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评

那些精神的碎屑:读《写作的女人危险》

在书里作者白描身边的人与事,遥想远方或存或殁的女性写作者,临摹自己的日常生活,也记录旅行时的顿悟。其实,这种文字最难写。

那些精神的碎屑:读《写作的女人危险》

好多年不读当代国人写的散文了。我得承认,那是因为一个不太愿意说出口的理由,或许也是一种偏见,觉得当代散文无甚可观,于是自然将这类阅读视作浪费光阴。我知道在我的周围,持这类看法的朋友不在少数。所以,当我终于决定要打开那海的散文集《写作的女人危险》之时,多少还是有点犹豫的。我记得有一本西方人写的书与它同名,那就读一读吧。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读了起来,居然就被钉在了那里,整晚都不舍得放下。读至终篇,才发现疲乏已极,心中却还有些不舍,暗暗埋怨自己先前读得太快了,否则这份由阅读带来的好心情,倒真是可以享用好几天的。

说起来,那海在文坛的人气不算旺,可收在这书里的不少篇章却都是经得住反复回味的,足见名气远非一个作家作品的试金石。在书里,作者白描身边的人与事,遥想远方或存或殁的女性写作者,临摹自己的日常生活,也记录旅行时的顿悟。其实,这种文字最难写。所谓“心情随笔”之类,有点才情的女生似乎人人会做,可也正因此,才最难做得漂亮。可这偏偏一点也难不倒作者。 

那些精神的碎屑:读《写作的女人危险》

譬如她写一位与父亲有着患难之交的父执辈,其实从未与之谋面,仅时常听闻父亲谈起。就这样,关于他俩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徐徐道来,写得惟妙惟肖,情真意切,尤其是那碗令亲历者没齿难忘的山粉面,将两个男人间那种深入骨髓的兄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简直就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影子,让人读过之后久久不能释怀,也让读者只恨自己不是男人,无缘体会互称“兄弟”的滋味。这时候,你会觉得,这些传奇的故事即便略有虚构,也不枉自己曾以全身心投入阅读。 

那些精神的碎屑:读《写作的女人危险》

还有那位曾是家乡越剧名角儿,后为影院检票员的大姐,她一生跌宕起伏的职业生涯和爱情故事,足令吾辈唏嘘,却也是羡慕不已。作者说得在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他们承受生活之重负的能力,还有他们身上那股永不服输、永不停歇的活力,实在不能不令人叹服。 

那些精神的碎屑:读《写作的女人危险》

至于本书的重头,那些近代以来从事写作的女人,从简·奥斯丁到张爱玲,从伍尔夫到林徽因,从乔治·艾略特到弗朗索瓦兹·萨冈,写过她们的作家、尤其是女作家简直太多了,好像很难写出新意,作者自然也明白这一点。虽然她也并不排斥八卦,但读完整个系列就会发现,她是在试图从那些互相之间生活境遇与作品风格迥异的作者身上,寻找到某些共通的东西。这种东西,作为有经验的读者或许多少都能感知一二,却又很难说清。作者的这本书,则既叙述了这些女性作为个人的写作故事,也以《写作的女人危险》一文为她们勾勒出了一尊共同的精神画像:生性敏感甚至有些神经质;欲望强盛却并不一定相貌出众;自我意识极强却因世俗的缘故必须时常隐藏。或许,正是这最后一点成就了她们的写作——毕竟,每一丝精神的碎屑都需要一个适宜的出口。这样说来,无论对作者还是她笔下的这些文学人物而言,写作,无疑是最能取悦灵魂的精神体操。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