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虫类

一:地鳖虫

中草药栽培及经济虫类养殖技术 作者:北京市人民政府农林办公室科教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主编


  (一)概述

  地鳖虫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昆虫。作为中药用均指全虫起作用。地鳖虫有破瘀血、通月经、续折伤、止久症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妇女闭经、乳汁不通及瘀血肿痛、筋骨伤等症。在“消肿膏”、“治伤散”、“跌打丸”、“白药”等中成药中均是不可缺少的成分。地鳖虫属于蜚蠊目昆虫,是此目中药用种类的总称。药用常见种类有中华真地鳖、西藏真地鳖、珠穆朗玛真地鳖和金边地鳖。中华真地鳖别名:地鳖虫、簸箕虫,药用名称苏土元,是我国市场上销售的主要药用种类。

  (二)生物学特性

  地鳖虫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的松土中,在野外栖息于枯枝落叶及石块下的松土中,在室内常见于厨房灶脚、松土中及鸡舍、牛棚、猪栏、柴草堆下。碾米厂、榨油厂、食品厂、磨坊等处也是其栖息之地。怕阳光,白天潜伏,夜晚活动觅食或交尾。具假死性。雌性地鳖虫翅退化,不能起飞,体扁平,呈卵圆形,紫黑褐色。头部有丝状触角一对,腹部有足3对,腹部紧缩。雄虫有翅2对,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善走能飞。地鳖虫为卵胎生,卵形成条状的卵囊停留在雌虫生殖腔内,不产出。卵内胚胎发育完成后,雌虫把卵囊的一端伸至腹端,若虫便开始孵化出来,随后卵囊逐渐伸出,若虫便相继全部孵化。在若虫孵化时,雌虫生殖器附腺分泌大量的泡沫状液体,以保持湿润状态。雌虫可把卵囊伸出体外并拖带着行走,然后逐渐缩回体内。当受惊扰时,可把卵囊产下,卵囊由2列卵粒并排组成。雌虫不经交配不能繁殖后代,但可产卵囊。地鳖虫卵的孵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适宜温度为27~32℃,卵鞘外要保持湿润,经过35天,开始孵化。40天为孵化盛期,45~50天进入孵化末期。一年中,地鳖虫是从5月初开始,6~9月为主要繁殖季节。凡已产若虫1~2次的雌虫,经越冬后,其繁殖力极低,甚至不能再繁殖而死亡。因此室内大量饲养中,须掌握繁殖时间,以8月以前为宜,使成虫能在越冬前羽化。在越冬前把成虫剔出作商品之用。地鳖虫的若虫要经过多次蜕皮才能发育成为成虫。各龄期的若虫在形态上基本相似。通过多次蜕皮,体重逐步增加,生殖器官逐步健全,幼虫才能发育为成虫。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气候条件(1)温度温度对地鳖虫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地鳖虫属于变温动物,体温几乎同于饲养环境的温度,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率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外界环境的温度所支配。生活在温带的地鳖虫的适宜温区一般在28~40℃之间,在适宜温度范围内还有各自种类的最适温区。地鳖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温度低于15℃时,则不活跃或微动,随着温度增高至15~37℃之间,则活动频率明显增加,温度升高到37℃以上时,便呈现兴奋状态,当温度达到40℃以上时,生长发育便受到抑制,45~50℃时,则趋向死亡。低于15℃则进入潜伏不活动状态,温度下降到5℃时则不活动,0℃以下便处于僵硬状态,-5℃时间过长便会造成死亡。但地鳖虫多于地下土中越冬,地温对它们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一般说,温度的骤然升高或降低,常使地鳖虫对高温或低温的适应范围缩小,过高或过低温度的持续时间越长,对地鳖虫的伤害越大。因此,在饲养地鳖虫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秋季越冬前和春季越冬后的保温问题,以及春季和秋季寒流的突然袭击。(2)湿度地鳖虫的生长发育和一系列活动靠体内水分来维持,体内水分不足或完全缺乏,便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以致死亡。地鳖虫从生活环境中取得水分的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从食物中取得。二是由表皮吸收大气中的水分,以及虫体所接触到的物体及土壤中的水分。三是利用体内物质转化获得的水分。除此之外,地鳖虫体表皮中的蜡质层也起到保护水分蒸发的作用。地鳖虫的体形扁平,水分的挥发量相对较高,但是它们生活环境中的地表和土壤又为其提供了增加体内水分的机会。因此,在饲养地鳖虫时,使土壤层内的含水量经常保持在75%~80%之间,便可基本满足其体内代谢的需要。

