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录:李燕杰答《培训》杂志记者问

总有一种方式让你脱颖而出 作者:李燕杰 著


  杰出的教师、培训师是从口才到人才的典型,李燕杰是典型中的典型,即使作为证婚人,他的发言也是那么意味深长--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新娘、新郎:

  大家好,谢谢大家让我当证婚人。在我一生中,没当过主婚人,也没当过证婚人,只当过一次结婚人,今天第一次当证婚人。一切难得的都是珍贵的。

  记得一个年轻人告诉我:

  在世界上,花有的是,能代表爱情与忠贞的并不多,可是玫瑰做到了!

  在世界上,树有的是,能代表坚毅与伟岸的并不多,可是白杨做到了!

  在世界上,人有的是,能够真诚互爱的并不多,可是今天赵思诚和王慕雪做到了,请大家为新郎新娘鼓掌!

  新郎与新娘是天作之合,天作之美,天作之爱。

  请允许我以证婚人的身份证明他们的结合是值得艳羡的,值得祝贺的!

  我证明他们的结合,合情,合相爱之情;合理,合互爱之理;合法,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请大家鼓掌,祝新郎新娘百年好合,爱到永远!

  送上一张条幅--兰芳碧坚。

  祝二位内心世界像兰花一样芬芳,爱情与事业像碧玉般坚毅。

  谢谢!

  带着好奇与仰慕,2007年7月,《培训》杂志社记者陈然采访了李燕杰,以下是记者的提问和李燕杰的回答。

  问:您是中国最早的培训工作者,中国的培训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您能总结一下几十年来的变化特点、时代特征吗?

  答:培训工作属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范畴,它与学历教育并行,是一种比学历更为重要的教育,今后必将有更大的发展。

  从事培训工作,我是最早的。在"文革"中被关入"牛棚",1970年解放带工农兵学员,同时兼任北京各局下属七二一大学教员,如一轻局、二商局、交通局、化工局等,被誉为"七二一大学校长"。

  1977年,我收到青年来信,信中说:"十年'文革',我们失学、失业、失意、失望、失败、失恋、失身、失魂……"这激发了我为青年及青年职工服务的决心,我一方面倡导办民办大学,又为职工办培训讲座,被誉为"培训界跨行业培训第一人"。

  如果要总结这几十年的培训工作,可写一本大书,其中应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才学、成功学、激励学、口才学、营销学等。

  "文革"后,从1977年算起,又是30年了,在这30年中,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977年-1982年,启蒙阶段。

  十年"文革"中,尽管也有培训工作,但是带着枷锁跳舞,从1977年以后人们觉得"百废待兴",所以一些仁人志士开始摸索提高知识、提高素质的方法,一些同志开始与工会、共青团组织结合举办各种培训班、讲座。1978年在北京三里河工人俱乐部创办的培训讲座,是最早的,当时还是启蒙与摸索阶段。

  1982年-1989年,觉醒阶段。

  从1982年十二届一中全会后,中国继续"拨乱反正",不仅迎来一批外国专家,而且我被中央命名为巡回大使,参加中央代表团到海外去演讲。当时,我们发现世界上有许多先进国家,不仅有学历教育,而且十分重视培训教育,比如周末大学、夜大学、函授大学、空中大学以及各种培训组织、远程教育、连锁培训……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我看到这种景象,深感中国培训工作之落后。基于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我开始结合演讲,为各企业讲授培训课程,于1986年认识了飞利浦工业经济总经理狄若毅先生,我请他在首都剧场为北京约400位企业家上课,讲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团队精神、营销促销等,此举被人们称为"中国最早的、不拿硕士学位的MBA班"。

  1990-2000年,兼容并包阶段。

  在这十年中,伴随着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的发展,许多单位在改革开放形势下,纷纷招收大批职工。同时开始大规模地有组织地培训。但企事业单位如何选择培训师,成了一个难题,我因为是最早介入培训的人,所以纷纷约我演讲,并被许多企事业单位聘为顾问、客座教授、培训师等,几乎每天都有培训课,此时,我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而天南,时而地北。

