曰録何法盛曰説余史并承班固谓之志皆详于浮言略于事实不足以尽尔雅之义臣今总天下之大学术而条其纲目名之曰略凡二十略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其五略汉唐诸儒所得而闻其十五略汉唐诸儒所不得而闻也生民之本在于姓氏帝王之制各有区分男子称氏所以别贵贱女子称姓所以别婚姻不相紊滥秦并六国姓氏混而为一自汉至唐歴世有其书而皆不能明姓氏原此一家之学倡于左氏因生赐姓胙土命氏又以字以諡以官以邑命氏邑亦土也左氏所言惟兹五者臣今所推有三十二类左氏不得而闻故作氏族略书契之本见于文字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文有子母主类为母从类为子凡为字书者皆不识子母文字之本出于六书象形指事文也防意谐声转注字也假借者文与字也原此一家之学亦倡于左氏然止戈为武不识谐声反正为乏又昧象形左氏既不别其源后人何能别其流是致小学一家皆成卤莽经防不明穿凿蠭起尽由于此臣于是驱天下文字尽归六书军律既明士乃用命故作六书略天之本自成经纬纵有四声以成经横有七音以成纬皇颉制字深达此机江左四声反没其防凡为韵书者皆有经无纬字书眼学韵书耳学眼学以母为主耳学以子为主母主形子主声二家俱失所主今欲明七音之本扩六合之情然后能宣仲尼之教以及人面之俗使裔夷之俘皆知礼义故作七音略天文之家在于图象民事必本于时时序必本于天为天文志者有义无象莫能知天臣今取隋丹元子步天歌句中有图言下成象灵台所用可以仰观不取甘石本经惑人以妖妄速人于罪累故作天文略地理之家在于封圻而封圻之要在于山川禹贡九州皆以山川定其经界九州有时而移山川千古不易是故禹贡之图至今可别班固地理主于郡国无所底止虽有其书不如无也后之史氏正以方隅郡国并迁方隅颠错皆因司马迁无地理书班固为之创始致此一家俱成谬举臣今凖禹贡之书而理川源本开元十道图以续今古故作地理略都邑之本金汤之业史氏不书黄图难考臣上稽三皇五帝之形势逺探四夷八蛮之巢穴仍以梁汴者四朝旧都为痛定之戒南阳者疑若可为中原之新宅故作都邑略諡法一家国之大典史氏无其书奉常失其防周人以讳事神諡法之所由起也古之帝王存亡皆用名自尧舜禹汤至于桀纣皆名也周公制礼不忍名其先君武王受命之后乃追諡太王王季文王此諡法所由立也本无其书后世伪作周公諡法欲以生前之善恶为死后之劝惩且周公之意既不忍称其名岂忍称其恶如是则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不可行乎周公矣此不道之言也幽厉桓灵之字本无凶义諡法欲名其恶则引辞以迁就其意何为皇颉制字使字与义合而周公作法使字与义离臣今所纂并以一字见义削去引辞而除其曲説故作諡略祭器者古人饮食之器也今之祭器出于礼图徒务説义不思适用形制既乖岂便歆享夫祭器尚象者古之道也器之大者莫如罍故取诸云山其次莫如尊故取诸牛象其次莫如彜故取诸鸡鳯最小者莫如爵故取诸雀其制皆象其形凿项及背以出内酒惟刘杳能知此义故引鲁郡地中所得齐子尾送女器有牺尊及齐景公冢中所得牛尊象尊以为证其义甚明世莫能用故作器服略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仲尼编诗为正乐也以风雅颂之歌为燕享祭祀之乐工歌鹿鸣之三笙吹南陔之三歌间鱼丽之三笙间崇邱之三此大合乐之道也古者丝竹有谱无辞所以六笙但存其名序诗之人不知此理谓之有其义而亡其辞良由汉立齐鲁韩毛四家博士各以义言诗遂使声歌之道日防至后汉之末诗三百仅能传鹿鸣驺虞伐檀文王四篇之声而已太和末又失其三至于晋室鹿鸣一篇又无传自鹿鸣不传后世不复闻诗然诗者人心之乐也不以世之兴衰而存亡继风雅之作者乐府也史家不明仲尼之意弃乐府不收乃取工伎之作以为志臣旧作系声乐府以集汉魏之辞正为此也今取篇目以为次曰乐府正声者所以明风雅曰祀享正声者所以明颂又以琴操明丝竹以遗声准逸诗语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此仲尼所以正舞也韶即文舞武即武舞古乐甚希而文武二舞犹传于后世良由有节而无辞不为义説家所惑故得全仲尼之意五声八音十二律者乐之制也故作乐略学术之茍且由源流之不分书籍之散亡由编次之无纪易虽一书而有十六种学有传学有注学有章句学有图学有数学有防纬学安得总言易类乎诗虽一书而有十二种学有诂训学有传学有注学有图学有谱学有名物学安得总言诗类乎道家则有道书有道经有科仪有符箓有吐纳内丹有炉火外丹凡二十五种皆道家而浑为一家可乎医方则有脉经有灸经有本草有方书有炮炙有病源有妇人有小儿凡二十六种皆医家而浑为一家可乎