  (3)光地鳖虫虽然属于喜阴暗、惧强光的昆虫,但光对其生物学习性有一定的影响。地鳖虫的生活主要与自然光的周期性变化有关:日照时间长,温度较高,昆虫的发育周期短;日照时间短,温度偏低,则发育周期长。虽然光可影响地鳖虫的各虫态的发育速度、繁殖率及其寿命的长短,但不如其他昆虫明显。光主要影响地鳖虫的活动和行为,对它们的生活周期起到协调作用,更为突出的是对它们的活动具有明显的信号作用,如天亮后地鳖虫则不活动或少活动,日落后则出来觅食,寻找配偶等。在人工饲养过程中,初自野外采来的个体,应少给光照时间或给予较暗灯光,待在人为的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后,便可增加光的亮度和延长光照时间,促使各虫态的生长发育加速进行。但光照时间和亮度不要经常更换,当地鳖虫在一定光照亮度下的生活规律确定后,就有了自己的活动时间表,即“生物钟”,不要随意打乱其形成的生活规律。

  在饲养不同种类的地鳖虫过程中,掌握了各自的适宜光照亮度和光照时间后,不但能得到较高的收获量,同时可打破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由于温度、光照等生态因子变换所形成的休眠状态,使其不间断地繁殖下去。

  2.土壤条件

  土壤主要由固体颗粒组成,但其中还包含有液体的水分和气体的空气。因此,土壤中的温度、湿度、通气性能、机械结构和化学成分都与地鳖虫的生活、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1)土壤温度地鳖虫在土壤中的活动,时常随着适温层的变动而上下迁移,即使在土表的活动时间也受到土壤温度的限制。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土质的选配就显得比较重要了。除此之外,饲养环境中的小气候也会影响土温的变动,特别是冬春季节,更要注意土壤温度的改变,否则会使世代或各虫态的发育受到影响。(2)土壤湿度土壤中的空气湿度,除近土表层外,一般情况下总是达到饱和状态,因此,在土壤中生活的地鳖虫,很少因土壤湿度过低而造成死亡,况且,除卵期外的各虫态可依靠其活动迁移到湿度最适宜的土层来保持体内所需水分。土壤的质地不同,含水量也不尽相同,即使在临近的环境中,一般情况下,砂土的含水量为10%~20%,壤土为15%~18%,粘土为18%~20%。因而在饲养地鳖虫时,选择好适合虫体的渗透和挥发性适宜的土壤,更便于调节所需的土壤湿度。

  (3)土壤酸碱度地鳖虫能适应的酸碱度pH为8~15,因此,在老房基地、土坑附近、锅台坑边、坟地及山崖脚下的含碱土壤中适合它们生活。饲养地鳖虫时所用土壤要经常测试,最初配制的适宜地鳖虫生活的土壤,经过一定时间的食物添加、排泻物的堆积、水分的增补和蒸发,土壤中酸碱度会有所改变。如不重新配制新土壤,则会造成地鳖虫的生长发育缓慢、生活不稳定甚至死亡。

  (四)采集与引种

  自然界的地鳖虫,在我国南方地区每年4月上中旬,气温升高到10℃以上时,开始出土活动;到11月上中旬,气温降到10℃以下时,入土冬眠。北方地区,每年5~6月开始出土活动,9~10月陆续入土冬眠。因此在自然界采集地鳖虫,应按照它们栖息场所和出土活动期间进行采集。

  1.采集

  采集地鳖虫时,首先要找到适于它们生活的场所,查找有无地鳖虫存在的迹象,发现后便可在周围的石块下、物体缝隙中、洞穴内,进行搜索。使用这种方法,常可采到卵鞘等不同虫态、不同龄期的个体。也可采用诱捕法。诱捕法可分为食饵诱捕和性诱捕两种。(1)食饵诱捕设置诱捕器,如:大口瓦罐、罐头瓶或广口瓶等内部光滑的器皿,将炒过的米糠、麦麸或豆饼碎屑等作为诱饵,放入上述容器内,将容器埋在地鳖虫经常出没活动的地方,容器口应与地面平齐,然后再用几根稻草、麦秸或干草遮盖,夜间地鳖虫出来觅食,嗅到香味爬进取食而落入罐内,因内壁光滑而无法逃脱,清晨检查时,将诱捕到的活虫取出,诱捕器仍可继续使用。(2)性诱捕将采到的一只或多只雌性成虫放入编织好的纱笼中,雌性虫放出性激素,雄性感受到同种的性信息,即被招来与雌性会合,钻入笼中而被捕到。诱捕笼用铁纱或硬纸片卷成直径100毫米的圆筒,一端封底,另一端做成有密集倒刺的漏斗,插入圆筒内,雄性顺向爬入后,由于倒刺的阻拦便不能再爬出来。用此种方法诱捕到的雄虫,多为生命力强、性成熟的个体,可作为种虫利用。