  这时的培训工作中,除我之外,还有美国的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式的培训、日本魔鬼训练营式的培训、德国信息中心、韩国企业培训教练课程,他们给我很多启示。这些培训工作,经常是由台湾、东南亚等地的华人担任,在培训中,往往重器轻道,重术轻魂。

  为此,我着力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培训,既要学习外来的,更要建立自己的体系。

  2001年-2007年,飞跃上升阶段。

  以中为体,以西为用,可能是这一阶段的特点。

  我在这一阶段,曾多次为外企做培训,如:美国的友邦公司、长城饭店、日本的长富宫饭店、韩国的三星集团等。

  还曾到美国、日本等国讲传统文化、企业文化。

  这时,我发现西方人士已经懂得光讲全球化不行,还要讲本土化,只讲国际化不行,还要讲民族化。这时,中国培训机构日益增多,我感到培训事业高潮已经到来,正规培训已经开始,其特点是-- 外国培训界在向中国学习,学中华谋略学、中国传统文化。

  台湾地区的培训师不仅介绍海外企业特点,而且讲国学。国内的培训界从个体到集体,从夫妻店成为培训集团公司,他们的特点是:

  既坚持原则,又不僵化。

  既坚持改革开放,又不自由化。

  既坚持正面培训,又不简单化。

  这时,诸多培训机构领导纷纷找我拜师、求教,并渐渐形成以中为体、以西为用的中国培训新体系。

  他们既有组织,又有教材,而且有独特的理念。

  北京的翟杰、孟昭春、刘景澜、黄海平、黄正彦、黄鹤飞;上海的易发久;南京的马继红;西安的姜岚昕;深圳的安子;青岛的吴燕妮。

  台湾一些常在国内演讲、参与培训的有:

  曾仕强、余世维、陈安之、林伟贤等;又如美国的博恩·崔西来华培训演讲中,也十分重视联系中国实际。

  大家在彼此交流中同台演讲,如长江大河,逐渐汇为大海。

  这一阶段,必将为未来培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需要有人进行全面总结。

  我在地球村已到过680个城市演讲,仅美国就到过48个城市,其中大学就去过80多个,我走得地方越多,越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问:您去过680个城市,83所大学,中、西方的培训情况您都非常了解。请您谈谈目前中、西方培训的异同?答:至于中、西方培训有什么异同?

  我认为,"西"字包括范围太大,从北美到欧洲,有众多的国家,它们一直十分重视培训,我仅就美国、英国、德国说说看法。

  1.以企业培训为例,美国等国提出培训较早,几乎是伴随大型企业诞生之日起,就有培训工作。

  2.它们的培训主要是依靠两种人,一种是企业内部培训师,另一种是社会上的培训机构。

  它们的培训,主要抓技术、技巧,抓激励,抓公关,抓礼仪,抓演讲,抓沟通,对象是加盟商店或加盟小公司,比较务实。

  中国,虽说自古以来就有培养与训练教育,但作为企业培训而言,却是受西方影响。

  前些年,改革初期重在思想道德文化建设。

  如果讲得更抽象些。

  中国重道,西方重器。

  中国重魂,西方重术。

  今后,应道器并重,魂术结合,不宜偏废。

  问:您曾经在欧洲的53个城市作了54场报告,每场内容都不重复,您是如何积累这么多培训内容和经验的?如何保持对培训工作长久的热情?答: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一直倡导大教育论、大文化论、大艺术论、大哲学论、大智慧论。

  我是最早走出象牙之塔的教师之一。

  当我深入到群众中之后,我懂得了:社会上既需要教授,更需要教练,二者应当结合。

  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日常生活中,读万卷书,藏书达35 000册,被评为"藏书状元"。

  行万里路,已到过680个城市。

  交万般友,三教九流都接触过。

  收信15万封。

  一年收贺卡6公斤。

  拜万般师,有点有面。

  除国学、文学、诗学之外,还接触各行各业。

  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

  人生在世,生一日当有一日之勤。

  有了这个基础,才可场场不同。上台之前至少了解听众所需:

  (1)写诗1至2首(2)写书法10余条(3)写哲理散文1至2篇(4)写哲理思辨10至100条问:您总结了目前授课老师有这样几类--经济院校的教授、海外培训师、国内涌现的培训师,您觉得他们各有什么特点?这几类老师在不同的培训发展阶段有怎样的变化?