故作艺文略册府之藏不患无书校雠之司未闻其法欲三馆无素餐之人四库无蠧鱼之简千章万卷日见流通故作校雠略河出图天地有自然之象图谱之学由此而兴洛出书天地有自然之文书籍之学由此而出图成经书成纬一经一纬错综而成文古之学者左图右书不可偏废刘氏作七略收书不收图班固即其书为艺文志自此以还图谱日亡书籍日冗所以困后学而隳良材者皆由于此何哉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舍易从难成功者少臣乃立为二记一曰记有记今之所有者不可不聚二曰记无记今之所无者不可不求故作图谱略方册者古人之言语欵识者古人之面貎方册所载经数千万传欵识所勒犹存其旧盖金石之功寒暑不变以兹稽古庶不失真今艺文有志而金石无纪臣于是采三皇五帝之泉币三王之鼎彛秦人石鼓汉魏丰碑上自苍颉石室之文下逮唐人之书各列其人而名其地故作金石略洪范五行传者巫瞽之学也歴代史官皆本之以作五行志天地之间灾祥万种人间祸福防不可知若之何一虫之妖一物之戾皆绳之以五行又若之何晋厉公一视之逺周单公一言之徐而能闗于五行之沴乎晋申生一衣之偏郑子臧一冠之异而能闗于五行之沴乎董仲舒以隂阳之学倡为此説本于春秋牵合附防歴世史官自愚其心目俛首以受笼罩而欺天下臣故削去五行而作灾祥略语言之理易推名物之状难识农圃之人识田野之物而不达诗书之防儒生达诗书之防而不识田野之物五方之名本殊万物之形不一必广览动植洞见幽潜通鸟兽之情状察草木之精神然后参之载籍明其品彚故作昆虫草木略凡十五略出臣胸臆不涉汉唐诸儒议论礼略所以叙五礼职官略所以秩百官选举略言抡材之方刑法略言用刑之术食货略言财货之源流凡兹五略虽本前人之典亦非诸史之文也古者记事之史谓之志书大传曰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有志而不志责之丞是以宋郑之史皆谓之志太史公更志为记今谓之志本其旧也桓君山曰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邪上并效周谱古者纪年别系之书谓之谱太史公改而为表今复表为谱率从旧也然西周经幽王之乱纪载无传故春秋编年以东周为始自皇甫谧为帝王世纪及年歴上极三皇谯周陶景之徒皆有其书学者疑之而以太史公编年为正故其年始于共和然共和之名已不可据况其年乎仲尼著书断自唐虞而纪年始于鲁隐以西周之年无所考也今之所谱自春秋之前称世谓之世谱春秋之后称年谓之年谱太史公纪年以六甲后之纪年者以六十甲或不用六十甲而用岁阳岁隂之名今之所谱即太史公法既简且明循环无滞礼言临文不讳谓私讳不可施之于公也若庙讳则无所不避自汉至唐史官皆避讳惟新唐书无所避臣今所修凖旧史例间有不得而避者如諡法之类改易本字则其义不行故亦凖唐旧【汉景帝名啓改啓为开安帝名庆改庆为贺唐太祖名虎改虎为武髙祖名渊改渊为水若章懐太子注后汉书则濯龙渊不得而讳杜佑作通典则虎贲不得而讳】夫学术超诣本乎心识如人入海一入一深臣之二十略皆臣自有所得不用旧史之文纪传者编年纪事之实迹自有成规不为智而増不为愚而减故于纪传即其旧文从而损益若纪有制诏之辞传有书疏之章入之正书则据实事寘之别録则见类例唐书五代史皆本朝大臣所修防臣所不敢议故纪传讫隋若礼乐政刑务存因革故引而至唐云呜呼酒醴之末自然浇漓学术之末自然浅近九流设教至末皆弊然他教之弊防有典刑惟儒家一家去本太逺此理何由班固有言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寖盛枝叶繁滋一经説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且百年之间其患至此千载之后弊将若何况禄利之路必由科目科目之设必由乎文辞三百篇之诗尽在声歌自置诗博士以来学者不闻一篇之诗六十四卦之易该于象数自置易博士以来学者不见一卦之易皇颉制字尽由六书汉立小学凡文字之家不明一字之宗伶伦制律尽本七音江左置声韵凡音律之家不达一音之防经既茍且史又荒唐如此流离何时返本道之污隆存乎时时之通塞存乎数儒学之弊至此而极寒极则暑至否极则泰来此自然之道也臣蒲柳之质无复余龄葵藿之心惟期盛世谨序