  2.引种

  人工饲养,可向已经饲养成功的个人或单位购买种虫、成虫或卵鞘。但应慎重从事,要严格挑选符合中药材标准的种类,如中华真地鳖、冀地鳖、金边地鳖等优良品种。雌、雄成虫均应选择活泼健壮,四肢齐全,体型饱满,体表光滑而有光泽的个体,健全的体躯不但成活率高,抗病虫能力强,且繁殖力也旺盛。如是引进卵鞘作为种虫,则要选择粒大饱满,外表光亮而有轻微刻纹,用手轻捏卵鞘感到有弹性,如对着阳光或在灯光下照看,鞘内卵粒清楚可见,就可称为上品。引种最好引用当地的优良种虫,因其适合当地环境和自然条件,容易饲养成功,也免去长途携带或寄运之劳,减少因途中处理不当造成的伤亡。饲养地鳖虫,获得高产和高经济效益的第一关就是饲养优良品种。虫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鳖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关系到后代。每年都应进行选优去劣的工作。一般于5月进行较适宜。在同一批孵化的若虫中,挑选健壮、活泼、体型大、色泽鲜艳而具光泽的若虫,作为种虫单独分坑饲养,让它们发育成成虫后,交配产卵繁殖后代;这样挑选出的种虫生活适应性强、生长快、产卵率高,将来它们所繁殖的后代也不会差。在野外采收的个体也要筛选后再进行加工处理。优品不但售价高,而且药效也好。

  无论引进的种虫,还是自野外采来作为饲养的卵鞘、若虫或成虫,都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免污染饲养器具、窝土及原有的虫群,造成前功尽弃全群覆没。处理方法有:①隔离饲养:将新引进或初自野外采来的虫体,放入单独的饲养器具中,经过1周的观察,如无死亡或厌食、打蔫、触角及翅垂散开、体色变暗失去光泽等现象,排出的粪便成颗粒状,不稀不粘,则为无病态现象,便可入池放养。②药物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用1%~2%的福尔马林溶液喷洒在虫体上,5小时后再喷洒清水洗一遍。如是卵鞘也可在溶液中浸泡2分钟(但将要孵化的卵鞘不宜使用)。如发现虫体上有螨类或线虫寄生,则应坚决淘汰,免留后患。

  (五)养殖技术

  1.饲养方式

  (1)分散饲养在屋内用土坯或砖搭地鳖虫箱(规格因地制宜)放适当砂土及虫种。冬季室内箱里保持不低于-10℃。有条件的,冬季可用木箱(规格不限)放在火炕上饲养,既灵活又方便。(2)大型饲养选择适当地方,设专养地鳖虫房舍,室内饲养可用砖或石块砌成高1米,长2米,宽1米的饲养池,将池分成三个小区,以便大、中、小分开饲养。池壁要求光滑坚实,池顶设活动顶盖,并留孔通气。池内放入30厘米厚的湿润养殖土,养殖土的处理方法:盛夏季节,取含腐殖质较多的松土(如菜园土),剔除草根及杂物,在烈日下曝晒2~3天后揉细过筛,并加放石灰,每50公斤饲养土加入风化石灰粉1公斤。饲养土含水量应在15%~20%,即用手捏成团,松手便散开的程度。在饲养过程中,一般采用调换养土、喷水、增减青饲料用量,通风散湿等措施,以控制温度。冬天梅雨季节可稍干些,夏、秋季节可潮些;小虫可稍干,大虫可潮些,饲养坑可干些,饲养缸可潮些。

  2.饲养密度

  地鳖虫性喜群居,饲养密度一般可大些;但在食料不足或其他不利的情况下,有时会出现相互残杀和吃卵鞘现象,所以饲养密度不能太大。在一定单位面积和体积(指饲养土厚度)饲养土内,按不同虫龄,饲养密度,可参考表2-1。

  表2-1地鳖虫饲养密度

  虫龄容纳虫数(头/平方米)放入虫数(千克/平方米)

