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通论

隋唐五代河南的教育和科举·科举(二)

洛阳隋唐研究(第二辑) 作者:郭绍林 主编


  二、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和方法

  1.进士科考试的内容和方法

  唐朝建立后,承隋旧制,进士科的考试和明经科一样,只考策问,后来逐渐发生变化。进士科起初只考时务策五道,贞观八年(634)加读经史各一部,其考法与时务策同,属于问答题。调露二年(680),主考官刘思立奏请进士科、明经科皆加帖经,进士科再加杂文。到神龙元年(705),进士科确定为三场试。帖经有时作为第一场,有时第二场。帖经属于填空题,比明经科分量小、要求低,考试方法一样,由考官用纸片遮住所考儒家经书的几个字,让考生答出何字。起初帖一部小经,包括经文和注疏,答对六成以上,并帖《老子》正文和注疏,答对三成以上,算作及格。开元二十五年(737)规定,进士科依明经科例,帖一部大经,答对四成为及格。杂文有时作为第二场,有时第一场,所作诗赋以"华实兼举"(《大唐六典》卷四,日本广池本,1973)、"洞识文律"(《大唐六典》卷二)为通。第三场试时务策,一共五道题,比明经科多两道,要求也高一些,以"义理惬当"(《大唐六典》卷四)为通。每场考试限定在一天的两个卯时之间,即清晨五点钟至七点钟开始发放试卷,傍晚五点钟至七点钟收回试卷。如果考生不能按时交卷,允许延长时间,以燃完三支蜡烛为限。

  自开元二十五年定制后,标准最高而虚设六七十年的秀才科突然活跃起来。"其时以进士渐难,而秀才本科无帖经及杂文之限,反易于进士。"(《通典》卷十五《选举三》)主管部门不愿更改制度,故对秀才科举子一律不予录取。进士渐难,难在帖经和杂文两项考试上。这时帖经难,是考官故意制造混乱、刁难考生所造成的。考官往往不提供经书的前后语言环境,让考生背出几个被纸片遮住的字,或者取者也之乎这些相似的文言虚词作为帖经的内容,或者选择对经文或注疏不能产生因果联想的年月日,以及与前后语境不相搭配的孤立句子,作为帖经的内容,甚至遮住对上面正文的注疏文字,露出下面正文一两个字,让考生背出其下几个字。"文士多于经不精,至有白首举场者,故进士以帖经为大。"(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三,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但当时制度规定进士科考试可用杂文替代帖经,于是一些考生避难就易,以作诗代替帖经。大历九年(774)在东都进士及第的阎济美回忆道:"天津桥作铺帖经",自己"早留心章句,不工帖书,必恐不及格"。考官说:"礼闱故事,亦许诗赎",遂出题《天津桥望洛城残雪诗》。由于考官"催约诗甚急,日势又晚","天寒水冻,书不成字",阎济美只作出四句便交卷。诗云:"新霁洛城端,千家积雪寒。未收清禁色,偏向上阳残。"这不符合五言排律的格式和篇幅的要求,但考官读后,不但没有挑剔,反而"称赏再三,遂唱过"。(《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九《阎济美》)

  正规的杂文考试须由考生作一首诗、一篇赋。诗体是五言排律,六联共12句,首尾两联可以不对仗,中间四联必须对仗,诗中用字必须符合平仄规定。诗由考官命题并限韵,往往由考生自选诗题中的平声字作为韵部。赋由考官命题,并限定八个平仄相间字为韵,依照它们的顺序作赋,赋文的篇幅为三四百字。诗赋用韵、平仄出现错误,则为不合格,不能录取。