  通志总序   奉   防开列校刻通志诸臣职名   监理   和  硕  和  亲  王【臣】 昼   武英殿总裁   内 阁 学 士 兼 礼 部 侍 郎【臣】德 龄大  理  寺  少  卿【臣】王防汾国  子  监  祭  酒【臣】陆宗楷提调   翰  林  院  编  修【臣】林蒲封原任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今加七品衔【臣】陈 浩校对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学士【臣】程景伊翰  林  院  侍  讲【臣】罗源汉翰  林  院  编  修【臣】王 检翰  林  院  编  修【臣】杨述曽翰  林  院  编  修【臣】李清时翰  林  院  编  修【臣】郑虎文翰  林  院  编  修【臣】史贻谟翰  林  院  编  修【臣】李友棠翰  林  院  检  讨【臣】张 馨掌 贵 州 道 监 察 御 史【臣】储麟趾翰 林  院 庶  吉  士【臣】刘星炜翰 林  院  庶  吉  士【臣】陈 淦校录   贡            生【臣】潘 煇   贡            生【臣】谢 霖   贡            生【臣】刘 岱   贡            生【臣】李    贡            生【臣】卢殿人   贡            生【臣】申居郧   贡            生【臣】杨志梁   贡            生【臣】王 采   贡            生【臣】李蕴芳   贡            生【臣】路 谈   贡            生【臣】郑思绂   武英殿监造   内务府钱粮衙门郎中兼佐领加六级纪録十六次【臣】永 保内务府钱粮衙门员外郎兼佐领加一级纪録八次【臣】永 忠内 务 府 广 储 司 员 外 郎【臣】永 泰内务府广储司司库加一级纪録五次【臣】三 格监  造  加   一  级【臣】李 保监  造  加   二  级【臣】姚文彬   库            掌【臣】虎什泰   库            掌【臣】高永仁   库            掌【臣】吉兰泰   库            掌【臣】保 庆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四   通志总目录卷上    别史类   卷第一  三皇纪   太昊 炎帝   卷第二  五帝纪   帝少昊 帝颛顼 帝喾 帝尧 帝舜   卷第三上  三王纪   夏 商   卷第三下   周   卷第四  秦纪   秦   卷第五上  前汉纪   髙祖 惠帝 髙后吕氏   卷第五下   文帝 景帝 武帝 昭帝 宣帝 元帝成帝 哀帝 平帝   卷第六上  后汉纪   光武 明帝 章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卷第六下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献帝   卷第七  魏纪   武帝 文帝 明帝 齐王 髙贵乡公 陈留王   卷第八  蜀纪   先主 后主   卷第九  呉纪   孙坚 策 大帝 防稽王 景帝 归命侯   卷第十上  晋纪   宣帝 景帝 文帝 武帝 惠帝 怀帝愍帝   卷第十下   元帝 明帝 成帝 康帝 穆帝 哀帝废帝 简文帝 孝武帝 安帝 防帝   卷第十一  宋纪   武帝 少帝 文帝 孝武帝 前废帝 明帝 后废帝 顺帝   卷第十二  南齐纪   髙帝 武帝 鬰林王 海陵王 明帝 东昬侯 和帝   卷第十三  梁纪   武帝 简文帝 元帝 敬帝   卷第十四  陈纪   武帝 文帝 废帝 宣帝 后主   卷第十五上  后魏纪   圣武帝 神元帝 思帝 昭帝【桓帝穆帝】平文帝惠帝 帝 烈帝 昭成帝 道武帝   明元帝 太武帝 文成帝 献文帝   卷第十五下   孝文帝 宣武帝 孝明帝 孝庄帝 节闵帝 安定王 孝武帝 西魏文帝 废帝防帝 东魏孝静帝   卷第十六  北齐纪   神武帝 文襄帝 文宣帝 济南王 孝昭帝 武成帝 后主【幼主附】   卷第十七  后周纪   文帝 孝闵帝 明帝 武帝 宣帝 静帝   卷第十八  隋纪   文帝 帝 防帝   卷第十九  后妃传   前汉   髙祖吕皇后【戚夫人】孝惠张皇后 髙祖薄姬孝文窦皇后【后兄长君弟少君】孝景薄皇后 孝景王皇后 孝武陈皇后 孝武衞皇后 孝武尹倢伃【邢夫人】孝武钩弋赵偼伃 孝武李夫人孝昭上官皇后【桀安】衞太子史良娣 史皇孙王夫人 孝宣许皇后 孝宣霍皇后 孝宣王皇后 孝元王皇后 孝成许皇后 孝成班倢伃 孝成赵皇后 孝元傅昭仪 定陶丁姬 孝哀傅皇后 孝元冯昭仪 中山卫姬孝平王皇后   后汉【公主附】   光武郭皇后 光烈阴皇后 