  1~372000~900000.45~0.9

  4~636000~540002.25

  7~99000~180002.25

  10龄以上2700~45002.25

  种虫1800~22504.50

  3.喂食

  地鳖虫是杂食性昆虫,以食多汁的瓜果或鲜嫩的野草、树叶为主,兼食其他动物如蚯蚓等。饲喂1~4龄若虫可将饲料撒于土表,饲养5龄以上若虫则可将饲料置于木板上,以保持坑内清洁卫生,饲料干净,气温偏低时可隔日喂一次,6~9月份每日喂饲1~2次。要求掌握“精料食完,青料有余”和“精青搭配,以青为主”的原则。地鳖虫冬季休眠期,不食不动,此时不宜翻动,以防冻死。清明前后,气候渐暖便恢复活动,应开始喂食,喂以米糠、麦麸、碎豆饼等。食物用温开水拌成团粒状最好。还可以喂青菜叶、胡萝卜等。在夜晚地鳖虫出没活动前,将食物撒在池里表层,一般隔日喂一次。夏秋季节,地鳖虫生长迅速,食量大,可每天喂一次,保证虫子食饱。高温季节,可加喂些多汁的辅助食料,如西瓜皮、水果、菜叶等,以补充水分,促进生长。捕捉前15天,应加喂豆饼等精饲料。

  (1)饲料种类可分为以下3种不同性质的饲料。

  ①精饲料:通常使用麦麸、米糠、饼粕、粉渣、豆腐渣等。同时可以加碎米、玉米等杂粮粉供其取食。可以生食,但最好炒熟,发出香味,提高虫子食欲。

  ②青饲料:青菜叶、包菜叶、莴苣叶、苋菜叶、芝麻叶、蚕豆叶、南瓜花、丝瓜花、桑树叶、柳树叶均可。瓜果皮瓤和山芋更喜食。喂青饲料应保持新鲜、干净,同时注意不要采摘刚喷过杀虫剂的青饲料,以防虫子中毒死亡。

  ③动物性饲料:人吃剩下的猪、牛、鸡、鸭、鱼等下脚料都可作饲料供其取食,但不能腐败变质,以防虫子感染疾病。蚯蚓、蟋蟀、蝼蛄等经开水浸泡或煮熟,亦可供其取食。蚯蚓是

  地鳖虫喜食的好饲料。

  (2)饲料调配夏秋季高温天气,每天要加喂一些青饲料,以调节虫体水分平衡,促进生长发育;青饲料最好在早晨投入,以保持新鲜;为了增加营养,可喂一些南瓜花和丝瓜花。精饲料晚上喂。成虫生长发育阶段,卵巢发育和孕卵期,产卵前期和产卵期,应增喂一些含蛋白质较高的动物性饲料,以增加营养。目前饲养地鳖虫的规模,多为分散的个体饲养,饲料的配制,可就地取材,广开食路。下面介绍一例民间应用的经验配方:

  玉米粉10千克;豆饼2千克;骨粉1千克;鱼粉1千克;麦麸5千克;菜叶粉适量。加水适量,搅拌均匀,达到用手攥成团,松手落地即散开为好。但这种方法配制的饲料,只能随配随用,不能长久保存。商品型饲料要求营养物质齐全,搭配合理,便于携带、保存、运输、销售。参考配方如下:

  配方1:小麦麸50份;奶粉45份;干面包酵母5份;琼脂2.5克;蔗糖3.5克;干菜叶粉10份;抗坏血酸(VC)0.5克。经水煮溶解后的琼脂冷却到40℃时,加入麦麸、奶粉、酵母、蔗糖,最后放入抗坏血酸搅拌均匀,将要凝固时制块烘干(温度不能过高),喂养时将料块压成豆粒大小块状。由于食料是干粉状,应再给饮水。

  (3)分档饲养是将若虫按不同虫龄或虫龄接近的,分别在不同饲养池或饲养缸内饲养,使它们的发育进度基本上整齐,便于喂食添料、管理和采收。群体饲养的若虫,虽然是同期孵化,到成虫阶段时,其生长发育程度往往会有很大差别,因此在饲养一段时间后,应进行分档。分档时如完全按不同虫龄来分比较困难,一般可将几个虫龄接近的分在一个档次内饲养,如:1~6龄若虫档;7~8龄若虫档;9~11龄若虫档;成虫档。区分若虫的虫龄比较困难,也可以根据虫体的大小和形状分档,如:芝麻型,形似芝麻粒,孵化后发育到1~2个月的若虫;黄豆型,形如黄豆,发育3~4个月的若虫;蚕豆型,形似蚕豆,发育5~6个月的若虫;拇指型,体大小似拇指盖,指成虫。

