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第三十六章 纳善察忠谏(2)

贞观长歌:大唐盛世创业史 作者:胡晓明著


  “这……”颉利本就不善言辞,此时更觉无语可对。

  “我当日与可汗定约,曾指天为誓。今我不负可汗,可汗独负于我。负我即是负天,人可 负,天岂可负!”李世民厉声喝道。

  突厥人虽然勇悍,却素敬鬼神,最畏天威,闻听李世民之言,个个都是脸色大变,议论纷 纷。

  颉利见李世民仅凭一张利口,就说得他军心大乱,恼羞成怒之下,正欲不顾利害,下令开 弓,却听得鼓声大作,旌旗蔽空,无数唐军呼啸而至。当先两员大将,一挥虎头银枪,一挥 开山巨斧,威风凛凛,势不可当,正是秦琼、程知节二人。

  这时又有侦骑报知颉利,言唐军大将尉迟敬德率轻骑自上游渡河西去,不知意欲何为。

  啊,李世民果有埋伏,幸而我刚才没有冒然下令开弓。颉利心中惊骇,忙传令退兵回营, 不得妄动。

  直到突厥兵已退得看不见人影,长孙无忌等才放下心来,擦去额上冷汗,叩马劝谏,坚请 皇上还朝。

  李世民笑道:“突厥本游牧之众,素无城池,侵我大唐,志在财帛子女。非是朕轻敌冒险 ,乃是若不如此示以威慑,彼必认为我大唐怯弱,不敢争战,遂纵兵大掠,害我百姓,惊扰 天下。致使不逞之徒借机而起,一发不可收拾,贻害无穷。朕初即位,国家未安,百姓未富 ,纵能一战而胜,也难将其击灭,反至其心生怨恨,为患日甚。今折其锐气,明日彼必求和 ,朕趁势与其盟之,饵以财帛子女,使其志骄意满,不复有备。然后整军练卒,积累粮草, 寻机一举击灭。所谓‘将欲取之,必姑与之’,说的就是此理。众位爱卿俱是智谋之士,难 道就看不明白我所行之谋吗?”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口中对李世民称颂不已,心下却仍然满是疑惑:

  纵然你要威慑突厥,也不该把我们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拉来饱受惊吓啊?你自是武艺 出众,若有不测,还可抵挡,我们可就只有束手待毙。

  只有魏征心中雪亮,明白李世民为何要带着几位文士一同“威慑”突厥——

  李世民不仅是在“威慑”颉利可汗,也是在“威慑”他魏征。李世民虽然已做了大唐天子 ,好胜争强之心,却并未丝毫减退。李世民无法在智谋上折服他魏征,只能在武勇上来折服 他魏征,让他魏征五体投地,真心诚意地拜跪在大唐天子脚下。

  大唐天子自然不能太露痕迹的“威慑”他魏征,只好将长孙无忌等拉来“陪斩”。

  魏征对李世民的武勇也的确折服,想着若是建成做了天子,万万不会轻身直驰两军阵前, 与突厥可汗“单打独斗”。

  唉!我若早见识过皇上的这等武勇,就能料到他会在玄武门行孤注之险。故太子也不会有 着那么悲惨的下场了。魏征在心里叹着,又是懊丧,又是伤痛,又是愧疚……

  

  颉利果如李世民所料,次日又遣使入朝,请求两家和好,罢兵休战。

  李世民当即率文武大臣出城,在渭河便桥之上,以白马为牲。与颉利歃血为盟。然后放出 执失思力,赠颉利金宝百车,美女百名,又赐颉利部下统军将领无数财帛子女。

  颉利亦还赠骏马百匹,上好毛皮千张,并牛、马、骆、羊等等。

  会盟仪式结束后,李世民又升朝接受百官朝贺。

  在一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山呼中,李世民眉头紧锁,心事如潮:

  城下之盟,春秋所耻。我不仅应为中原天子,还应威服四夷,归化万邦,使普天之下,同 受圣朝雨露,四海之内,尽为唐室臣民,功业远超秦皇汉武,流芳百世,名传万代。

  而欲立此万代伟业,非国势强大,民富兵盛不可。

  但怎样才能使国势强大呢?我大唐江山自马上得来,只怕不能以马上之法治之。秦始皇扫 灭六国,何等威武,然仅二世而亡,为后代英雄所笑。隋文帝一统江山,使数百年南北之争 ,消于无形,亦足自傲,却也二世而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