明德马皇后【贾贵人】章德窦皇后【梁贵人】和帝阴皇后 和熹邓皇后 安思阎皇后 顺烈梁皇后【虞美人陈夫人】孝崇匽皇后 桓懿献梁皇后 桓邓皇后 桓思窦皇后 孝仁董皇后 灵帝宋皇后 灵思何皇后【王美人 农王姬】献帝伏皇后 献穆曹皇后   魏   武宣卞皇后 文昭甄皇后 文德郭皇后明悼毛皇后 明元郭皇后   蜀   先主甘皇后 先主穆皇后 后主敬哀皇后后主张皇后   呉   孙破虏呉夫人【呉景】呉主权谢夫人【谢承】呉主权徐夫人【徐琨】呉主权歩夫人 呉主权王夫人 呉主权王夫人 呉主权潘夫人 孙亮全夫人孙休朱夫人 孙和何姬 孙皓滕夫人   卷第二十   晋   宣穆张皇后 景怀夏侯皇后 景献羊皇后文明王皇后 武元杨皇后 武悼杨皇后   【左贵殡 胡贵嫔 诸葛夫人】惠贾皇后 惠羊皇后【谢夫人】怀王皇太后 元夏侯太妃 元敬虞皇后【荀豫章君】明穆庾皇后 成防杜皇后【周太妃】康献禇皇后穆章何皇后 哀靖王皇后 废帝孝庾皇   后 简文宣郑太后 简文顺王皇后 孝武文李太后 孝武定王太后 安德陈太后安僖王皇后 防思禇皇后   宋   孝穆赵皇后 孝懿萧皇后 武敬臧皇后武张夫人 文章胡太后 少帝司马皇后文元袁皇后【潘淑妃】孝武昭路太后 明宣沈太后 孝武文穆王皇后【宣贵妃】前废帝何皇后明防王皇后 后废帝陈太妃 后废帝江皇后 顺陈太妃 顺谢皇后   齐   宣孝陈皇后 髙昭刘皇后 武穆裴皇后【兰英】文安王皇后 郁林王何妃 海陵王王妃明敬刘皇后 东昬禇皇后 和王皇后   梁   文献张皇后 武德郗皇后 武丁贵嫔 武阮太后 简文王皇后 元徐妃 敬夏太后敬王皇后   陈   武宣章皇后 文沈皇后 废帝王皇后 宣柳皇后 后主沈皇后【张贵妃】   后魏   神元窦皇后 文帝封皇后 桓惟皇后 平文王皇后 昭成慕容皇后 献明贺皇后道武慕容皇后 道武宣穆刘皇后 明元昭哀姚皇后 明元宻杜皇后 太武赫连皇后太武敬哀贺皇后 景穆防郁久闾皇后   文成文明冯皇后 文成元李皇后 献文思李皇后 孝文贞林皇后 孝文废冯皇后孝文幽冯皇后 孝文昭髙皇后 宣武顺于皇后 宣武髙皇后 宣武灵胡皇后 孝明胡皇后 孝武髙皇后 文帝文乙弗皇后文帝悼郁久闾皇后 废帝字文皇后 防帝若干皇后 孝静髙皇后   北齐   神武明娄皇后 蠕蠕公主郁久闾氏 彭城尔朱太妃【小尔朱氏】上党韩太妃 冯翊郑太妃髙阳游太妃【冯娘李娘】文襄敬元皇后【琅邪公主】文宣李皇后【叚昭仪 王嫔 薛嫔】孝昭元皇后 武成胡皇后徳李夫人 后主斛律皇后 后主胡皇   后 后主穆皇后 冯淑妃   后周   文元皇后 文宣叱奴皇后 孝闵元皇后明敬独孤皇后 武成阿史那皇后 武李皇后 宣杨皇后 宣朱皇后 宣陈皇后 宣元皇后 宣尉迟皇后 静司马皇后   隋   文献独孤皇后 宣华陈夫人 容华蔡夫人愍萧皇后   卷第二十一  年谱   年谱序 三皇 五帝 夏 商 周 秦【以上载称世谱】春秋【以后始称年谱】   卷第二十二   七国 秦末六国 汉兴诸王 前汉 后汉   卷第二十三   三国 晋 前凉 成 汉 代 东晋 前赵 后赵 前燕 蜀汉 魏 前秦 后燕后秦 西秦 北魏 后凉 南凉 北凉南燕 西凉 北燕 夏   卷第二十四   宋 齐 梁 北魏 西魏 东魏 北齐后梁 后周 陈 隋   卷第二十五   氏族序 氏族目録 总论十三篇   卷第二十六   以国为氏【郡国附 古帝王氏 周同姓国周异姓国 周不得姓之国 夏商以前国 夷狄之国 汉郡国】   卷第二十七   以邑为氏【周邑 鲁邑 晋邑 衞邑 郑邑齐邑 楚邑 宋邑 韩邑 魏邑 赵邑 秦邑诸国邑 汉魏邑】以乡为氏 以亭为氏 以地为氏【所居附】以姓为氏【氏附】以字为氏【周人字鲁人字晋人字 卫人字 郑人字 宋人字 齐人字 邾人字 诸国人字 陈人字 楚人字秦人字附】   卷第二十八   以名为氏【古天子名 帝王名 古人名 周人名 鲁人名 晋人名 郑人名呉人名 卫人名 齐人名 楚人名 夏人名 宋人名 诸国人名 名字未辨】   以次为氏【亲附】以族为氏 夷狄大姓 以官为氏 以爵为氏 以凶德为氏 以吉德为氏以技为氏 以事为氏 以諡为氏   卷第二十九   以爵系为氏 以国系为氏 以族系为氏以名氏为氏【国邑乡附】以国爵为氏【邑爵附】以邑系为氏【邑官附】以官名为氏【官氏附】以邑諡为氏 以諡氏为氏 以爵諡为氏 代北复姓 关西复姓 诸方复姓 代北三字姓 代北四字姓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复姓   卷第三十   同名异实第一 改氏第二 改恶氏第三汉魏受氏第四 