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十一 陕西来信

唐门诡 作者:漫听雷


  “喜从何来?”唐糊迷一愣,心想,唐家已是倒霉透顶,还会有什么喜事?

  “回少爷,陕西来信了。”魏老妈子近前一步,笑盈盈道,“陕西赵府来信了。”

  “陕西来信?”唐糊迷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是啊,少爷,请看。”紫嫣怀里抱着一只信鸽,来到唐糊迷面前,“您的大喜事来啦!呵呵呵……”

  魏老妈子道:“怎么,少爷忘记了?唐家与陕西赵家意欲结为秦晋之好,早就订有婚约的,今日飞鸽传书,当是此事吧。”

  “这……”唐糊迷略一迟疑,“唐家变故太多,这亲事还是暂时辞退为好。”

  “哎,少爷。”胡半仙用手拍打一下唐糊迷的胳膊,“切记,不可躁动。事情尚未弄明白呢,岂可武断?三思而动,切记,切记!”

  听胡半仙之言,唐糊迷心里一阵自我埋怨:是啊,自己这鲁莽脾气怎么改不了呢?胡半仙刚才还说“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呢,咋就忘了?

  魏老妈子道:“少爷,我们只是猜想,这信还没有看呢。”

  紫嫣到椅子上坐下,把鸽子腿上的小纸卷解下来,递给唐糊迷。

  纸卷很小,为了防湿,外面用蜡封了,严严的,不漏一点空隙。

  唐糊迷轻轻启开蜡封,慢慢展开纸卷。

  为方便鸽子携带,纸张很小,字数也不多,只有区区二十多个蝇头小字:“唐老爷如晤:期届婚盟之约,望府上速派队伍前来迎亲。见面详叙。”

  唐糊迷持信在手,一片茫然。唐赵两家早有婚约,唐糊迷是知道的,没想到这婚期来得如此之快;再者说了,唐家多有变故,这婚事是不是该当别论?

  看唐糊迷犹豫不决,魏老妈子试探着问道:“少爷,怎么了?”

  “唉,赵家要我们速去迎亲。”唐糊迷无奈地摇了摇头,把信递给魏老妈子。

  “我识字少着呢,紫嫣看看。”魏老妈子把信塞到紫嫣的手里。

  “呵呵,嬷嬷,我们还真猜着了,少爷要当新郎倌了。”紫嫣小声咕哝着读一遍,笑道,“恭喜少爷,贺喜少爷!”

  “赵家不晓得唐家的变化,还是修书一封,把这亲事辞退了吧。”唐糊迷道,“何况家务繁杂,我也没那心思。”

  魏老妈子静静地站着,仿佛有什么心事,并没有言语。

  “哎,少爷此言差矣。”胡半仙一旁插嘴道,“男婚女嫁乃人之常情,虽说诸事冗杂,但也不能迟滞。况且,近一年来府上有些阴郁,今结婚喜庆一番,冲一冲喜,岂非好事?”

  “是啊,冲喜一下,再好不过了!”魏老妈子笑着说,“打从老爷过世,唐府就一直为阴气积蔽,难得见到一张爽朗的笑脸。今儿给少爷操办喜事,全府上下高兴高兴,除一除秽气。”

  “是啊,少爷,我们都等着喝喜酒呢!”紫嫣也劝说。

  “这……”唐糊迷不知如何是好,他感觉那门亲事不是自己的,只是先父的遗愿,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少爷,未弄清对方之前,不要急于落子。”胡半仙又说起那句话,“要不,先派人去一趟陕西,弄清原委,再做打算不迟。”

  “是啊,胡先生所言极是,要不,派伙计们去一趟。少爷,陕西远吗?”紫嫣问道。

  “那赵家老爷是陕西渭南人氏,离咱们这儿远着呢!”魏老妈子说道。

  “唐府到渭南一千三百多里路呢,快马加鞭也要七八天的工夫,一来一回至少半个月。”唐糊迷道,“万一碰上风雪天气,恐怕要更长时日。”

  “出门走,三六九。今天腊月初二,明天初三,是出行的好日子,少爷可派人前去,小年前便能回来。”胡半仙说道。

  “好吧,我累了,事情暂且这样,容后再说。”唐糊迷想一个人安静一会儿,他取了信,出厅堂回到睡房里。

  躺到炕上,唐糊迷少不了冥思苦想起来。是啊,出门容易,可府中那么多的事情怎能放心呢?他并非牵挂府中财物,而是那些萦绕心头的谜团,譬如那口深井、祠堂、旧城墙……

  把这些告诉魏老妈子与紫嫣,让她俩替自己注意这些未解之谜?不行!那样岂不被她们洞穿自己的秘密? 更况,万一她们行为败露,岂不打草惊蛇,坏了好事?