  大和二年(828),东都进士科考试的诗题是《缑山月夜闻王子晋吹笙》诗,诗题中的平声字有"缑"、"山"、"闻"、"王"、"吹"、"笙"六个字,都可以用来作为押韵的字。这年所录取的进士厉玄、锺辂的答题作品传了下来。厉玄的诗写道:"缑山明月夜,岑寂隔尘氛。紫府参差曲,清宵次第闻。韵流多入洞,声度半和云。拂竹鸾惊侣,经松鹤舞(《全唐诗》卷五百一十六作'对')群。蟾光听处合,仙路望中分。坐惜千岩曙,遗香过汝坟。"锺辂的诗写道:"月满缑山夜,风传子晋笙。初闻盈谷远,渐听入云清。杳异人间曲,遥分鹤上情。孤鸾惊欲舞,万籁寂无声。此夕留烟驾,何时返玉京。唯愁音响绝,晓色出都城。"(《登科记考补正》卷二十)厉玄选择诗题中的"闻"字为韵,属于上平声十二"文"部,锺辂选择诗题中的"笙"字为韵,属于下平声八"庚"部,他们诗中所用押韵的字,分别出于这两个韵部。

  大历十年(775)进士科考试的赋,长安命题为《五色土赋》,以"皇子毕封,依色建社"为韵;东都命题为《日观赋》,以"千载之统,平上去入"为韵。丁泽(一作丁春泽)考取东都第一名,他的这一篇赋这样写道:"日之升也,浴海而丽天;/岳之峻也,切汉而临边。/登高者以致九霄之上,爱景者欲在万人之先。/其所惟一,其仞惟千。/伊风灵之有载,彼日观之存焉。"这一段以"千"字为韵,属于下平声一"先"部。赋文接着说:"夫其夜刻未终,曙色犹昧。/彼穷高之极远,此有进而无退。/未辨昏明,斯分覆载。/屡闻鸣雁,犹阴沉而不睹;忽听晨鸡,即瞳矓而可爱。"这一段换为"载"韵,属于去声十一"队"部。赋文接着说:"于是渐出暘谷,将离地维。/岩峦既秀,草树生姿。/气则赫赤色,人皆仰之。/其望也如烛,其照也无私。"这一段换为"之"韵,属于上平声四"支"部。赋文接着说:"昔者帝王御宇,立极垂统。/封禅及此成功,巡狩应其春仲。"这几句换韵,"统"字属于去声二"宋"部,"仲"字属于其邻韵一"送"部,二者合韵。赋文接着说:"莫不登兹绝顶,遐烛大明;/思煦妪之义,穷造化之精。/以为日象一人之德,岳是三公之名。/信王侯之设险,俾夷狄之来平。"这一段换为"平"韵,属于下平声八"庚"部。赋文接着说:"方今一德无为,三光有象;/动植昭泰,神祇肸蠁。/千岩瑞色,思效祉以爰升;万壑春云,欲入封而空上。"这一段换为"上"韵,属于上声二十二"养"部。赋文接着说:"客有才乏羽仪,心思骞翥,/每积聚萤之志,难登望日之处。/引领终夕,含情达曙。/知照烛之有期,故踌躇而不去。"这一段换为"去"韵,属于去声六"御"部。赋文最后说:"重曰:日有观兮,绝代独立;/登之望兮,无远不及。何太阳之至精,莫不专于出入。"(《登科记考补正》卷十一)最后换为"入"韵,属于入声十四"缉"部。

李善注《文选》书影

  考生为了作好诗赋,平素都精读《昭明文选》。杜甫在《宗武生日》一诗中,教育儿子宗武说:"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钱注杜诗》卷十六)因此,唐人李善笺注的《文选》,在社会上流行很广。

  诗赋是命题作文,所限韵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些关键词,启发考生的思路而又约束其不至于漫衍无归,以便切题。汉字多达五六万,一字多义,一义多字,构词力强,语序灵活,修辞手段丰富,对于调整平仄,限韵写作,具有广阔的回旋余地。诗赋是文学作品,需要考生具备创造性,这同时便意味着含有灵活性和随意性,因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表达作者自己的想法,可以挥洒自如,酣畅淋漓。考官不可能对诗赋拟出绝对的标准答案来对照衡量,评定成绩便含有相当的伸缩性。久而久之,形成风格,官员从事政务活动,便会比较恰当地处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