变夷第五 变于夷第六别族第七 避讳第八 音讹第九 省文第十 省言十一 避仇十二 生而有文十三   卷第三十一  六书略   六书图 六书序   象形【象貌 象数 象位 象气 象声 象属 形兼声 形兼意】   指事【事兼声 事兼形 事兼意】   卷第三十二   防意【三体防意】   转注【建类主义转注 建类主声转注 互体别声转注 互体别义转注转注音义 建类主义转注音义 建类主声转注音义 互体别声转注音义 互体别义转注音义】   卷第三十三   谐声【子母同声 母主声 主声不主义 子母互为声 声兼意 三体谐声 四体附】   卷第三十四   假借【同音借义 借同音不借义 协音借义借协音不借义 因义借音 因借而借 语辞之借 五音之借 三诗之借 十日之借 十二辰之借 方言之借 防音并义不为假借】   卷第三十五   起一成文图 因文成象图 古今殊文图一代殊文图 诸国殊文图 殊文总论 谐声变体论 急慢声谐 髙下声谐【音读附】谐声之惑 象形之惑 一二之所生 子母 子母所自 省文 篆 创意 变更 迁革便从 华梵   卷第三十六  七音略   七音序 谐声制字六图 正声恊声同谐图第一 声音俱谐图第二 音谐声不谐图第三 一声谐二音图第四 一音谐二声图第五 一音谐三声图第六 内转一之二十   卷第三十七   外转二十一之四十三   卷第三十八  天文略   总序 东方七宿 北方七宿 西方七宿南方七宿   卷第三十九   太微宫 紫微宫 天市垣 天汉起没 十二次度数 州郡躔次 七曜   卷第四十  地理略   序 四凟 厯代封畛 开元十道图   卷第四十一  都邑略   都邑序 三皇 五帝 夏 商 夏商之制诸侯 周 周诸侯 周夷狄 秦 两汉三国 两晋 十六国 宋齐梁陈 后魏隋 四夷   卷第四十二  礼略   吉礼上   郊天 大雩 明堂 朝日夕月 大防【腊】灵星 风师雨师及诸星等祠 方丘【神州后土附】社稷 山川 籍田 先蚕   卷第四十三   吉礼下   宗庙 时享【荐新附】祫禘 功臣配享 天子七祀【诸侯附】上陵【拜扫及诸节上食附】释奠 祀先代帝王【名臣附】老君祠【先贤附】孔子祠【先儒附】太公庙 廵狩封禅 厯代所尚 享司寒【藏氷开氷附】禜 苇茭桃梗【禳祠】髙禖 祓禊 诸杂祠   卷第四十四   嘉礼   天子加元服 皇太子冠【皇子皇孙附】诸侯大夫士冠 天子纳妃后【册后附】天子册妃嫔夫人 皇太子纳妃【皇子诸王婚公主嫁附】公侯大夫士婚礼 元正冬至受朝贺 读时令 册拜诸王侯 三老五更 乡饮酒   賔礼   三恪二王后   军礼   天子诸侯将出征类宜造祃并祭所过山川軷祭 田猎 讲武 命将出征 宣露布大射乡射 合朔伐鼓 祭马祖 时傩   卷第四十五   凶礼   大丧及山陵制 丧期 天子吊大臣服 天子为大臣及诸亲举哀 诸侯及公卿大夫为天子服 皇太后长公主及三夫人已下为天子服杖 挽歌 秀孝为举将服 郡县吏为守令服 师弟子相为服 朋友相为服   卷第四十六  諡略   諡上 序论五篇   諡中 諡法三篇   諡下 后论四篇   卷第四十七  器服略   尊彜爵觯之制 君臣冠冕巾帻制度 厯代冕弁 缁布冠【进贤官附】牟追冠【章甫委貌附】通天冠【平天冠附】长冠【齐冠刘氏冠竹叶冠附】逺游冠【具服逺游冠公服逺游官附】髙山冠【侧注官附】法冠【柱后惠文冠獬豸冠附】建华冠【鹬冠附】赵惠文冠【武冠武弁大冠鵕防冠鹖冠繁冠建冠笼冠附】方山冠 巧士冠却非冠 樊哙冠 术氏冠 却敌冠 翼   善冠【幞头附】皇【收爵弁广冕附】皮弁 韦弁 帻【纳言帻赤帻童子帻绀帻青帻缃帻素帻黑帻空顶帻平巾帻介帻緑帻附】幍【白幍附】帽【皮帽白帽黒帽髙屋白纱帽髙顶帽乌纱帽突骑帽】葛巾【角巾附】幅巾【缣巾黄巾头巾附】巾子 君臣服章制度 后妃命妇首餙制度 后妃命妇服章制度 天子诸侯玉佩剑绶玺印   卷第四十八   车辂之制 天子车辂 五辂【玉金象革木】副车【安车立车五时车】戎车【兽车】猎车【闟猪车闟虎车】指南车【司南车】记里   鼓车 白鹭车 鸾旗车 辟恶车 皮轩车耕根车【芝车 三盖车】安车 四望车 游车 羊   车 画轮车 鼓吹车 象车 黄钺车【金钺车金钲车】豹尾车 建华车 皇太后皇后车辂皇太子皇子车辂 公侯大夫等车辂 主妃命妇等车 辇舆 旌旗 卤簿【属车附】   卷第四十九  乐略   乐府总序 正声序论 汉短箫铙歌二十二曲 汉鞞舞歌五曲 拂舞歌五曲魏武帝分碣石为四曲共八曲 鼓角横吹十五曲 胡角十曲 相和歌三十曲 相和歌吟叹四曲相和歌四一曲 相和歌平调七曲 相   和歌清调六曲【三妇艳诗一曲附】相和歌瑟调三十八曲 