  (4)喂食要想把虫子养好,应进行科学喂养,撒上食料了事的粗放喂养,不可能取得好的效益。现将喂食应注意的有关问题,概括如下:

  ①幼龄若虫:指1~4龄若虫,体小活动力弱,多在饲养土表层内觅食,因此应以精饲料为主。可将精饲料均匀撒在表层干土上,一般虫子在缸、池的边沿集中较多,在边外应适当多撒些;撒好后用手指深入土中2厘米左右耙土,将饲料掺入土表层中。幼龄若虫无取食青饲料能力,可以不喂。②5龄以上若虫和成虫:5龄以上中、大型若虫和成虫,均出土觅食,饲料可撒在土表。准备一些小块塑料薄膜或薄板,把精青饲料放在上面,将薄膜或薄板放进坑池的土表上,供虫子取食。供食前可先在土表上撒一层三四厘米厚的稻壳,然后再将已撒食料的薄膜和薄板放在稻壳上。当虫子从土中钻出后,经过稻壳,可将虫体上所粘的土清除干净,保持饲料清洁。供放饲料的薄膜和薄板也应经常清洗。

  ③喂食次数及喂食量:喂食次数应掌握低温月份每2天喂一次,高温月份每天喂1~2次。喂食量的多少与饲养密度有关,一般来说虫多则吃的多,虫少则要求量少。每次喂食后应注意观察食料余、缺情况,原则上掌握“精料吃完,青料有余”,既要虫子吃饱,又要避免浪费。虫子蜕皮前后食量减少,可以少喂;蜕皮期停止取食,则可不喂;待发现饲养土表面有很多虫皮时,说明虫子已经蜕完皮,这时再恢复正常喂食。冬眠期一般可不喂食,但如天气突然变暖,发现有虫出来在土表活动,也应撒点饲料供其取食。

  3.管理

  在人工饲养地鳖虫工作中,管理是饲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应认真做好。(1)取卵及孵化雌虫交配后约1周便开始产卵,未经交配的雌虫虽能产卵,但不能孵化。雌虫产卵期自5月上旬开始,直到11月中旬为止,以6~9月为产卵盛期(浙江)。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孵化,8月中旬以前产的卵,当年都可孵化,8月下旬以后产的卵,当年不能孵化,要到第二年6月下旬以后才可孵化。产卵时由阴道附腺分泌物,将卵粒粘合并包被成卵块,通称卵鞘。卵产出后,卵鞘拖在雌虫尾部末端,约经2日脱掉落入土中。地鳖虫有吃卵鞘的习性,为了防止卵鞘被吃掉,可将卵鞘移出,使其单独孵化。移卵鞘首先使用2目筛将成虫分离,另放他处,然后再用6目筛筛取卵鞘,并将其放入已准备好的孵化缸内进行孵化。卵孵化的最适温度为30~32℃,饲养土湿度为20%左右。在此温湿度下,经30天左右即可孵出若虫。若在26℃的条件下,卵孵化期将延长,约需两个月,此时可采取增温办法,提高孵化缸内小环境中的温度。在进行虫卵分离时,相隔时间不宜太短,时间短,取卵次数多,对种虫发育不利;但也不能相隔时间太长,时间太长,卵鞘被吃掉,造成损失。一般15天取1次较为合适。

  (2)去雄就是将自然孵化出的雄虫淘汰一部分,因雄虫数量过多,饲料消耗则多,占据饲养面积增多,更重要的是雄虫不宜做中药原料,因此没有必要保留过多的雄虫。在自然情况下,雌雄比例约为13∶5,也就是说雄虫不到1/3;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雄虫占总虫数的30%左右。一般认为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有15%的活泼健壮的雄虫,就完全可以满足交配的需要,不会影响卵的受精和孵化。去雄工作,在若虫生长发育到6龄后即可开始进行。雄、雌若虫的主要区别在于胸部第二三节背板的形状及其外缘后角的倾斜度。雌若虫第二三背板的斜角小,而雄若虫的斜角大。雄若虫的较大斜角,即是将来羽化为成虫时的翅芽衍生部位。以上特征区别,在雄、雌异型种类中表现明显,同型种类中则不甚突出。其形状如图2-1。