  时务策属于时政理论分析,其内容是揭露和分析时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格式是官方通用文体骈体文,问目和答卷都使用骈偶句式。例如垂拱元年(685)在洛阳举办进士科考试,以武则天的口气提出五道策问,涉及国家的全面施政方略。第一道说:"欲使吏洁冰霜,俗忘贪鄙,家给人足,礼备乐和,庠序(学校)交兴,农桑竞劝。善师期于不阵,上将先于伐谋。未待干戈,遽清金庭(金山,今阿尔泰山)之祲;无劳转运,长销玉塞(玉门关)之尘。利国安边,伫闻良算。"第二道说:"欲使……河荐萧、张(西汉谋臣萧何、张良)之名,山降申、甫(西周诸侯申侯、辅臣仲山甫)之佐,垂衣伫化,端拱仰成,多士溢于周朝,得人过于汉日。行何政道,可以至斯?"第三道说:"明王阐化,化感人灵之心;圣后宣风,风移动植之性,遂使祥龙荐检,鸣凤司晨(原作农,据《文苑英华》卷四百八十二校改),兽解触邪,草能指佞。仰惟前烈,何德而臻此乎?"考生吴师道在对策中对第一道题回答道:"察洗帻布衣之士,任以台衡(中央职官),擢委金让玉之夫,居其令守(县令、郡太守),则俗忘贪鄙,吏洁冰霜矣。旌(表彰)好学之流,赏力田之伍,则家罕贫惰,位列文儒矣。降通亲之使,喻彼枭心,发和戎之官,收其鸡肋,则四夷左衽颠倒来王,三边元恶讴谣仰化矣。"如此这般,"自然笼羲驾昊,六五帝而四三皇(继三皇五帝后的英明君主);远肃迩安,飞英声而腾茂实"。对第二道题,他回答道:应该"发德音,下明诏,咨列岳(周郡长官),访群公。举尔所知,不遗于侧陋;知人不易,无轻于慎择。下僚必录,上赏频沾,则葉县游龙自九天而下降(用葉公好龙故事中真龙的典故),燕郊骏马赴千金而遥集(战国燕昭王求贤,郭隗说古代人君让下人用千金买千里马,下人以五百金买死千里马首而归,活千里马则再三而来,燕昭王遂筑黄金台拜郭隗为师,而乐毅、剧辛等人才果来燕国)"。他对第三道题的回答流露出反对祥瑞、重视人事的唯物主义倾向,说:皇上应该"崇谦让之道,守冲挥之德,抑斯天瑞,访此人谋"。(《登科记考补正》卷三)

  证圣元年(695)在洛阳的进士策试,涉及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问目说:"卦分江使,图演天文,文籍于是滥觞,书契以之抽绪。皇坟帝典,述纪言以联镳;五传六经,纻礼乐而齐鹜。斯并悬诸日月,焕乎文章。至如诸子相腾,小说奔竞,有惭屑王之化,无异杂铅之宝。请用于火,恐招博弈(原作傅奕,据《登科记考》卷四校改)之讥;将扇其风,复爽芟夷之义。"(《文苑英华》卷五百零二)这是说只有儒家经典才是经文纬武的圣典,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著作驳杂纷乱,于事无补,留在世间,会蔓延开来,贻害无穷,采用秦始皇焚书的做法加以对待,又害怕招致非议。请问到底怎样做才合适。考生们都不同意以不公正的态度看待文化遗产,更不同意以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文化遗产,因此,他们在答卷中甚至表示出其余问题的答卷所没有过的愤怒情绪。许南容对策说:"三代之道,未能无弊;六经之教,尚皆有失。其于子史,何独尤之?若以失而便废,则《书》、《礼》之法,可舍短而从长,去泰而除恶。咸用于火,窃未为得。各言其志,亦何伤乎?乃好尚不同,撰述各异,并流铅椠,咸著篷山。"(《文苑英华》卷五百零二)李令琛对策说:"日月经天,星辰助其明耀;江河经地,畎浍资其广深。俱丽于乾纲,同归于坤轴。况六经既出,百子并鹜,万卷五车,七略四部,组织仁义,琢磨道德,虽非全璧之珍,亦是连珠之宝。当有求书之官远探禹穴,近闻汲冢之文具修蠹简。或阴阳不谬,朱紫自分。仲任丛残之讥,并非通论;稚川翡翠之喻,实得大方。岂重以芟夷,加之翦截?感申直笔,以塞异端。"(《文苑英华》卷五百零二)孙嘉之对策说: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虽云有异于微言,亦可观于小道。或激扬仁义,或囊括政刑,或富国成家,或惩恶劝善。进既资于助国,退亦取于理身,实翰墨之泉源,信文章之隆薮。故马迁修史,列之九流;班固叙书,著之《七略》。今欲议其删削,语以芟夷,便是绝学者之多闻,爽(违背)国家之广略。学虽不敏,未敢从命"。(《文苑英华》卷五百零二,作者姓名据《登科记考》卷四补)

