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专题论文

论唐代科举制的匡时济俗功能(六)

隋唐历史文化续编 作者:郭绍林 著


  六、社会方面

  1.关于协调社会关系

  社会由各种成份的人员构成,性质不同,利益不同,对社会带来的后果也不同,国家需要对他们加以控制,并协调他们的关系。古代把社会成员分为士农工商四民,如何让他们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在科举考试中也得到反映。贞元十六年(800),进士策问第一道说:"《周礼》:'庶人不畜者祭无牲,不耕者祭无盛,不蚕者不帛,不绩者不縗。'皆所以耻不勉,抑游惰,欲人务衣食之源也。然为政之道,当因人所利而利之。故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由是农商工贾,咸遂生业。若驱彼齐人,强以周索,牲盛布帛,必由己出,无乃物力有限,地宜不然,而匮神废礼,谁曰非阙?且使日中为市,贸迁有无者,更何事焉?"考生白居易对策说:"夫田畜蚕绩四者,土之所宜者多,人之所务者众,故《周礼》举而为条目,且使居之者无游惰、无堕业焉。其馀非四者虽不具举,则随土物生业而劝导之可知矣。非谓使物易业,土易宜也。……若谓其驱天下之人责其所无,强其所不能,则何异夫求萍于中逵,植橘于江北?反地利、违物性孰甚焉!岂直易俗失宜,匮神废礼而已。且圣人辨九土之宜,别四人之业,使各利其利焉,各适其适焉。犹惧生生之物不均也,故日中为市,交易而退,所以通货食,迁有无,而后各得其所矣。"(《白居易集》卷30)

  宝历元年(825),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策问说:"四人混处,迁于异物,历代以降,皆所苦患。士本于儒,而有诡道之行;农尚笃固,而多捐本之心;工缮用物,而作雕磨之器;商通有无,而赍难得之货。思矫其弊,必有其术。"(《唐大诏令集》卷106《政事·制举》)考生舒元褒对策说:"今士之为儒非不强学,而有诡道之行者,其弊自陛下亲巧谀而疏鲠直也。农人之业非不笃固,而多捐本之心者,其弊自陛下嗜珍味而恶菲薄也。工人之艺非不专,而作雕磨之器者,其弊自陛下厌朴素而尚淫巧也。商人之利非不多,而赍难得之货者,其弊自陛下贵珠玉而贱布帛也。"只要皇帝"斥巧谀,则士无诡道之行矣。绝珍味,则农无弃本之心矣。碎淫巧,则工无雕磨之器矣。贱珠玉,则商无难得之货矣。矫弊之术,其在此乎!夫矫弊在先原其本,然后责其末"。具体地说,"制士人之禄使稍优,宽农夫之税使加薄,酬工人之庸使当直,来商人之货使其通,如此自然各修其业矣"。(《文苑英华》卷490)

