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第二节 古代旅游是有权有钱有闲人的活动(十三)

旅游整合世界 作者:伍飞 著


  (7)"大旅游"时代

  17到18世纪是科学文化在欧洲迅速传播的年代,国际间的交流十分密切。旅游活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特性。规模波及全欧洲的"大旅游"不但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同时也为文化和思想在全欧洲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欧洲受过教育的阶级从来没有形成过比这更加世界主义化的社会,他们以法语为通用语言,经常出国游历--这是一个伟大的旅行时代--特别是在18世纪上半叶战争不甚频繁期间"(《西方旅游史》)。

  1713年的《乌得勒支条约》开始了欧洲相对平静的时期,大陆重新对旅游者开放。许许多多年轻人开始在全欧洲旅游并且发现它的奇迹:阿姆斯特丹、凡尔赛、佛罗伦萨,尤其是罗马。这个时期,欧洲各个国家的贵族青年,带着一位仆人或指导他们行为和学业的家族教师,到国外去旅游一两年,成为一种时尚。

  "大旅行是年轻贵族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全体欧洲贵族才分享同一文化。让·雅克卢梭在谈到必须结束国际冲突时说:'都是欧洲人,都有同样的趣味、同样的热情、同样的生活方式。'不管是法国国籍,还是德国国籍,还是其他国籍,政治家和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意识到自己是欧洲人。"(《西方旅游史》)

  卢梭也是"大旅游"的倡导者,他认为回到自然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他自己也经常去欧洲其他国家徒步旅行。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大众旅游兴起之前,大旅游作为教育年轻人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欧洲就非常受欢迎。欧洲人素有"旅游育人"和"旅游培养下一代"的说法,所以年轻人去旅游的目的是学习新语言,发现新习俗,抑或熟悉美术和礼节。

  18、19世纪,大旅游在欧洲各地都非常普遍,其中尤以英、德、俄、北欧国家等地的人出游最为常见。这种旅游活动并且成为当时培育未来行政人才及政治领袖的一个重要方式。旅游者们大都怀着一颗对古典文明和现代文化的崇敬之心,踏上"大旅游"之路。他们一边游历大川、名山、古城,一边学习语言、文化、艺术、社交礼仪和风俗人情,日来夜往,走走停停,从一地到另一地,视野不断地开阔,思想不断地丰富。

  英国科学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论旅行》是当时脍炙人口的作品。我们不妨看看其全文:

  "对于年轻人,旅游是一种教育的方式。而对于老年人。旅游则构成一种经验。

  当你不懂一国语言时,就可以旅行到那里去学习。假如一个年轻人在旅行中。身边有一个了解别国语言和风情的向导,那对他将是大有助益的。否则,他就可能像只蒙着头的鹰,很难说会看到什么了。

  在海上旅行时,尽管除了天就是海,航海家却总要写航行日记。而在陆地上,尽管有许多层出不穷够新奇的事物,人们却常常忘了写日记。这是很奇怪的,难道一览无余的东西倒比应该认真观察的东西更值得记录吗?所以在旅行中,日记是应该坚持写的。

  在一个地方旅行时,要注意观察下列事物:政治与外交,法律与实施情况,宗教、教堂与寺庙,城堡、港口与交通,文物与古迹,文化情况,如图书馆、学校、会议、演说(如果碰上的话),船舶与海军,雄伟的建筑与优美的公园;军事、兵工厂,经济设施,体育,例如骑术、剑术、体操等等,以及剧院、艺术品和工艺品之类。留心观察一切值得长久记忆的事物,并且访问一切能在这些方面给你以新知识的老师或人们。相对而言,有些典礼、闹剧、宴会、红白喜事等热闹一时的场面,倒不必过于认真,当然也不应忽略不顾。如果一个年轻人想通过一次短促的旅行迅速得到一些知识的话,以上所谈的方法是可以借鉴的。

  为了达致这一目的,他就必须通晓所去国的语言,还要找一个熟悉国情的向导,带上介绍该国情况的书籍、地图,坚持写日记。在每一地逗留时间的长短,要根据提供知识的价值来决定。但最好不要逗留过久。在一地住下时,如果可能,最好能经常换换住所,以便更广泛地接触社会。

  在交际方面,不要只找熟识的同乡,要设法接触当地的上流社会和人士,以便在必要时能获得他们的帮助。如果能设法得到各国使节之秘书的交往和友谊,那就还能得到许多不同国家的知识。

  在旅行时还可以去拜访一下当地有名望的贤达人士,以便观察一下他们的实际与所负的名望是否相称。但千万要注意避免卷入纠纷和决斗。这种决斗的原因无非是由于争夺情人、位置、荣誉或语言冒犯而引起的。为了避免发生纠葛,在待人接物上就必须谨慎,尤其是在和那种性情鲁莽之徒来往时更要小心,因为他们总是乐于招惹是非的。

  旅行者回国以后,不要把已游历过的国家全然抛在脑后,而应当继续与那些新认识而有价值的人保持联系。再者,他的游历应表现在他的言谈中,而不要过分表现在异国装束和仪态上。在人们问及旅行情况时,最好只作为一个答问者而不要作为一个夸耀者。而且应该做到在别人看来,他并不是在用外国的风俗改变本国的风俗,而只不过是把他在国外所学到的精华移植到本国的习俗中而已。"18世纪中叶,由于西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欧洲还出现了科学考察旅行和带有掠夺性目的的探险旅行。如英国就曾为掠夺殖民地,组织了多次探险旅行队,其中包括自然科学工作者,对航海路线、动物、植物和地质进行研究。以库克船长为首的探险队,曾进行了3次环球航行。达尔文在航行过程中通过在南美的实地考察,找到了物种起源的解释,创立了伟大的进化论学说。这一时期具有科学意义的旅行,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影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