  进士科考试的这三部分内容,帖经用以考察考生对于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时务策考察考生对于国家政治和现实生活的关注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杂文考察考生的文化素养、情怀襟抱、灵活应变能力。国家录取进士,是为了吸纳社会精英,补充官僚队伍,让他们治理国家,为政一方。处理国家和社会的具体问题是官员们的基本职责,需要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儒家经典是施政的基本理论,官员们必须掌握,深入了解社会,才谈得上避免闭门造车、纸上谈兵。而社会问题千丝万缕,纷繁复杂,官员们要有开拓创新精神,要有气魄胆略,要有远见卓识,才能应付裕如,个人的文化素养便显得十分重要。诗赋的创作,是培养这些能力和精神的一条有效途径。唐代进士科出身的官员,相当一部分有所作为,不是那么死板、乏味、低能,应该说与进士科考试的训练不无关系。

  2.明经科考试的内容和方法

  唐高宗、武则天、唐代宗、唐文宗时期在洛阳举办的科举考试,除了招收进士,还招收明经。清人徐松撰、今人孟二冬补正的《登科记考补正》一书,考出该时期很多明经中第者的姓名和事迹。

《左传》书影

  明经科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像进士科一样,也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调露二年(680),刘思立奏请明经、进士两科皆加帖经。儒家经典《礼记》、《左传》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传》、《穀梁传》为小经。明经科中通二经者,通大经一部并小经一部,或中经两部;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部;通五经者,大经小经并通。具体经书皆由明经考生自选。这九部正经以外,《孝经》、《论语》是明经、进士等科的共修课,因而是必考课目,还加试过《老子》、《尔雅》。明经科考试分为三场。第一场帖经,比进士科分量大、要求高,规定正经两部,每部十帖,另有《孝经》二帖,《论语》八帖,答对六成及格。第二场试义。唐高宗、武则天时期是"口义",即口试经书大义。考官就儒经的正文和注疏出题,《礼记》、《左传》、《周礼》各四题,其余正经各三题,《孝经》、《论语》共三题。通二、三、五经的举子,按照不同标准,就自选经书和共修课回答,以辨明义理为符合要求,多数题答对为及格。第三场试时务策。这是开元二十五年(737)开始实行的,当时规定适当减少帖经和口义的题量,"答时务策三道,取粗有文理者与及第"。(《唐会要》卷七十五《帖经条例》)时务策比进士科少两道题,要求标准也低一些。帖经和口义不可能留下音像资料和现场记录供后人了解,我们因而无法知道更详细的情节。