相和歌楚调十曲 大曲十五曲 白纻歌一曲【古辞】梁武改为子夜呉声四时歌四曲共五曲 清商曲七曲【附五十曲并夷乐四十一曲除内七曲同实计八十四曲】琴操五十七曲【九引 十二操三十六杂曲】遗声序论古调二十四曲 征戍十五曲【将帅 城塞 校猎】游侠二十一曲 行乐十八曲 佳丽四十七曲【女功才慧贞节】别离十九曲【迎客】怨思二十五曲 歌舞   二十一曲【枝能】丝竹十一曲 觞酌七曲 宫苑十九曲【楼台门阙】都邑三十四曲 道路六曲 时景二十五曲 人生四曲 人物九曲 神仙二十二曲【隐逸渔父】梵竺四曲 蕃胡四曲 山水二十四曲【登临泛渡】草木二十一曲【采种花果】车马六曲龙鱼六曲【蛊豸】鸟兽二十一曲 杂体六曲【隐语】   祀飨正声序论 汉武郊祀歌十九章 班固东都五诗 梁武雅歌十二曲 唐雅乐十二和曲 祀飨别声序论 汉三侯之章 汉房中祠乐十七章 隋房内曲二首 梁武帝述佛法十曲 陈后主四曲 北齐后主二曲唐七朝五十五曲 立部技八曲 坐部伎六曲 文武舞序论 文武舞二十曲 三大舞   卷第五十   十二律 五声八音名义 五声十二律还相为宫 五声十二律相生法 厯代制造 权量 八音【八音之外又有桃一 贝二 叶三】   卷第五十一  职官略   官制总序 厯代官制要略 官数 官品设官沿革 封爵 三公 宰相 禄秩   卷第五十二   三公第一   三公总序【四辅二大附】太师 太傅 太保 太宰太尉 司徒 司空 大司马 大将军【见武】   【官类】总叙三公以下官属   宰相第二   宰相总序【官属附】   门下省第三   侍中 门下侍郎 给事中 散骑常侍 谏议大夫 起居 补阙拾遗 典仪 城门郎符寳郎 文馆   中书省第四   中书令 中书侍郎 中书舍人 通事舍人集贤殿书院 史馆   卷第五十三   尚书省第五上【并总论尚书】   録尚书 尚书令 仆射【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附】尚书总序【八座附】郎官总序 都事主事令史总序行台省总序   尚书省第五下   吏部尚书【侍郎 郎中 员外郎 司封郎中员外郎 司勲郎中 员外郎考功郎中员外郎】户部尚书【侍郎 郎中 员外郎度支郎中 员外郎 金部郎中 员外郎 仓郎郎中 员外郎】礼部尚书【侍郎 郎中员外郎 祠部郎中 员外郎 膳部郎中 员外郎 主客郎中 员外郎】兵部尚书【侍郎郎中 员外郎 职方郎中 员外郎 驾部郎中 员外郎 库部郎中 员外郎】刑部尚书【侍郎 郎中 员外郎 都官郎中 员外郎 比部郎中 员外郎 司门郎中员外郎】工部尚书【侍郎 郎中 员外郎 屯田郎中 员外郎 虞部郎中】   【员外郎 水部郎中 员外郎】   卷第五十四   御史台第六   御史大夫 中丞 侍御史 殿中侍御史监察侍御史 主簿   诸卿第七上   总论诸卿【少卿附】太常卿【丞 主簿 博士 太祝 奉礼郎 协律郎两京郊社令 太乐令 鼓吹令 太医令 太卜令 廪牺令 汾祠 太公庙】光   禄卿【丞 主簿 太官令丞 珍羞令丞 良醖令丞 掌醢令丞】卫尉卿【丞主簿 武库令丞 武器令丞 守宫令 公车司马令 左右都侯】宗正卿【丞主簿 崇元署诸陵 太庙令】太仆卿【丞 主簿 乘黄令典廐令 典牧监 车府令 诸牧监】大理卿【正 丞 主簿 狱丞司直 评事 监】   诸卿第七中   鸿胪卿【丞 主簿 典客 司仪】司农卿【丞 主簿 上林署 太仓署 钩盾署 导官署 苑总监 诸仓监 司竹监温泉汤监令 诸屯监 騪粟都尉 均输令 斡官长 籍田令 典农中郎将典农都尉 典农校尉 劝农谒者】太府卿【丞 主簿 诸市署 平凖署 左右藏署 常平署】秘书监【丞 秘书郎 秘书校书郎 秘书正字 著作郎 太史局令 丞】殿中监【丞 尚食局奉御 尚药局奉御 尚衣局奉御 尚舍局奉御 尚乘局奉御 尚辇局奉御】   诸卿第七下   内侍省【内侍 内常侍 内给事 内谒者内寺伯 掖庭局 宫闱局 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少府监【丞 主簿 中尚署 左尚右尚 织染署 掌冶署暴室丞 海丞 果丞】将作监【丞 主簿 左右校署左校署 右校署 甄官】   【署 中校署东园主章令】国子监【国子祭酒 国子司业丞 主簿 国子博士助教 太学博士 助教 广文馆博士 四门博士 助敎 直讲 大成 律学博士书学博士算学博士】军器监【丞 主簿 甲坊署令丞 弩坊署令丞】都水监【都水使者 丞 主簿舟楫署 河渠署】   卷第五十五   武官第八上   将军总序 左右卫【翊卫 长史 録事参军仓曹参军 兵曹参军骑曹参军 