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补录论文

唐五代牡丹诗词译注(十)

隋唐历史文化续编 作者:郭绍林 著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市)人。唐懿宗咸通十年(869)进士,当过礼部郎中。著有《司空表圣文集》十卷,《全唐诗》存诗三卷。

  牡丹

  得地牡丹盛,晓添龙麝香[1]。主人犹自惜,锦幕护春霜。

  《全唐诗》卷632

  注释:[1]龙麝香:龙脑香、麝香,都是气味浓烈的香料。

  今译:牡丹得到适宜的地脉,茂盛无比,/早晨更添了麝香般的气味,阵阵扑鼻。/主人担心春寒会伤害花朵,/用锦缎做成帐幕来隔绝霜气。

  乐府

  五更窗下簇妆台,已怕堂前阿母催。满鸭香薰鹦鹉睡,隔帘灯照牡丹开。

  《全唐诗》卷633

  今译:天还没亮,赶紧凑在窗户下梳妆,/害怕婆母在堂前催促自己起床。/鸭形香炉熏得鹦鹉还在睡觉,/灯烛光照着帘子外的牡丹开放。

  红茶花

  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牡丹枉用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

  《全唐诗》卷633

  今译:诗人们见到象样的景物就随口胡夸,/可曾为欣赏高雅的风韵而赞美红茶!/牡丹算是白费了春天的气力,/和红茶花相比,也算不上什么奇葩。

  韦庄

  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人。屡试不第,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近花甲才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依四川藩镇将领王建(同本书前面选诗的王建不是一人),任掌书记。唐亡,王建建前蜀政权,韦庄任宰相。韦庄不但能诗,还善填词。有《浣花集》。

  白牡丹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1]。昨夜月明浑似水[2],入门唯觉一庭香。

  《全唐诗》卷700

  注释:[1]陌:道路。傅粉郎:以粉涂面的青年男子。傅:敷。[2]浑:简直,几乎。

  今译:闺房里装扮一新的年少娘子切莫妒忌,/道路上满脸抹粉的得意郎君应有愧意。/昨夜庭院中溶溶月色透明似水,/白牡丹混同月光难辨,但觉香气扑鼻。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县)人。唐昭宗大顺二年(891)进士及第,任宣州(驻今安徽宣城)节度使幕府从事,在出使宣武镇(驻今河南开封市)节度使朱全忠后,因原主被杀,遂留朱全忠处。去世旬日前被授官主客员外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一说后梁开平元年(907)去世。有《唐风集》。

  中山临上人院观牡丹寄诸从事[1

  ]闲来吟绕牡丹丛,花艳人生事略同。半雨半风三月内,多愁多病百年中[2]。开当韶景何妨好[3],落向僧家即是空[4]。一境别无唯此有[5],忍教醒坐对支公[6]!

  《全唐诗》卷692

  注释:[1]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一带。临上人:法名叫做临的和尚。从事:州郡长官及节度使、观察使幕府的佐吏。[2]百年:人的一生。[3]韶景:春景。[4]空:佛教所说宇宙万象的本体,即真如佛性。[5]境:佛教所说的外境,指宇宙各种现象。[6]忍:岂忍。支公:前代高僧支道林(即支遁),此指临上人。

  今译:我趁着闲暇绕着牡丹丛吟哦诗歌,/觉得花草和人生实际上相差不多。/三月里开花又是刮风又是下雨,/一辈子度日不是发愁就是身染沉疴。/花开在融融春景中当然不错,/花谢僧家即知空无自性的因缘和合。/这一外境只有这里独家拥有,/供给高僧对坐观悟,仔细琢磨。

  郑谷

  郑谷(约851-约910),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市)人。唐僖宗光启三年(887)登进士第,当过县尉、摄京兆府参军、右拾遗、左补阙,终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全唐诗》编诗四卷。

  牡丹

  乱前看不足[1],乱后眼偏明。却得蓬蒿力[2],遮藏见太平。

  《全唐诗》卷674

  注释:[1]乱:指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2]却得蓬蒿力:蓬蒿:蓬草、蒿草之类的杂草。唐昭宗乾宁三年(896),郑谷随从御驾避难华州(今属陕西),寓居云台道舍。约天复三年(903)归隐老家仰山东庄书堂。

  今译:我在兵燹动乱前没把牡丹看足,/兵荒马乱之后偏偏有了眼福。/归隐偏僻山乡,触目杂草丛生,/倒让牡丹安宁生长得到掩护。

  街西晚归[1]