  唐高宗、武则天之后,明经考试曾两度短暂地将口试经书大义改成笔试经书大义,"口义"遂改称为"墨义",但这是在长安的事情。我们可以参考长安的"墨义",来了解洛阳的"口义"。权德舆在长安主持科举考试,对明经考试做了一些改革。柳冕给他的信函说到改革针对的弊病是:"每经问义十道,五道全写疏,五道全写注。其有明圣人之道、尽六经之义,而不能诵疏与注,一切弃之。"(《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七,《与权侍郎书》)权德舆所出墨义试题流传下来22道,有三道是《毛诗》题,试看一道:"风化天下,形于咏歌,辨理代之音,厚人伦之道。邶、鄘褊小,尚列于篇,楚、宋奥区,岂无其什?变风雅者起于何代,动天地者本自何诗?《南陔》、《白华》,亡其辞而不获;《谷风》、《黄鸟》,同其目而不刊。举毛、郑之异同,辨《齐》、《鲁》之传授。……解颐之言,斯有所望。"(《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三,《明经策问七道》第二篇)这里问到十五国风多达160篇,小国的诗歌尚且收入,何以偏偏没有楚、宋这些泱泱大国的诗歌?《小雅》中的《南陔》、《白华》,为什么只留下篇名,诗却未留下来?《国风·邶风》收有《谷风》,《小雅·小旻之什》也收了一首《谷风》,都是弃妇之词。《国风·秦风》收有《黄鸟》,《小雅·祈父之什》也收了一首《黄鸟》,内容不同。编辑《诗经》时为什么不对它们加以刊削改订?这些问题可以提出来,但不可能解决,只能做些推测。"变风雅者起于何代,动天地者本自何诗?"这是大问题,若不熟悉文学史,举不出实例,根本无法作答。至于毛、郑、齐、鲁,是注疏和经学史方面的问题。唐人利用的仅仅是西汉毛亨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的《毛诗正义》,"举毛、郑之异同",题目甚大,从何下手?答出哪些方面才算合乎要求?而《齐诗》亡于曹魏,《鲁诗》亡于东晋,唐人已无缘见到,怎么去"辨《齐》、《鲁》之传授"?窥豹一斑,据此可见明经考试并不轻松。

  明经考生的通病是擅长死记硬背,对儒家经典的精神不能理解和发挥。国家把儒家学说奉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使得儒家学说神圣化、宗教化,用以钳制人们的思想,因而颁布标准说法来统一口径。明经考生不得不用自己的头脑去追随别人的思想,用自己的嘴巴去复述别人的说法。他们必须认同、理解和吃透那些遥远年代传下来的已有隔世之感的经文和注疏,才能避免纰漏,符合规范,其间不能藏拙,不能回避,不能独出心裁,考生几乎失掉了自我。因此,明经出身的人,政绩杰出、文词秀丽者远比进士出身者为少。除了考试的难度以外,明经考生比进士考生人数多得多,层层筛选,其中第同进士一样极不容易。

  3.制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

  制举科目繁多。《登科记考补正》考出武则天执政期间在洛阳所开的制举科目有:词标文苑科,抱儒素之业科,韬钤科,贤良方正科,拔萃科,蓄文藻之思科,英才杰出、业奥大经科,孝弟(悌)耿直科,武艺超伦科,临难不顾、殉节宁邦科,超拔群类科,长才广度、沉迹下僚科,文艺优长科,迹隐缠肆科,疾恶科,文擅词场科等等。制举都要举行策试,考试内容和方法与进士科基本一致,只是有时命题的内容与所开科目的名称贴得更近一些。