  图2-1地鳖虫若虫期雄、雌中、后胸背板构造比较

  4.温湿度调试

  (1)温湿度的要求在我国南方地区,每年4月上中旬,当气温升高到9℃以上时,开始出土活动;到11月中下旬气温降到10℃以下时,入土进入冬眠。温度26℃时,卵期为40天左右;温度30~32℃时,卵期30天则可孵化。活动适温为15~35℃之间,最适温度为25~30℃。湿度应保持在75%~80%。如饲养缸、坑湿度过高,再加上虫口密度过大,会使虫体感染真菌而致病。

  (2)温湿度调试方法

  ①温度:

  A.加温:当饲养环境温度达不到最适温或适温要求时,可采用人工办法来解决。饲养室加温可用火炉、暖气或电暖气;体积较小的养虫箱或养虫缸,只要接通电源,安上瓦数适合的电灯泡,就可以保持饲养器皿的局部加温。为了保持地鳖虫昼夜生活节律不被打乱,白天明夜间暗,可将灯泡分成两种颜色,一种用黑漆涂抹,另一种不涂漆,昼夜分别开不同颜色的灯。局部小环境的加温一般容易解决,也可以使用旧棉被将饲养缸包裹;大环境加温则需要投入成本。

  B.降温:夏季气温过高,超出地鳖虫的适温要求,则可采取降温措施。地面洒水,加强通风,可降低养虫房舍的温度;养虫缸小环境,可放冷水瓶或冰块。较大空间的降温,则要机器制冷装置,成本太高。地下室冬暖夏凉是饲养地鳖虫的好地方。②湿度A.增湿:在饲养房间可采取喷雾、地面洒水、放置水盆或将易吸水的物品,如吸水软泡沫板、纤维性物品、衣服等,浸湿吸水后,悬挂在饲养室内,使其蒸发散湿,即可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在较小的养虫容器中,可放置吸水物品或放置水瓶,则可提高湿度。B.降湿:饲养室的湿度过高,则应采取降湿措施。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或安装排风扇,达到降湿目的。也可在室内放置氯化钙、生石灰等,进行降湿。

  (六)天敌及其防治

  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经常有多种病虫天敌危害,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否则会造成严重伤亡,使饲养受到挫折和损失。

  1.虫害虫害包括昆虫、螨类和线虫。

  (1)蚁类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群体生活,杂食性。造成蚂蚁侵入饲养池的原因,是池内地鳖虫的尸体、卵鞘以及饲料等,这些都是蚂蚁的好食物。一旦发现有蚁群侵入,就应采取措施立即设法防治,不然将造成很大危害。防治蚂蚁可用多种办法。如:沿其爬行路线,寻找蚁穴,破坏蚂蚁的地下老巢;使用药物杀灭(如灭蚁灵等),这是一种彻底除蚁的办法。也可以在它的四周挖一条沟,沟内灌水并撒药粉,在池壁上涂抹一层桐油或粘性物质,使蚂蚁无法越过防线进入池内。还可以根据蚂蚁喜食甜味和肉食的习性,用饲料板或泡沫板涂抹糖液,放置肉食,进行诱集,然后杀灭,这是一种食诱除蚁法。也可以在饲养池内或边沿放些番茄叶、野胡椒树叶、橘子皮等有气味的东西,蚂蚁嗅到这些物质散发出的气味后,躲开不进入池内,这是一种拒避法防蚁。但所放的物质不能太多,特别在饲养池内不能多放,否则会引起地鳖虫逃出,若发现已经有大量蚂蚁侵入池内,则应将地鳖虫用筛筛出,取出饲养土在阳光下曝晒除蚁,或更换饲养土,此种办法工作量太大,但无其他办法。防治蚂蚁应以防为上策,使蚂蚁不进入饲养池,最好是使蚂蚁不能进入房舍。

  (2)螨类螨类是地鳖虫的重要天敌,危害严重;一旦发生螨害,如不及时防治,将会造成地鳖虫的成批死亡。危害地鳖虫的螨类,具体是哪一种或几种,目前还不清楚,通常认为其中有甲螨。螨类体型很小,白色和棕色,如不仔细观察,一般不易发现。因此,必须经常观察,当发现在饲养土表面或虫体上有小白点或棕色小点时,可用放大镜检查土表或虫体,确定是否为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螨类侵入饲养池的途径,主要由饲养土和食料带入;最初带入饲养池时螨类数量不多,但在饲养土潮湿、温度又高的适宜环境下,螨类繁殖很快,从卵孵化成幼螨约需2周,再经2周变为成螨,成螨继续繁殖后代,而且繁殖率很高,容易造成大发生。螨类危害的方式是寄生在地鳖虫身体各部位的体表上寄生为害,吸取寄主体内营养,从而使寄主瘦弱,行动呆迟,严重时死亡。