  答:前些年,受港澳台影响出现的直销培训师,他们主要是激励员工搞好销售。

  (1)国外进口的,有外国人,有华人:

  戴尔·卡耐、拿破仑·希尔、博恩·崔西、安东尼·罗宾、乔·吉拉德、陈安之、曾仕强、余世维。

  他们也互相影响,西方的较系统全面。

  华人的起初较单一,往往是在中外对比中,找到中国之不足,启发中国职工择优而用。

  当前,有明显趋同之势,如江河之交汇。

  (2)国内的,有经院派,多为财经商贸学院的老师。

  如京城四老(说法不一),包括:

  励以宁、周叔莲、吴敬琏、高尚全、肖灼基、宋涛。

  如京城四少:

  魏杰、樊刚、刘伟、钟鹏荣。

  如四个政治导师(均在中央党校):

  赵曜、张蔚萍、周鑫荣、叶笃初。

  还有共和国四大杰出演讲家:

  曲啸、刘吉、彭清一、李燕杰。

  年轻一代:

  易发久、翟杰、孟昭春、李践、程社明、黄海平、姜岗昕、刘景澜、黄正彦、黄鹤飞、李强、王璞、安子、洪玮、吴燕妮、李军华……他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问:您的授课特点是什么?这几十年来,您的授课风格和方式有何变化?您有很多精品课程,您能介绍其中的两门吗?

  答:我的特点是兼收并蓄,兼容并包,所以弟子遍天下。

  我在这30年中已讲过大大小小200个专题。从高校讲到社会,从国内讲到国外,从国营讲到民营,从民营讲到外企。可谓千变万化,但有三条主线:

  一、励志、挖潜,含人才学、成功学;二、演讲口才,含演讲学、教育艺术;三、管理谋略,含传统谋略。

  所谓共和国四大杰出演讲家,我年龄最大。

  我在培训演讲中,有十个之最:

  演讲时间最早:1977年1月25日演讲场次最多:4100场("文革"前的尚未计算在内)演讲城市最多:682座演讲题目最广:200余种演讲书销售量最大:约1000万册演讲后收信最多:15万封演讲后被聘职衔:720个演讲藏书:35 000册演讲中赠书法条幅最多:约为三万条作为演讲家进入名人词典最多:约170余种我的演讲风格,一直在变。演讲培训必须与时俱进!

  另外我认为演讲风格与内容有关:

  最近十年中,我着力研究以下六种学向:

  宇宙全息论;大成智慧论;羲黄文化论;成功谋略论;铸魂艺术论;演讲美学论。这"六论"是我充当培训母机的基础。另外,我正在研究左脑与右脑、智商与情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静态与动态、已知与未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包括它们之间的互动、联动。

  我是研究《易经》的,懂得变易,不易,简易。

  立天之道曰阴阳;立地之道曰柔刚;立人之道曰仁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早期,以激励、挖潜、增志为主。

  中期,以经营管理企业文化为主。

  近期,以智慧创新为主。

  问:您有很多头衔--教育艺术家、点燃心灵之火的人、青年的良师益友、铸魂之师等,您如何看待这些评价的?

  答:我有无数头衔,有据可查的,有证书的约700余种。

  最近美国被内申大学授予名誉校长、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博士,又被授予演讲界终身荣誉奖、培训教育界终身荣誉奖。

  如大师、泰斗、国宝,我都不喜欢,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不够格。我不是大师,是老师。

  青年说:李燕杰是"奔腾5"、"F5"。

  我挺喜欢。

  最近有人说:李燕杰的基础是国学,国学家(包括文史哲)。

  问:您认为目前教育培训市场前景如何?

  答:我认为目前培训可分五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器械式;贸易式;说教式;导师式;圣哲式。当今全球60亿人,需导师、圣哲。

  我们应在培训师中发现高层哲人,以利培训事业发展。

  最后,还想强调:

  大本大元求大智,大爱大美利大成,求真求善又求美,立德立言再立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