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才学识与真善美(三)

大道有言:李燕杰演讲精选 作者:李燕杰 著


  每天怎么进校门呢?大学生戴着校徽都是扬长而入,可有些学生用功,进校门时总在念英文单词。小伙子也学会了这一手,捧着一本外语书,挡在胸前,从容地迈进校门。

  两年半中,他又是怎么上课的呢?别的大学生只听一个年级的课,他就听几个年级的课,头两节在一年级听,后两节就在二年级听;头两节如果在三年级听,后两节没准就到一年级听。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基本上把主要几门大学课程都掌握了,还利用业余时间读了好多参考资料。老师觉得他有水平,很支持他,上课时学生也保护他。结果到了去年,该考大学,他没考;别人以为他准备考研究生,可他也没考。后来社会科学院招考研究人员,小伙子硬着头皮参加了考试,最后通过考试被录取了。

  同志们可以想一想,他仅仅是高中生,四年大学没上,三年研究生没当,而他却用两年半业余时间完成了约计10年的学习任务(不要忘记,他还上了两年半的小夜班)。另外他已经30开外,结了婚,爱人前几年生了个胖小子。当过爸爸的都有体会,刚结婚就要办很多事,爱人生孩子,他要去医院接送,每天取奶,每月还得扛大煤气罐上下楼,都是事。所以他又当大学旁听生,又当好工人,还得做好爸爸,"三合一"。

  这个故事原来早有人告诉过我,可自己不相信,这次我相信了。因为今年春节他到我家聊了几个小时,我们谈《楚辞》、莎士比亚时,他都能说得上来。他还能用俄国文艺批评家杜勃罗留波夫的原话去分析曹禺先生《雷雨》中的人物形象。这种发奋精神可想而知。我在一所工学院说,如果你们每个大学生都有这种干劲,一年当五年用,我坚信你们的学校就能成为全世界第一流的工学院。

  现在大学生中有的人,没上大学之前特别刻苦,每天睡四五个小时的觉,可刚一进大学门,就如同进入了保险箱,捞到了"铁饭碗",有了"安全感",结果就放松了学习,干劲也差多了。人家可有紧迫感哩!社会上这些青年,一发奋就像赛跑一样,最后百米冲刺上来的不见得是大学生。现在的一些大学生的确不用功了。上大学多难呀!全国那么多青年,就你们几个能上大学。可有人一进了大学,天天谈恋爱,吃饭时你给我一勺菜,我给你一块肉。有的第一年就谈恋爱,第二年就想结婚,这有志气吗?我说这些话,大学生也愿意听,因为觉得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有一次我讲完课,一位男青年陪我走一路。当走到他的家时,他就邀我进去坐坐。我一看,一间半平房,挺宽敞。我问他家里有几口人,他回答说:没爹、没妈、没儿、没女、没老婆,就自己一个。因为得了黄疸型肝炎,邻居没有人敢跟他住。一进门我就惊呆了,满满两架半图书,一层50册,共约750册,有《辞海》、《辞源》等。其中有的书我到书店看过,太贵,都没舍得买。我问他每月挣多少钱,他说:"挣40几块钱。"我是搞中文的,知道书的价钱。我有4000册书,20年来自己的余钱都买了书。可这位青年每月仅40几块钱,就购了七八百块钱的书。我就问他怎么生活?他指着小缸,旁边一个案板上放着方便面、干面包。他本人呢?浑身上下一身普通工作服,裤角直带穗,脸上胡子拉杂。每天八小时工作,一周上六天夜校,还到外单位听"美学"。我不是宣传大家都跑到大学去听课,也不是宣传让人都上小夜班。

  通过这些例子,只是想说明一点,即人生就是永远进击!应该从自身环境中寻找事业和理想的出路,握住生命之舵,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只凭几分钟的热情是不行的。