  防治螨类的危害,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在预防方面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①在准备饲养土时,要先经阳光曝晒消毒,严格检查,不要将螨类带进饲养池。

  ②将已准备好的饲养土,在未放入饲养池之前,先进行处理,其方法是:取生石灰1份、硫黄2份、水14份,拌合后煮40~80分钟,过滤后取出药液,均匀喷洒饲养土,经1周后再将饲养土放进饲养池。也可以将已准备好的饲养土放进饲养池,然后用上述药液喷洒饲养池,过1周后再放地鳖虫。③严格把住饲料关,不使带螨类的饲料进入饲养池。在使用精饲料时(糠麸等),先经微火炒熟,杀死螨类,炒后的饲料具有香味,还可刺激地鳖虫食欲。④注意饲养池清洁卫生,及时取出坏死的卵鞘和死虫。喂料时注意数量,防止余料掺入土层,及时处理池内有机物的污染等,也可制止螨的发生。若发现螨类已经侵入饲养池,应采取以下措施:①诱集除螨:利用地鳖虫昼伏夜出习性,白天在食料板上放炒熟的糠麸、豆粉等,放在饲养土表,螨类会去取食,傍晚取出,进行处理,将螨杀灭;如此连续几日,则可减轻螨害。

  ②更换饲养土:若螨类已经在饲养池内猖獗发生,并造成严重危害,只有彻底更换饲养土。先用筛将地鳖虫筛出,移入装有干燥细砂容器中,让地鳖虫在砂中爬行半小时,可以摩擦掉寄生在体上的螨,同时用柴草烧烤坑壁,将爬到坑壁上的残留螨烧死;然后再换入已经检查不事螨类的饲养土,进行饲养。③药剂防治:取兽用敌百虫驱虫片,每立方米饲养土,用0.5克×10片,再加生石灰50克、烟筒灰50克、热水2.5升;先将生石灰和烟筒灰用热水浸泡,再经过滤,去掉渣子和杂质,再将敌百虫驱虫片溶于液体中待用。将池内地鳖虫筛出,把药液均匀洒入饲养土,第二天上午再用上述药液在土面喷雾一次,连续5天,基本可收到治螨效果。除此之外,三氯杀螨砜和20%螨卵酯粉剂,用1:400倍的稀释液,拌入饲养池内(每立方米饲养土用三氯杀螨砜50克),可杀死幼螨和卵。乐果乳剂2000倍液喷洒地面,每隔5~7天喷1次,连续3次,有一定杀螨效果。鱼藤精和百部也可用于防螨。使用药剂治螨时,应特别注意地鳖虫的安全,如有其他行之有效的办法,以不使用药剂为好。

  2.病害

  (1)真菌感染病在温度高、湿度大、饲养密度大的情况下,容易感染霉菌病,严重时会造成大批死亡。感染后,虫体表面无光泽,腹部呈暗绿色,体瘦干瘪,行动缓慢;生活规律异常,夜晚不出来觅食,有时白天爬出,死在土面或死在土内。造成这种病的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有人认为由真菌引起。在预防方面,应注意在高温、高湿季节,特别是梅雨季节,对饲养房舍应进行通风换气和降温降湿;保持饲料新鲜和池内清洁;还可以在饲料中加入少量酵母片或土霉素粉喂虫,能助消化,提高食欲和增强抵抗病害能力。同时还可用青霉素或四环素等抗菌药片,将药片碾成粉末,掺水50~100毫升(约千头虫用药量),拌入饲料中,连用两三次,即可取得一定疗效。用1%~2%福尔马林溶液,喷洒池壁或病虫,进行消毒灭菌,也有一定的疗效。对死亡在池内的病虫,应及时取出处理。(2)大肚病病害的发生,一般认为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料水分过多,喂食不适时,从而导致消化、分泌紊乱,代谢功能失常所致;但也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病菌侵入而引起。患病虫体腹部节间膜扩张,腹部膨胀而发亮,青黄色;食欲狂乱,胃腔大于正常一倍,体内营养水分异常增加,粪便稀,有时虫体腹部边缘发黑,粪便酱色,呈水泻状。此病严重影响地鳖虫正常生长发育,有人曾用各种药物治疗,均未收到效果。目前对此病主要采取预防性措施,在若虫期饲养土含水量不超过10%,饲料干湿相同;大若虫期和成虫期,再根据生长需要,调节饲养土湿度。