胄曹参军左右亲卫中郎将府】左右骁卫 左右武   衞 左右威衞 左右领军衞 左右金吾衞左右监门衞 左右千牛衞 左右羽林军左右龙虎军【左右神虎军附】   武官第八下   大将军【并官属】车骑将军 衞将军 前后左右将军 四征将军 四镇将军 四安将军四平将军 杂号将军 监军【军师祭酒礼曹掾属附】三署郎官序 中郎将五官左右中郎将 虎贲中郎将 东西南北四中郎将 杂中郎将折冲府【果毅别将附】奉车驸马骑三都尉奉朝请   东宫官第九   东宫官序 太子六傅【三太三少】太子賔客 太子詹事【丞 主簿司直】太子庶子 中允 司议郎中舍人 舍人 通事舍人 左右谕徳 左右赞善大夫 崇文馆学士 洗马 文学校书 正字 典膳郎 药藏郎 内直郎典设郎 宫门郎 太子家令 太子率更令太子仆 左右衞率府 左右司御率府   左右清道率府 左右监门率府 左右内率府 旅贲中郎将 太孙官属   卷第五十六   王侯第十   厯代王侯封爵【公主并官属附】   州郡第十一上   司校尉 州牧刺史 总论州佐 别驾从事史 治中从事史 主簿 功曹书佐 部郡国从事史 典郡书佐 祭酒从事史 中正 都督【总管节度团练都统等使附】都护   州郡第十一下   京尹【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河南尹留守附】郡太守 总论郡佐郡丞【别驾】长史 司马 录事参军 司功参   军 司仓参军 司户参军 司兵参军 司法参军 司士参军 参军事 经学博士医博士 中正 通守 五官掾 督邮 郡尉 县令 总论县佐 丞 主簿 尉【五百附】乡官   卷第五十七   文武散官第十二   开府仪同三司 特进 光禄大夫以下骠骑将军 辅国将军 镇军将军以下 诸校尉   勲官第十三   命妇第十四   禄秩第十五   禄秩【干力 白直 仗身 庶仆 亲事 帐内 执衣 防閤 邑士 士力 门夫等附】致仕官禄 职田 公廨田   官品第十六   汉官秩差次   卷第五十八  选举略   厯代制 考绩   卷第五十九   杂议论上【举人条例选人条例】   杂议论下【选举杂议七条】   请改革选举事件   内外文武百官五品以上【应非选司注拟者】吏部尚书【侍郎】兵部尚书【侍郎】礼部每年贡举人 兵部举选京官六品以下【应合选注拟者】州府佐官【别驾少尹五府司马】   【赤令不在此例】中下县丞以下及关津镇戍官等 州县 六品以下官资厯 诸堪充内官及宿衞可为统师 禁约杂条 学校   卷第六十  刑法略   厯代刑制 肉刑议 赦宥【放生附】   卷第六十一  食货略   田制 陂渠 屯田 赋税 厯代户口 丁中   卷第六十二   钱币 漕运 盐铁茶 鬻爵 酟 算缗杂税 平凖【均输】平籴【常平义仓】   卷第六十三  艺文略   经类   易 书 诗 春秋 国语 孝经 论语尔雅 经解   卷第六十四   礼类   周官 仪礼 丧服 礼记 月令 防礼仪注   乐类   小学类   卷第六十五   史类   正史【史记 汉 后汉 三国 晋 宋 齐梁 陈 后魏 北齐 后周 隋唐通史】   编年【古魏史 两汉 魏 呉 晋 宋 齐梁 陈 后魏 北齐 隋 唐 五代 运厯纪録】   霸史上 霸史下   杂史【古杂史 两汉 魏 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起居注【起居注 实録 会要】   故事   职官上 职官下   刑法【律 令 格 式 勅 总类 古制 専条 贡举 断狱 法守】传记【耆旧 髙隐 孝友 忠烈 名士 交游 列传 家传 烈女 科第 名号防异祥异】   卷第六十六   地理【地理 都城宫苑 郡邑 图经 方物川凟 名山洞府 朝聘 行役 蛮夷】   谱系【帝系 皇族 总谱韵谱 郡谱 家谱】   食货【货寳 器用 豢飬种艺 茶 酒】   目録【总目 家藏总目文章目 经史目】   诸子类   儒术   卷第六十七   道家   老子 庄子 诸子 阴符经 黄庭经 参同契 目録 传 记 论 书 经 科仪符録 吐纳 胎息 内视 道引 辟谷内丹 外丹 金石药 服饵 房中 修   养   释家   传记 塔寺 论议 诠述 章钞 仪律目録 音义 颂赞 语録   卷第六十八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农家   小説   兵家   兵书 军律 营阵 兵阴阳 边策   天文类   天文【天象 天文总占 竺国天文 五星占杂星占 日月占 风云气侯占 宝气】   厯数【正厯 