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相关

自序

伦敦金融城:金融之都的腾飞 作者:李俊辰 著


  连日来,伦敦的天气并不算好,处于倒春寒。虽偶尔有蓝天白云阳光,却寒风刺骨。当你看到摩肩接踵的白领上班族迈着快速的步伐走进位于伦敦金融城一栋栋掌握"世界经济动力"的大厦时,你会感受到艺术的、商业的、财富的、古典的、高雅的气氛包围着你,让你一时间不知身在何处,不知道来到什么年代!

  从来没有想到过,寒风里一辆拥挤的公共汽车缓缓驶过充满现代和古典的伦敦金融城的画面也能给人带来灵感。

  长久以来,关于全球金融中心的状元之争持续不断,究竟是伦敦金融城还是纽约华尔街;长久以来,关于中国的香港、上海或是北京何者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三个全球金融中心的争论也没有停止过。而关于伦敦金融城的高度评价近年却颇有席卷全球、独当一面的趋势。伦敦金融城的崛起,蕴涵了世界经济史中的高潮部分。市场力量的驱动、区域经济的博弈、政府管制的进退、科技手段的崛起,在伦敦金融城的成长历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伦敦市长列文斯通说过,每个大都市都有自己兴盛的特殊时代,比如19世纪时是法国的巴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美国的纽约,而现在(指21世纪),则是伦敦的"金色时代"。2005年《新闻周刊》高级记者威廉姆·恩德希尔撰写的《走向全球:欧洲犹豫不决之时,伦敦向全世界敞开大门》将伦敦标榜为今日"开发商的克伦代克"、21世纪大都市成功的典范。两年后的2007年,麦肯锡报告《维持美国及纽约的全球金融领导地位》和美国《纽约》杂志的封面故事《伦敦是21世纪的世界之都》又将伦敦排在了纽约之前。可以看出,在伦敦日渐"牛气"的今天,连一直以纽约华尔街为荣的美国人的心理也岌岌可危。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中枢。金融搞好了,全盘皆活;金融搞乱了,全盘皆输。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特别是2007年中国就要开放金融体系与全世界接轨,如何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以及加强金融法制建设,这些都注定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必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大多数的中国人都知道纽约,更知道纽约的华尔街。大部分的中国人更知道英国的"雾都"--闻名世界的大都市--伦敦。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伦敦金融城。伦敦金融城究竟与伦敦有何关系?伦敦被称为世界金融中心与伦敦金融城有何关系?它们是一体还是相互独立的?

  伦敦究竟魅力何在?伦敦金融城作为伦敦、英国、欧洲乃至全世界的金融中心,魅力何在、优势何在?作为全球最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伦敦金融城以区区方寸之地,为何能汇聚全球最多的金融资产?金融城历史悠远为何能历久弥新,依旧引领时代潮流?真理越辩越明,通过破解百年全球金融中心屹立不倒之谜,真正了解伦敦金融城在金融方面的运作,可以为中国的金融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在《伦敦金融城》一书中,作者要揭开的正是伦敦金融城的"谜"……正如罗琳造就的《哈利·波特》,为读者洞开了一扇扇神秘而具魅力的门窗。《伦敦金融城》更是第一本介绍伦敦金融城的中文读物。

  阅读此书,会感受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你会了解到:为什么在这泰晤士河流经的"一平方英里"上聚集有近300家外国银行、180多个外国证券交易中心、每日外汇交易量逾6300亿美元?为什么属于伦敦的伦敦金融城却有自己的市长、法庭和独立警署?为什么伦敦金融城可以顺利地历经千年从一个政治中心(约1750年)转变成一个纯粹的金融贸易中心(200多年)?为什么连今天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想进入伦敦金融城也必须事先征得伦敦金融城市长的同意?《伦敦金融城》从历史着手,在展示伦敦金融城政府、市长、行会、庆典、建筑等一系列的叙述中,表达了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同时展现了伦敦金融城的伟大变革、创新发展、金融革新、市场博弈、财富梦想、光荣未来。

  第二,伦敦金融城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设立了代表处。《伦敦金融城》描述了伦敦金融城与伦敦、英国、中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关系,并分析了中国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趋势,对正处于改革关头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金融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伦敦金融城同我国香港已经有140多年的合作历史,1997年香港回归后,双方仍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另外,北京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而伦敦是2012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这又给伦敦和北京找到共同点。从这里,可以看出《伦敦金融城》的实用性,也是作者希望给读者以有价值的现实对比。

  第三,了解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证券交易所如何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始终领先全球。1986年,伦敦证券交易所就交易方式等进行了重大改革,被誉为伦敦金融业内的一次"大爆炸"(也称为"金融大变革"),同期大量涌入的国际资本逐步确立和巩固伦敦金融城作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的地位。伦敦证券交易所正在向多个交易部的"证券百货公司"方向迈进。如果说亚洲国家和地区在恢复或发展包括柜台市场在内的风险企业股票市场方面多少带有一点补课性质的话,那么英国则在原有柜台市场、区域性初级市场等比较发达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专业性的二板/创业板市场或自动报价系统等,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和多重覆盖、风险分散的市场体系。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正需要借鉴于此。

  第四,提高经济竞争力,中国还必须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始终强调"科学发展观"。而风险投资让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是一种支持创新的金融机制,是推进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要素。《伦敦金融城》专门论述了以伦敦金融城和伦敦为代表的英国的风险投资和非公开权益资本(也被称为"私人股本"或"私募股权"等)的现状以及英中科技和风险投资合作,为中国发展风险投资和非公开权益资本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和借鉴。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吸取伦敦金融城的发展经验,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本书面向对经济、金融、管理、中英关系等感兴趣的读者,具有一定金融财经知识基础的专业管理人员、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金融和金融财经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如律师、会计师等。由于写作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及时反馈对本书的建议和要求,以便再版时予以修正。

  李俊辰     jonsson.li@gmail.com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