  (3)胃壁溃烂病此病若虫少见,成虫发病较多,其症状是:腹下部(腹板)中段呈黑斑点,胃壁粘连节间膜,严重时节间膜溃破,流出臭液;致使地鳖虫胃内积食,长期不能消化,从而不再取食而死亡。造成此病的原因,多为喂食不当而引起,如长期喂纯精料或过多喂动物性饲料,或食池内霉变腐败饲料所致。防治方法:每千克饲料中加入酵母片20片(磨成粉)、抗生素和复方维生素B片(或液)适量拌食。同时还应掌握精、粗、青饲料搭配喂食,暂时停喂动物性饲料,注意保持饲料新鲜卫生。

  3.其他天敌

  这些天敌主要包括:鼠、猫、黄鼬(黄鼠狼)、鸡、鸭、蟾蜍、蛇、蜘蛛、蜈蚣等动物;这些动物取食地鳖虫若虫、成虫和卵鞘。防治这些天敌并不难。对鸡、鸭、猫、黄鼬等,只要饲养房舍门、窗严密使其无法进入即可解决;同时在饲养坑池加盖铁纱盖、木板盖或竹帘盖,防止蟾蜍、蛙、蛇、老鼠进入;对蜘蛛、蜈蚣则可用防蚁类的办法来解决。

  (七)采收及加工炮制

  1.采收

  应按照地鳖虫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科学采收,主要应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根据各虫态生长发育的情况,什么时间采收最合适?二是采收哪些虫态?保留哪些虫态?三是根据以后的饲养规模,应保留多少雌雄种虫?对这些问题应周密考虑,做到心中有数。

  (1)采收虫态按照中药药材要求,只有雌虫方可入药,包括雌成虫和雌若虫。但从通常人工饲养采收来看,除雄性成虫外,雄若虫、8~10龄雌若虫和成虫均为采收对象。雄若虫可结合去雄工作时采收。雌若虫在大规模人工饲养情况下,是采收的主要对象。因为地鳖虫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以8~10龄若虫体重增长率最高,此时虫体充实、健壮,炮制加工后,干品率可达38%~41%,而正常雄若虫和雌成虫的干品率只有30%~33%。雌成虫应首先采收已过产卵期的衰老体弱虫体;其次,凡在前一年开始产卵的雌成虫,可按产卵先后次序,依次成批采收,避免在越冬期间成批死亡。采收方法可选用不同筛孔过筛,把需要继续饲养的卵鞘、小若虫和成虫留下继续饲养,将种虫(雌、雄)留足,分坑饲养,以备产卵繁殖,传种接代。采收次数不宜过多,因为经常翻池过筛,会使虫子受惊影响生长发育,在采收过筛时不要伤害虫体,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2)采收时间宜在夏、秋虫子发育繁殖旺季进行,其中以9~10月为主要采收季节;各地可根据当地气候以及各虫态的生长发育进度,灵活掌握。2.加工炮制采收后捡净杂质,以沸水洗净,文火焙干。按照现在通用的处理加工方法,可分为晒干与烘干2种方法。采收后首先捡净杂质,将虫放入一容器内,随即用开水烫死,捞出后再用清水洗净,放在竹帘或平板上,摊平在阳光下晒三四天,使虫体完全干燥即可。另一方法是用铁锅烘干。将虫子放入锅内,以文火(小火)炒拌,待虫足尖端微粘锅铲时,停火将虫取出均匀摊开,放在圆形铅丝筛内,将锅取下,将铅丝筛放在原来的灶台上,利用灶膛内燃料余热,将虫烘干。如有条件也可使用电热恒温烘箱烘烤,调节好温度,控制在35~40℃,待虫体干燥后取出。用锅烘干时不宜放入虫子太多,以免翻炒时将虫体铲碎。地鳖虫的加工炮制,主要是将虫体各器官组织内的水分脱去,因此不论用什么方法处理,其目的是达到脱水,使虫体全部干燥,不含水分,可避免发霉腐烂变质,容易保存。加工炮制后虫体完整不碎,不带杂质和土,则可提高地鳖虫的质量级别和价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