  御沟春水绕闲坊,信马归来傍短墙。幽榭名园临紫陌[2],晚风时带牡丹香。

  《全唐诗》卷675

  注释:[1]街西:长安城朱雀街西。[2]紫陌:京都的道路。

  今译:皇宫中流出来的渠水绕过幽静的里坊,/我骑马归来,沿着里坊的矮墙。/临近大街有多少著名的园林台榭,/晚风吹过,带着阵阵牡丹清香。

  题慈恩寺默公院[1]

  虽近曲江居古寺,旧山终忆九华峰[2]。春来老病厌迎送,翦却牡丹栽野松。

  《全唐诗》卷675

  注释:[1]默公:法名处默的和尚。[2]九华峰:即九华山,在今安徽青阳县南。

  今译:你虽在曲江北面的慈恩寺相伴着暮鼓晨钟,/却一直怀念遥远的故山九华峰。/春天到来你年迈多病懒得迎来送往,/干脆剪掉院子里的牡丹,种上青松。

  下第退居二首(其二)

  未尝青杏出长安,豪士应疑怕牡丹。只有退耕耕不得,茫然村落水吹残。

  《全唐诗》卷675

  今译:来不及品尝新杏的滋味,便离开长安,/长安的豪士大概以为我害怕看见牡丹。/进士落第后退耕家园却不能耕田,/村庄旁大片积水被风吹得波纹扩散。

  牡丹画堂帘卷张清宴,含香带雾情无限。春风爱惜未放开,柘枝鼓振红英绽[1]。

  《全唐诗》卷677

  注释:[1]柘枝:舞名,从中亚石国(以今塔什干为中心的粟特胡人政权,昭武九姓之一)传来,舞蹈时以手鼓伴奏。

  今译:华丽的厅堂卷起朱帘摆上酒宴,/只见庭院牡丹含香带雾情意无限。/春风舍不得让它们一下子开遍,/只好用柘枝舞的急促鼓声催它们露面。

  李咸用

  李咸用,祖籍陇西。习儒业,久举进士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唐末乱离,仕途不顺,寄居庐山等地。《全唐诗》存诗三卷。

  远公亭牡丹

  雁门禅客吟春亭[1],牡丹独逞花中英。双成腻脸偎云屏[2],百般姿态因风生。延年不敢歌倾城,朝云暮雨愁娉婷[3]。蕊繁蚁脚粘不行,甜迷蜂醉飞无声。庐山根脚含精灵,发妍吐秀丛君庭。湓江太守多闲情[4],栏朱绕绛留轻盈。潺潺绿醴当风倾,平头奴子啾银笙。红葩艳艳交童星[5],左文右武怜君荣。白铜鞮上惭清明[6]。

  《全唐诗》卷644

  注释:[1]雁门禅客:东晋僧人慧远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县附近)人,入庐山长期居住东林寺,人称远公。唐代净土宗成立后,尊奉他为初祖。禅客:僧人。吟春亭:即诗题所说远公亭。[2]双成:姓董,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偎:紧贴,挨近。云屏:云母屏风。[3]娉(pīng)婷:姿态美好。[4]湓(pén)江太守: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刺史,州称郡,刺史即称太守。湓江:又称盆水,发源于江西瑞昌县西清湓山,东流经九江城下,北入长江。[5]交童星:目光交错、聚集。童同瞳,眼珠,转动时如同星宿闪光。[6]白铜鞮(dī):南朝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襄阳)童谣有"襄阳白铜蹄"语,梁武帝据以改制为歌曲。唐诗中多作"白铜鞮"。李白《襄阳歌》:"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此歌曲遂与游乐之地联系在一起,指繁华胜地。清明:指牡丹花的清纯亮丽。

  今译:牡丹盛开在东林寺远公吟春亭的周遭,/百花开遍春夏秋冬,只有它独领风骚。/花枝招展,生出千姿百态,楚楚动人,/像双成的脸蛋儿挨着屏风无比妖娆。/李延年不敢再歌唱妹妹倾城倾国,/巫山神女惆怅自己算不上美丽苗条。/花粉浓密,粘得蚂蚁不能动弹,/花蜜香甜,醉得蜜蜂来去悄悄。/是天地把灵气锺集在庐山山坳,/如此美丽的花朵才在这里扎下根苗。/江州刺史赏花的兴致实在高昂,/围起朱栏张起绛帐,锁定一片芬芳。/醇厚的美酒对着春风开怀痛饮,/机灵的僮仆用银笙吹出动听的乐章。/美艳的红花吸引来所有的目光,/文武官吏都羡慕它受宠不同寻常。/游乐胜地的一切花草都自惭形秽,/比不上牡丹这份纯净、亮丽、馨香。

  牡丹

  少见南人识,识来嗟复惊。始知春有色,不信尔无情。恐是天地媚,暂随云雨生。缘何绝尤物[1],更可比妍明。

  《全唐诗》卷645

  注释:[1]绝:没有。尤物:珍贵的物品。

  今译:南方人没几个认识牡丹,/一认识便会啧啧惊叹,/这才知道春天多么美丽,/不信你还会麻木冷淡。/它恐怕是造化的掌上明珠,/随着风飘雨洒而暂且露面。/否则为什么再不出好景物,/同它一样妩媚鲜艳!

