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中古时代·清时期(上册)

第四节几种特殊的栽培技术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四节 几种特殊的栽培技术

  明代后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也是历史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几个时期中的一个。水、旱、虫灾纷至沓来,农民们为了可得到一些收获,用以果腹,只有从耕作技术上来想方设法。另外,有的地区为了解决上、下两熟作物收获和播种季节上的矛盾,而在明、清之际创造发明了几种特殊的栽培技术。这些技术至今在农村中仍有沿用的。

  首先是小麦移栽法。小麦人工移栽始于何时,尚无明确的文献可征。但到明末清初,对小麦育苗移栽的时间、方法等已有较详细的记述。《沈氏农书》介绍:“八月初,先下麦种。候冬垦田移种,每科五、六根,照式浇两次,又撒牛壅,锹沟盖之,则杆壮麦粗,倍获厚收”。稍后的《补农书》进一步指出:“中秋前下麦子于高地,获稻毕,移秧于田,使备秋气。虽遇霜雨妨场功,过小雪以种无伤也”。《知本提纲》指出:麦苗等皆宜先栽后浇,如水中栽,就不发旺,每科栽亩十余根,行株距四寸左右,而且要纵横排直成行,以便中耕、壅根、除草和通风透光,这样就能“苗盛而所获必多”。小麦移栽不仅可以克服晚稻晚收和冬麦早播季节上的矛盾,而且可以减轻或避免虫害、节省种子和使茎杆粗壮不易倒伏。小麦移栽法的优点是明显的,嘉、湖一带至今仍继承这一传统,有的地方则还在提倡扩大中。其局限性,主要是太费劳力,在大面积农田上广泛采用困难较多。

  冬月种谷法。此法是针对秋季因某些原因而错过种麦时期所采取的一种补救方法,使农民在麦季无收的情况下仍可以收到早谷子。此法约发明于明中叶,最早记载见于《畿亭全书》①。清末,张起鹏在《区田编》中在谈到冬月种谷法时说:“倘应种小麦时,得雨过晚,麦不及种,可种冬谷,较麦仅晚二十余日。”其种法是:“冬至前一日拣谷种入瓮,麻布扎口,掘土穴,深四五尺,瓮倒置穴中,土封固,满十四日取出。大寒日种入熟地,春透苗生,较常谷早熟一月,约五月底六月初即熟。”《救荒简易书》介绍河南有些地方农民冬月种谷的方法与《区田编》的说法有所不同,其法是于冬至或冬至前一天直接把谷种播入田中,结果和在瓮内埋入土中处理十四天没有差别。

  北方旱地抡墒播种。我国北方旱地由于春旱或秋旱影响而不能及时整地下种。针对这种不利自然条件,农民创造和积累了不少抡墒播种和抗旱播种的经验。清代农书中记载的方法有:趁墒种麦:《农蚕经》提出,在秋茬地上种麦,如果有秋旱趋势,必须抡墒下种等雨,不能等雨再种。抡墒种豆,留茬肥田:《农蚕经》五月耪麦楂条中就说到“骑麦垄种豆”,即在小麦收割后,于麦茬行间开沟种豆,这样既可利用麦茬护苗,又可利用残茬肥田。此书还提出且割麦且种豆的办法,这一抡墒播种的经验至今仍为黄淮地区农民争取丰收的方法。抗旱种粱,干土寄子:北方旱地夏收夏种季节,如雨水不及时,可采取抗旱保墒的措施以适时播种,《农蚕经》提出的种晚谷办法是,在麦收后浅耕灭茬,即“先耪一遍”,然后“骑垄种之”,但“断不可耕”,以免耕后跑墒。《农言著实》提出的另一抗旱播种办法是“实在无雨,将前墒过之地,或用耧,或用撒,干种在地内候雨”。这就是现在所谓的“干土寄子”抗旱播种法,其优点在于比雨后才播种的出苗要早。

  

  ①此书现已不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