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历史

如何在宋朝科举中作弊?

宋朝的科举制度渐趋成熟,而且科举取士的数量和规模远超前代,故作弊手段也随着科考的发展而发展。

2017-03-09

澎湃新闻

令男人自愧弗如?历史上的女书家

女性书家,史籍可考者,第一位是西汉楚王的一位侍者,名唤冯嫽。但《汉书西域传》只说她“能史书”。这到底是不是写书法,似乎还难以确定,可是马宗霍《书林藻鉴》已迳行将之归入书…

2017-03-09

中国文化报

雍正帝为何逾越礼制为弟弟建造了清朝最大的王爷园寝

营建墓葬对于古人意义重大,自是题中应有之义。但以雍正帝之日理万机,对怡贤亲王园寝的营建如此重视,如此苦心孤诣,百般周章,又确乎别有因由。

2017-01-10

澎湃新闻

古人对书房的那些昵称

自古及今,书房并无一定之规。富者可专门筑楼,贫者或室仅一席;有的雕梁画栋,有的则环堵萧然。书房或筑于水滨,或造于山间。书房是文人的灵魂之城,名号寄托着主人的志与情。

2016-12-26

人民文化

今天的宋体字如何而来?

在宋体字出现之前,印本的字体都是手书的楷体。明初内府刻本中的楷书字体还曾传入朝鲜半岛,成为其官方铸造金属活字的字本。

2016-12-06

澎湃新闻

儒家与儒教有何关系?

现在我们习惯性地称儒释道三教合流,不过,儒教概念的复杂性恰好在这里:当“教”不是作为教化,而是作为一个宗教概念的时候,其内在的特性发生了变化。

2016-11-21

光明日报

清代读书人的数学知识从何而来

《野叟曝言》中所反映出来的那些比较高深的数学知识(特别是那些与西洋数学有关的知识),到底是从何而来?为什么这些知识会传播到一般知识分子之中?

2016-11-21

北京日报

古代儒生怎样开展自我批评

明末清初的儒生,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运动,一时士林风气为之大变。他们强调道德自觉,时刻反省自己的过错。这种追求崇高的动力渊源何自?其实践为何又消失在历史的…

2016-10-27

南方周末

儒家、儒教与宗教

如果我们用西方宗教“造物主”的观念来观察中国的文化,那么我们会认为,中国文化中是没有“造物主”观念的。“敬天法祖”才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2016-10-08

北京日报

历史上的秘密图书馆

历史上,由于宗教或政治原因,也曾有书籍被收藏在秘密或私人场所,其中一处被称为“洞穴图书馆”。

2016-10-07

中国日报网

爱奢华爱大花?乾隆的审美真有那么“村儿”?

近来,乾隆皇帝的“迷之审美”成了网友吐槽的对象。有网友直言,“乾隆和他爹雍正的审美相隔一个黑洞”,乾隆皇帝的审美真的和雍正皇帝有天壤之别吗?

2016-09-28

中国新闻网

江西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书院

两宋是书院发展的黄金时期。北宋书院的最显著标志,就是出现了一批私人创办的著名书院。闻名天下的“四大书院”即发端于此,即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河南嵩阳书院、河南睢…

2016-09-17

澎湃新闻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何走了不同的路线?

张骞第一次入西域来到大宛后,大宛王感到非常高兴。大宛王早就听说汉帝国广阔富饶,但是由于匈奴人的阻挠,无法和汉朝通使。大宛王派出翻译和向导护送张骞,取道康居,前往大月氏

2016-09-06

澎湃新闻

明清最高学府国子监到底是怎样的?

明清国子监和孔庙建筑群的“左庙右学”的布局制度,直接为监生们从事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皇帝亲临国子监的视学典礼,以及辟雍建成后的“临雍”大典等,都要有监生的参与

2016-08-24

北京晚报

敦煌学翻译:一个亟待解决的短板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镇敦煌作为历史上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中心,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创新的结晶。要让曾经铸造过文明融合传奇的丝路文化重放光芒,加强敦煌学的翻译工作,已然成为迫切的…

2016-08-18

光明日报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