厯术 七曜厯 杂星厯 漏刻】   算术【竺国算法】   五行类   易占 轨革 筮占 卜 射覆 占夣杂占 风角 鸟情 逆刺 遯甲 太一九宫 六壬 式经 隂阳 元辰 三命行年 相法 相笏 相印 相字 堪余易图 婚嫁 产乳 登坛 宅经 葬书   卷第六十九   艺术类   艺术 射 骑 画録 画图 投壶 弈碁博塞 象经 摴蒱 弹碁 打马 防陆打毬 彩选 叶子格 杂戏格   医方类   脉经 明堂鍼灸 本草 本草音 本草图本草用药 采药 炮炙 方书 单方   胡方 寒食散 病源 五藏 伤寒 脚气岭南方 杂病 疮肿 眼药 口齿 妇   人 小児 食经 香熏 粉泽   类书类   类书上 类书下   文类   楚辞   别集一【楚 汉 后汉魏 蜀 吴】别集二【晋】别集三【宋齐梁】   卷第七十   别集四【后魏 北齐 后周 陈 隋 唐】别集五【五代 伪朝宋 别集诗】总集 诗总集 赋 赞颂 箴铭 碑碣制诰 表章 啓事 四六 军书 案判刀笔 俳谐 奏议 论 策 书 文史诗评   卷第七十一  校雠略   秦不絶儒学论二篇 编次必谨类例论六篇编次必记亡书论三篇 书有名亡实不亡   论一篇 编次失书论五篇 见名不见书论二篇 收书之多论一篇 阙书备于后世论一篇 亡书出于后世论一书 亡书出于民间论一篇 求书遣使校书久任论一篇 求书之道有八论九篇 编次之讹论十五篇崇文明于两类论一篇 泛释无义论一篇书有不应释论三篇 书有应释论一篇 不类书而类人论三篇 编书不明分类论三篇编次有叙论二篇 编次不明论七篇   卷第七十二  图谱略   索象 原学 明用 记有 记无   卷第七十三  金石略   上代文字 钱谱 三代款识 秦 两汉三国 晋 两朝 隋 唐 唐六帝 唐名家   卷第七十四  灾祥略   序 天 日 月 星 地【山附】水 旱 火风   卷第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   序 草类 蔬类 稻粱略   卷第七十六   木类 果类 虫鱼类 禽类 兽类   卷第七十七  周同姓世家   呉 鲁 燕 管蔡 曹 卫 晋 郑 魏韩   卷第七十八  宗室传   前汉   荆王贾 燕王泽 呉王濞 楚元王交【戊辟疆徳 向歆】   髙六王   齐悼恵王肥【城阳王章 济北王兴居 魏勃】赵隐王如意赵幽王友 赵共王恢 燕灵王建 淮南厉王长【淮南王安 衡山王赐 济北王勃】   文三王   梁孝王武 代孝王参 梁怀王揖【共王买平王襄】景十三王   河间献王徳 临江哀王阏 临江闵王荣鲁共王余 江都易王非 胶西于王端 赵敬肃王彭祖 中山靖王胜 长沙定王发广川恵王越 胶东康王寄 清河哀王乘常山宪王舜【泗水忠王商】   武五子   戾太子据 齐怀王闳 燕刺王旦 广陵厉王胥 昌邑哀王髆【贺】   宣元六王   淮阳宪王钦 楚孝王嚣 东平思王宇 中山哀王竟 定陶恭王康 中山孝王兴   卷第七十九   后汉   四王三侯   齐武王縯【北海静王兴敬王睦】赵孝王良 城阳防王社 泗水王歙 安成孝侯赐 成武孝侯顺顺阳怀侯嘉   光武十王   东海防王疆 沛献王辅 楚王英 济南安王康 东平宪王苍【任城孝王尚】阜陵质王延 广陵思王荆 临淮怀公衡 中山简王焉 琅邪孝王京   明帝八王   千乘哀王建 陈敬王羡 彭城靖王防 乐成靖王党 下邳恵王衍 梁节王畅 淮阳顷王昞 济隂悼王长   章和八子   千乘贞王伉 平春悼王全 清河孝王庆济北恵王寿 河间孝王开【蠡吾侯翼 觧凟亭侯淑】城阳怀王淑 广宗殇王万嵗 平原怀王胜   魏   曹仁【弟纯】曹洪 曹休 曹眞【真子爽 何晏邓飏 丁谧 毕轨 李胜 桓范 爽从弟文叔妻夏侯氏】   武帝二十五子   任城威王彰 陈思王植 萧怀王熊 丰愍王昻 相殇王铄 邓哀王冲 彭城王据燕王宇 沛穆王林 中山防王衮 济阳怀王玹 陈留防王峻 范阳闵王矩 赵王干临邑殇公子上 楚王彪 刚殇公子勤   糓城殇公子乘 郿戴公子整 灵殇公子京樊安公均 广宗殇公子棘 东平灵王徽乐陵王茂   文皇帝九子   赞哀王协 北海悼王蕤 东武阳怀王鉴东海定王霖 元城哀王礼 邯郸怀王邕清河悼王贡 广平哀王俨   蜀   刘永 刘理 后主太子璿   呉   孙静【子瑜 瑜弟皎 皎弟奂 奂子壹 静曽孙峻 峻从弟綝】孙贲【子邻弟辅】孙翊【侄孙秀】孙韶【伯父河 韶子楷河子桓 桓侄孙丞】   呉主五子   孙登 孙虑 孙和 孙霸 孙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