  还有个女青年,病残临身,两只胳膊先天畸形,视网膜脱落,还得了肝炎,考不了大学。因个子较矮,不好找对象。全家七口人住在21平方米的一间半房里,她妈妈没文化,总说她:"你那么大个丫头,20多岁了,早点结婚得了,老在家占个床位,你三个弟弟换个衣服都不方便。"亲妈妈对亲女儿说这话,女儿听了该多难受,多心酸哪!工厂师傅也劝她:"你也别要求过高,随便找个男人早点结婚过日子就行了。"她是怎样回答的?经过深思熟虑,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都劝我结婚,前进一步也许是幸福--但也未必!能够挽救我的只有学习、事业和理想。""大学生们犹如秧田的苗,有足够的水分和肥料;我呢,是石头缝里的小草,要靠自己的力量,顽强地一点一点地往外钻。"当她的视网膜脱落稍有好转,便开始了艰苦的写作活动。她每天晚上洗完衣服、刷完碗筷后,就自个夹着小本,构思写小说。夜里想起来,就用手电筒照着写在卡片上。我因车祸卧床时,她曾坐在我身边念她自己写的小说,一念就是两三个小时。其文化程度就是初中,但她却说:"我也没有别的奢望,今后就想当一个身残志坚的女作家。"有一天先进青年曹雁拄着拐来看我,我送给了她两句格言:

  "在人类的历史上成就伟大事业的,往往不是那些幸福之神的宠儿,却反而是那些遭遇诸多不幸而发奋图强、矢志为学的苦孩子。""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是真理!你不相信,我相信。爱迪生遭受了多少苦难,最后成了大发明家。高尔基童年、青年时期什么底层社会都接触了,最后成为大文学家。贝多芬没有考上大学,在爱情上也遇到了不幸,在他成为音乐家之后,又失去了听觉,但他发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以惊人的毅力继续作曲,成为闻名全世界的"乐圣"。可见问题在于发奋图强。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忌乱贵专,忌浮贵深,忌躁贵恒。只要有理想,有抱负,有坚强的事业心,不以个人的得失、荣辱、自家性命为念,敢于向命运和困难,甚至是向失败勇敢地挑战,顽强地战斗下去,百折不回,在人类的事业上,总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要有高尔基所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的精神。过去的属于死神,未来的属于自己。今日之我要和昨日之我挑战,来日之我要和今日之我挑战。要自强不息!

  这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几句话。他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这许许多多发奋图强的青年,不正是当今中华民族的脊梁吗?我们国家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有体现民族之魂的爱国的人民,有民族的脊梁,有摧不垮的青年一代!

  上面我讲了我们青年人勤奋学习的事儿。我还想在各级领导面前为这些青年人说几句话。

  有一次,我在工人夜大讲完课后走出学校大门,已经是近十点钟了。仲夏的夜晚,街灯明亮,皓月当空。人们早已吃完晚饭,回到屋里,上床入睡了。而我们夜大的同学还在学习,他们不怕跑远路,不怕饿肚子,不怕花学费,多可爱的青年啊!

  "李老师,等一等,一块走吧,我想和您聊聊……"我回头一看,是一个厂里的女工,她那朴素的衣着、聪慧的双眸,显示了一种健美的体格与青春的活力。我知道,她已经是一位具有10年工龄的"老"工人了。今年已经26岁,可是学习热情反而更高。她常说:"我们这一代让'四人帮'坑苦了。现在一定要以十倍的精力、百倍的干劲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补回来!"这样,她每周就有五个晚上的业余时间安排在夜大听课,学数学,学文学,每次都学到很晚很晚。她赶上我之后,第一句就说:"最近我又不能听您的课了。"说话间皱起了眉头,"领导说我该倒班了。"我想调整调整,可领导不答应,非要按制度办事。其实有些年岁大的人不一定上夜校,为什么不能灵活灵活,照顾照顾我们呢……""嗯,说得对!"我毫不犹豫地支持了她的想法,然后就告别分手了。当我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却又为她,不,应该说是为像她这样一大批热情、积极、肯学、向上的青年人的业余学习操起心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