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册)

第四节 采矿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四节 采矿 汉代矿业的特点

  秦汉两代具体记载采矿技术的文献非常缺乏。除了一些零星记载外,没有专著。从文献和考古材料来看,汉代采矿业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是开采的矿藏种类增多。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开采的主要矿藏有铁、铜、金、银、锡、铅、丹砂、盐、玉、石油、天然气、雄黄、雌黄等十余种,其中尤以盐、铁、铜的开采规模最大,获利最多。“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吴以诸侯即山铸钱,富埒天子。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①公元前一世纪时,每年十万余人去“攻山取铜铁”,所凿矿井深达“数百丈”。②汉武帝时,全国设铁官49处,盐、铁官所在地一般即是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从《汉书·地理志》及《续汉书·郡国志》的统计对比中得知,铁官所在地的41%是铁的产地。当时比较有名的54个采矿点分布在31个郡国。第二是开采的矿石种类有所增加。以铜为例,汉以前开采的铜矿石主要是孔雀石〔Cu2(CO3)(OH)2〕、自然铜(Cu)、赤铜矿(Cu2O)和蓝铜矿〔Cu3(CO3)2(OH)2〕。汉代又增加了硫化铜(CuFeS2)。山西运城洞沟东汉铜矿遗址就是开采硫化铜的古矿井③。第三,矿井中运输矿石的工具有显著进步,出现了和现在手工煤窑用的四轮小斗车类似的车子。河北承德汉代矿冶遗址出土了这种车子的铁车轮。

   汉代采矿技术

  关于汉代的采矿技术,由于文献缺乏,我们只能据现存汉代古矿井了解。比如河南巩县铁生沟,有汉代采铁矿的矿区,内有方形和圆形两种竖井。类似的竖井在徐州利国驿汉代冶铁遗址采矿区也有发现。铁生沟矿井是沿矿脉平行掘进的,井下有道,有的巷道为斜坡形,可能与矿脉走向有关。沿巷道下掘,便进入矿床。从竖井和斜巷的位置看,当时已对不同的矿床采取了不同的采掘方法①。

  河北承德专区汉代铜矿遗址,矿井约有一百多米深,中部采矿场上,遗留有坑木,整齐地堆成四方形,有两米多高,已经朽坏。有的坑木被压断,坑道里尚有未运走的矿石。矿石从坑道顶端(即掌子面)开采下来后,先运到采矿场,然后从矿井中运出去。发掘出来的采矿工具有铁锤、锤形器、钎子、铁锄、铁车轮等。由于矿井顺着矿脉开凿,因此矿井的形状不是直上直下,而是弯曲的。在有斜坡的地方,矿石靠人背,在平坦的坑道里,则用斗车拉②。

  1930年,山东滕县宏道院出土的一块汉代画像石刻,描绘出采矿的劳动场面。在开采场里,有的用镐挖,有的用钎凿,还有三人合作的场面:一人扶钎,两人用锤打。矿石挖出后,从竖井中提升出去③。这个画像石刻与古矿井遗址反映的情况相符。

  

  ①《汉书·食货志》。

  ②《汉书·贡禹传》。

  ③安志敏等:《山西运城洞沟的东汉铜矿和题记》,《考古》1962年10期。

  ①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巩县铁生沟》,文物出版社1962年版。

  ②罗平:《河北承德专区汉代矿冶遗址的调查》,《考古通讯》1957年1期。

  ③见《文物》1959年1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