  社会成员又分为世俗人和宗教徒两类。武则天利用佛教制造舆论,得以改朝换代,佛教势力趁机急剧增长。这和国家的利益产生矛盾冲突。如何控制佛教的发展,成为执政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长寿三年(694),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策问第二道即就这个问题征求考生的意见,说:"自周星攒耀,汉日通辉,象教(佛教)聿兴,苾蒭(比丘)郁起。眷兹和众,因果为先,伊此法门,栋梁攸属。我皇光膺天授,托降阎浮(武则天被佛教徒说成是居住在兜率天的男性菩萨弥勒,由佛授记未来成佛,先降生到地处南阎浮提的中国当皇帝),弘八解之要津(达到解脱境界的八正道),启四禅之幽键,济含生(众生)于彼岸,证圆果(证得佛果即圆满、寂静,不生不灭)于中天。绀宇(佛寺)巍巍,缁徒(僧人衣服为黑色)翼翼,莫不誉高澄、什(十六国时期高僧佛图澄、鸠摩罗什),声重安、远(东晋高僧道安、慧远),振三翻于辨囿,悟两谛(佛教道理真谛、俗谛)于谈筵。飞锡(锡杖)烟蒸,乘杯雾委,兰艾(兰花是香花,艾蒿是杂草)因而或揉,玉石由是难甄。迹虽选于玄关(已加入佛教),名乃编于白屋(白屋是世俗贫寒人的房屋)。若欲令沙汰,促以金科(国家的宪章),将恐乖智海(指佛教)之弘规,匪提河(指佛教)之遗范。然则经行之所,在释氏而含容;朱紫分区,谈王化而期切。施张之术,去就何从?"(《文苑英华》卷479)考生薛稷对策说:"善本无生,兹缘常寂。舍身舍智,涅槃之行可观;不动不定,般若(佛教智慧)之名已立。尊容圣质,剖碧玉而恒传;宝相灵模,镂紫金而尚在。运二仪(天地)而回掌,巍乎宝力;极万物之濡足,皇矣能仁(能仁是释迦牟尼的异译)。是以付受有归,郁兴尊纪。知来之鉴,远明于万劫(极长的时间);祚圣之符,大启于九部。始则江汉广被,终以关河积学,由是名僧辈出,贤众肩降。道行息心(原作於,据《登科记考》卷三校改),顾澄、什而服侣;戒梵禅结,视安、远而俯孩。虽葱岭(帕米尔)茄蓝(伽蓝,即佛寺),涉流沙而西极,白木聚落,浮涨海而东驰,圣教之兴,为期为感(原注:此句疑)。但敬重坚固,有悲忍之大权;循习护持,有烦恼之深浅。物情以之勤切,俗慕由是恳到。苟求利养,或滋贪浊,滥名窃服,行伪学非。鱼目叨珍(即鱼目混珠),遂入摩尼之宝(摩尼珠);乌鹊借类,便假伽蓝之翼。谓宜宥而勿罚,限其自新。卷迹缁林之游,反服白衣之役,则慜愚受智,宽令四飞,辨是决嫌,浮食一变。九色扬翰,不谬于楚鸡;六管流声,岂混于齐士(用滥竽充数典)。庶人无量,在释典而虽弘;出家有限,凭国经而必恪。维摩之入诸必(原注:疑作心)藏,尚为居士之身;菩萨之惠其神通,由持在家之诫。未亏平等,何妨慎择。"(《文苑英华》卷479)由于当时佛教几乎为全社会所信奉,因而这份答卷先说了佛教很多好话,再说到让那些滥竽充数、鱼目混珠者还俗,以减少逃避赋税徭役的惰游之辈,提倡当居士,在家出家。

  2.关于移风易俗

  宝历元年(825),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策问说:"夫礼乐刑政,理之具也。礼乐非谓威仪升降,铿镪拊击也;将务乎阜天时,节地财,和神人,齐风俗也。刑政非谓科条章令,繁文申约也;将务乎愧心格耻,设防销微也。必有其论,何方致之。"(《唐大诏令集》卷106《政事·制举》)考生舒元褒对策说:"礼乐刑政,理天下之本也。……安上理人,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希望皇帝"举三代礼乐而行之,而不以行声之为贵,则可以阜天时、节地利、和神人而齐风俗"。"刑政者,国家之大典。……以一人而齐天下,能用之者则理,不能用之者则乱。刑设而不犯,画一之谓也。政立而不易,必行之理也。然后能去奸宄,惩暴乱,而养育黎人也。"(《文苑英华》卷490)

  以上这些内容,到底有哪些被当局采纳而付诸实施,现在只能就明显的现象加以判断,如:武则天选择洛阳为上京,朝廷对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采取求同存异的态度,不采用过时的井田制方案来解决现实中的土地分配问题,不效法管仲的寓军令和主父偃的推恩策,对关市讥而不征,在一定程度上用较为合适的标准和方式选拔人才,有区别地处理同周边民族的关系,限制佛教的过分发展等等。有些内容难以付诸实施,或者难以长期奏效,如恢复府兵制,解决官吏的贪鄙和渎职,制止土地兼并,减轻民众的赋税徭役负担,解决惰游人员的增加,消除宦官执掌军权和专擅朝政的现象,改善社会治安,改变皇帝亲奸佞、远贤能的做法等等。所以如此,是由于有的内容本身并不正确,有的内容受到复杂严峻的客观条件和统治阶级自身的狭隘性自私性的制约。尽管这样,一些老话题不断地出现在科举考试中,总还是能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不至于让人们忘记现实中的问题,更不至于粉饰现实,而沉醉在歌舞升平的假象中。因此可以说,唐代科举考试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性质和风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