  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 得春字

  若比众芳应有在,难同上品是中春。牡丹为性疏南国,朱槿操心不满旬[1]。留得却缘真达者,见来宁作独醒人[2]。鹤林太盛今空地[3],莫放枝条出四邻。

  《全唐诗》卷646

  注释:[1]朱槿:木槿别种,又名扶桑、日及。树叶深绿,花色深红,花期不满十天。[2]《楚辞·渔父》: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3]鹤林:释迦牟尼灭度时,娑罗双树一时开花变白,如鹤群居,故称鹤林。后常用以指寺院。

  今译:如果同百花相比,杜鹃花也还数得上,/同上等春花牡丹相比,便只能退让。/牡丹害怕阴雨烈日,不适宜南方生长,/扶桑红花只开十来天便会落光。/只有达观的高僧能把杜鹃花留在寺里,/我们也见到,难道高僧还是独醒模样。/偌大的寺院里到处都是空地,/别把杜鹃花移植出外,传到四面八方。

  陈标

  陈标,唐穆宗长庆二年(822)进士,官至侍御史。

  僧院牡丹

  琉璃地上开红艳,碧落天头散晓霞。应是向西无地种,不然争肯重莲花[1]。

  《全唐诗》卷508

  注释:[1]印度佛教认为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保持洁净,因而以莲花为喻,倡导僧俗处于污浊红尘,要按照佛教的正道修行,由染转净。著名佛经有称为《妙法莲华经》的。

  今译:寺院净土上红牡丹开得密密麻麻,/好像天空蒸腾出灿烂的朝霞。/总是西方极乐世界没地方种植,/要不然佛教为什么偏偏看重莲花!

  蜀葵

  眼前无奈蜀葵何,浅紫深红数百窠。能共牡丹争几许,得人嫌处只缘多。

  《全唐诗》卷508

  今译:眼前有浅紫深红的蜀葵好几百棵,/那样子和备受宠爱的牡丹相差不多。/真可惜偏偏得不到人们的爱怜,/就因为到处都是,容易获得。

  翁承赞

  翁承赞,字文尧,自号狎鸥翁,福州福唐(今福建福清县)人。唐昭宗乾宁三年(896)进士及第,次年擢博学宏词科。任京兆府参军、左拾遗、户部员外郎。入后梁,任谏议大夫、福建盐铁副使。拜相,未及就职而卒。

  万寿寺牡丹[1]

  烂漫香风引贵游,高僧移步亦迟留[2]。可怜殿角长松色,不得王孙一举头。

  《全唐诗》卷703

  注释:[1]万寿寺:原名永泰寺,唐宣宗即位之初(846)改今名,在长安朱雀门街西第四街长寿坊。[2]迟留:流连不去。

  今译:花色烂漫,香气弥漫,引来游人结伴,/六根清净的高僧也禁不住徘徊顾盼。/可怜殿堂旁边四季常青的松树,/引不起公子哥儿们稍稍抬头观看。

  擢探花使三首(选二)

  洪崖差遣探花来[1],检点芳丛饮数杯。深紫浓香三百朵,明朝为我一时开。

  探花时节日偏长,恬淡春风称意忙。每到黄昏醉归去,纻衣惹得牡丹香[2]。

  《全唐诗》卷703

  注释:[1]洪崖:神仙名。探花:长安新及第进士在杏园宴集,称探花宴。其中少年英俊者二人选为朱雀门东西二街探花使,如他人先折回牡丹、芍药,二人则受罚。[2]纻衣:苎麻衣。

  今译:神仙派遣我奔赴四处把名花探采,/汇集到探花宴上让同年们畅饮开怀。/到明天我行使职责的时刻,/喝令深紫香花三百朵一齐绽开。

  我当上及第进士探花使,春日已变长,/在淡淡的春风中去街区折花奔忙。/每天黄昏喝得醉醺醺才离开宴席,/我的粗布衣服上沾带着牡丹的芳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