  想得太多,唐糊迷昏昏沉沉,不知不觉睡去。

  ……

  “少爷,少爷,吃晚饭了。”外面是紫嫣“笃笃”的敲门声。

  “知道了,马上过去。”朦胧中,唐糊迷应答着,隐约感觉有什么东西自枕头上滑落。

  天色已黑,北风的呼啸不时传来,这个冬天真冷啊。

  黑暗中,唐糊迷摸索着点燃蜡烛,长长地打个呵欠,睁开眼睛。

  纸条,是一张纸条!那纸条质地细腻而润泽,是南方的竹纸,上面写:“尽可悉心奔赴陕西,府中之事,无须多虑。看完烧毁。”唐糊迷把纸条读完,暗自吃惊,早有人看透了自己的心思。

  唐糊迷把纸条放到蜡烛上引燃,“呼”一下,纸条现出一个“唐”字,化为灰烬。

  黑影人,一定是黑影人又来过!惊惧之下,唐糊迷全身打个冷战:这么说,那黑影人现正在府中?

  唐糊迷迅速翻身下炕,来到院里。他在府院内四处搜寻着转了一遍,又到祠堂里察看一番,并不见黑影人的踪迹。

  难道黑影人又由那口深井溜走了?唐糊迷提着灯笼来到竹林的深井旁仔细地看了看,沙土依旧,并不见半个脚印。

  咦,奇怪!那黑影人既不在府中,深井旁又不见踩踏的痕迹,难道他会插翅飞走不成?

  除唐糊迷外,陕西来信的消息,只有三人知道——魏老妈子、紫嫣、胡半仙,难道那纸条是他们三人之中的一人所为?不可能啊,他们有话直说就行,何必如此偷偷摸摸、神神秘秘呢?难道说陕西来信是黑影人伪造的,所以他知道信的内容?也不可能啊,既是伪造书信,他何必再留下一张纸条,这不是画蛇添足吗?看来,暗地里始终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唐府。

  唐糊迷睡不着,想了大半夜,既然“万般皆造化,半点不由人”,那就随它去吧,先赴陕西一趟再说。想到此,他闭上眼睛,“呼噜噜”一觉睡到天光大亮。

  翌日清晨,用罢早饭,唐糊迷把紫嫣与魏老妈子叫到厅堂:“魏嬷嬷,紫嫣,赴陕西之事,我已想好了,今儿就走,家中诸事,烦劳二位,拜托,拜托!”

  “少爷主意已定?”魏老妈子问道。

  “是的,主意已定,马上出发。”唐糊迷果断地说。

  “少爷,如此仓促,这迎亲的队伍还没准备好呢!”紫嫣着急道。

  “迎亲的队伍?哈哈哈哈……”唐糊迷大笑起来,“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去迎亲?”

  “少爷既是不想娶亲,又何必前往渭南呢?飞鸽传书,言明意旨,岂不更好?”魏老妈子道。

  “哎,嬷嬷,唐府的变故渭南那边是不知道的,今儿我带领队伍前去迎亲,万一赵家悔亲,可如何是好?我要放空回来,岂不让天下人耻笑?”唐糊迷接着说,“昨晚我也想过,修书一封,把唐家的情况说明一下——可赵家会相信吗?他们会以为唐家悔约呢!这岂不伤害唐赵两家多年的交情。”

  “那……少爷的意思是?”紫嫣问道。

  唐糊迷看了她俩一眼:“所以说,家中事务拜托你们二位,我亲自去一趟赵家,把唐家的现状挑明,如果赵家愿意,我就迎娶新娘过门;如果他们悔亲,就此了断,我再回来也罢。此等之事,不当面锣对面鼓地说个透彻,如何放心得下呢?”

  “少爷说得是。”魏老妈子点点头,“不过,唐赵世交,想那赵家必也通情达理,不会做过分之事。”

  “人心叵测,世态炎凉,这也难说,白眼狼多着呢。”紫嫣说道,“还是谨慎提防些才是。”

  “好吧,府中事务,你们就多多操心些吧。”说罢,唐糊迷步出厅堂,来到马厩,牵马出了府门。

  “少爷,等一等。”魏老妈子追赶上来,“此去渭南千里之遥,少爷单人独马,我们如何放心得下,带上两个伙计岂不更省心些?”

  “哎,人多了反而招眼,更易引贼上身,还是我一人方便。嬷嬷放心便是,此乃太平治世,不会有事。”唐糊迷在马鞍上摆了摆手。

  “少爷,要不要再带些银两、铜元?”紫嫣跟出来,“一路可要小心呐!”

  “好了,不要再婆婆妈妈的,该捎带的东西全备齐了,你们回去吧!”

  一路前程未卜,唐糊迷一挥手,打马而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