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媒体评语(2)

“侣”行天下 作者:李祺,梁璐 著


  11、很羡慕这样走天涯的日子,带着心仪的姑娘周游全国,留下自己的足迹,想必是很多人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有机会,我也要实践一次。我是认真的。

  --北京娱乐信报记者任宏

  12、梁璐和他的女朋友做了我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我羡慕。

  两个人的行走似乎没有什么特别,有人走过。快乐与否也只是他们两个人的事,与别人无关。但他们把这些经历记录下来了,变成了文字,于是,我们就像是他们丽江的邻居、同路的游人一样,分享了他们的爱情和生活,是的,爱情和生活,这生活是----携手在路上。

  两个半月,在一生中不算长,但这样的行走,两个有灵魂的人相爱着行走,这可能是他们今生最值得记忆的一段时间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经历的。

  我曾经拒绝再看现在的旅游类书籍,当它们变成外观时尚而内容空洞雷同的时髦玩意以后。而梁璐和他的女朋友让我重新拿起这本书,他们是我熟识的朋友,我读到了他们的快乐与悲伤,他们的"贫穷"与"富有",我读到了他们的灵魂。

  我知道我这样的描述古板无趣,那就去看他们的文字吧,那是生动的,真实的,美好的……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隋笑梅

  13、文字精緻,清新美麗。俺也算是玩戶外的"驢"。對旅行對美景對人文的熱愛,咱們的共鳴實在太多很羨慕作者能拋下世俗,能為理想而生活。有天俺也一定步你們后後塵。

  --香港苹果日报中国版记者殷祥

  14、打开梁璐写的《眼睛的盛宴》,我的眼睛里有点湿润。还记得他放弃《新京报》记者,要出去闯一闯时候的样子,很认真、也很怅然。

  我们的生活其实都是走出一个理想,又将走入下一个理想,我们清楚理想本质,却不知道理想具体是什么。在紫晶般的云南,他找到了新的空气。最后,仍然像一个记者,把这些都诉诸笔端,只是这一次,他不再记录这个社会、不记录人物事件,而是记录自己的心灵和爱情。

  与一般的游记不同,他们是在真空的生活状态下融入丽江生活的,不是走走看看,我相信里面有对生命观念的改变。在书里,我读到了这样的句子:"丽江像婴儿一样哭泣起来",那是云南地震。依然是记者的笔法,对于当下社会的疼痛感和责任感,他们理解瞬间的改变。

  今年,这篇游记会像春天一样被打开。作为读者的我们仍然在寻找"理想"、"在路上"的意义,但与他离开《新京报》时独自一人不同,他已在路上找到爱人,并携手继续天涯。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宋蕾

  15、对于爱游走的人来说,赏美景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游历并不只是单纯的游玩,名胜之地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抑或逸闻趣事更值得游历者去咀嚼。那也是一个个带有韵味的片段,让游玩也变得更有韵味。

  --经济观察报资深记者黄利明

  16、普利策曾说,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了望者。当有一天这些"了望者"没有了望任务在船头行走时,他们看到的或许是别一般景色,何况,这还是一对诗文唱和的情侣呢。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陈磊17、比起现在很多旅行书,它的可贵之处在于真实,熔风情与思考于一体,集小我和大地在纸间。美好的风景,美好的人事,这是阅读的理由。行走是感受生命的方式,很多传奇由此产生,又通过行走流传。这本书就是一个传奇,这个传奇从深圳开始流传,不知道流传到哪里。祝愿它温暖着行走中或者即将行走的大家,带来感动和温存。

  --广州电视台编导郑红:

  18、当年我在报社实习,没地方住,梁璐流浪北京,把我流放到他的客厅。世界越来越大,我流浪珠海,他倒把自己全国各地流放了个遍。出走其实也不难,拿他们的《侣行天下》,我也能怯意走天下。世界这么小,我看他们走完了还能去哪里!

  --《珠海晚报》记者张文单

  19、想想那个曾经坐在我对面的那个风风火火的小孩,转眼间居然带着媳妇游走中国,羡慕哇!细腻扑面而来的文字扑面而来,给人感觉耳目一新。相信《侣行天下》一定能够带着更多的情侣,学会携手游戏人生的。

  --江西电视台《晚间800》记者刘敏

  20、5年前,为了新闻理想,我和作者之一的梁璐一起在南昌街头奔波采撷新闻;五年后,我离开了报社进了电视台做制片,他远走江西,游走神州,羡煞我老哥。看到这样的神奇经历写成美丽文字,更令世人羡慕。随着时间的推移,江西街头不断出现一批又一批奔波街头的记者,但每当看到我们的街头记者回到办公室,我就会想起当年与我一起合作的梁璐。祝他们新的旅程有新的起点。

  --南昌电视台《公民市民老百姓》制片人周宏志

  21、2005年,他们毅然决然地辞去了收入不错的记者职业,一同去了云南丽江开了一家名叫"鹿麒"的草舍,店名取自他们的名字的合成。

  原本就是去那里寻梦的两个年轻人,每天寄情山水间,旅舍经营得不咋样,爱情却日渐升华,过着候鸟一样的迁徙生活,从脚步丈量着那片神奇的土地。

  导演李安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断背山,只是你没有上去过。我要说的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宗教情结,只是你不曾留意过。

  你有必要去那里旅行,看看这两个年人的写作的这本书,先熟悉那里的风土人情。如果无法成行,就更应该借助他们的视线,目力所及,风景无限。

  --浙江都市快报首席记者孙自鸣22书中记录的不仅仅是作者的一种生活体验,生活感悟,更多的是在与读者在分享生活快乐。我们寻着作者的脚步,可以看到一条永远年轻、快乐、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大道。

  --信息时报记者何华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