  载初元年(690)在洛阳开词标文苑科,策试内容涉及一系列重大问题。关于国家施政的大政方针,第一道策问说:"适时之务何先,经国之图何最(原作取,据《张燕公集》卷十一校改)?帝皇之道奚是,王霸之理奚非?"第三道策问又说:"未知何代之政,参酌适中?何礼之规,施用为切?务从必简之道,式崇可久之基。"(《文苑英华》卷四百七十七)考生张说在对策中对第一道题回答道:"夫人者,理得则气和,业安则心固,崇让则不竞,知耻则远刑。"他强调"将行美政,必先择人"。认为"画一成歌,此适时之务也;慎贤而用,此经国之图也"。希望皇帝"进经术之士,退掊克之臣,崇简易之化,流恺悌之风"。至于"帝皇之道"、"王霸之理"的是与非,他认为"圣人御历,上淳而下信;帝者膺期,君明而臣哲。周用王道,教化一而人从;汉杂霸政,刑政严而俗伪"。那么,实行王道还是霸道,毋庸赘述。对于第三道题,张说回答道:不论何代,"未有反义悖德,而至升平之政;弃礼违经,克以永终之禄。莫不发号施令,法乾坤之动静;执契县(悬)衡,顺金木之刑政"。只要"养老用上庠之礼,教胄取《大学》之义,环水著辟雍(高等学府)之名,向阳表明堂之位",就能得以"享群瑞,朝诸侯,颁正朔,调景纬,成简易之业,崇久大之业也"。(《张燕公集》卷十一)第三道策问还涉及武周以洛阳代替长安的上京地位问题,说:"朕闻仰观乾象,房、心(星宿)为布政之宫;俯察坤元,河、洛建受图之所。是以上稽珠纬,得风雨之和;下表圭躔,均远近之节。定都考室,斯焉是崇。"(《文苑英华》卷四百七十七)张说在对策中叙述了洛阳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周公测影建雒邑的都城历史,对武则天确定洛阳为全国第一位的政治中心,流露出赞同的意思,说:"伏惟陛下则天法地,畏命重人,据河洛之规模,总风雨之交会。轩后鱼图之水,建邦设都;周公龟墨之地,考堂作室。灵祇降福,嘉祥荐祉,制同神造,力以子来。将以殷荐上帝,至法也;严配先王,至孝也。加以八风攸序,四时克谐,无得而称,能事毕矣。"(《张燕公集》卷十一)第二道策问是关于如何恰当处置反叛分子余党的。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执政时,引起李唐正统派和李唐宗室的不满,于是相继出现逼迫武则天还政于皇帝的徐敬业扬州(治今江苏扬州市)起兵、琅邪王李冲博州(治今山东聊城市)起兵和李冲之父越王李贞豫州(治今河南汝南县)起兵,皆被武则天镇压下去。第二道策问说:"顷者荆郊起祲(豫州叛乱),淮甸兴妖(扬州叛乱),朕惟罪彼元凶,馀党并从宽宥。今敬真(徐敬业之弟)之辈犹蕴狼心,不荷再生之恩,重构三藩之逆,还婴巨衅,便犯严科。岂止杀之方乖于折衷,将小慈之泽爽彼大猷?"(《文苑英华》卷四百七十七)张说对策说:"政犹水火,刑譬阴阳。顷者三监乱常,有司既纠之以猛;于今四罪咸服,陛下宜济之以宽。明肆赦之渥恩,安万人之反侧,布深仁于罗鸟,收至察于泉鱼,岂不大哉,天下幸甚!且夫人者氓也,暗而不可罔;庶者众也,愚而不可欺。是以刑在必澄,不在必惨;政在必信,不在必苛。故明王之理天下也,刑一人则人畏而不干,政简则俗齐而不伪。于是祸乱不作,灾害不生,君安于上,臣悦于下,百姓日用而不知其然。四海风动,惟帝之则,道畅钟石,声流舞咏。其行己也非他,所理者以此。"(《张燕公集》卷十一)

  武则天利用佛教制造舆论,得以改朝换代,佛教势力趁机急剧增长。这和国家的利益产生矛盾冲突。如何控制佛教的发展,成为执政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长寿三年(694)在洛阳开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策问第二道就这个问题征求考生的意见,说:"自周星攒耀,汉日通辉,象教(佛教)聿兴,苾蒭(比丘)郁起。眷兹和众,因果为先,伊此法门,栋梁攸属。我皇光膺天授,托降阎浮(武则天被佛教徒说成是居住在兜率天的男性菩萨弥勒,由佛授记未来成佛,先降生到地处南阎浮提的中国当皇帝),弘八解之要津(达到解脱境界的八正道),启四禅之幽键,济含生(众生)于彼岸,证圆果(证得佛果即圆满、寂静,不生不灭)于中天。绀宇(佛寺)巍巍,缁徒(僧人衣服为黑色)翼翼,莫不誉高澄、什(十六国时期高僧佛图澄、鸠摩罗什),声重安、远(东晋高僧道安、慧远),振三翻于辨囿,悟两谛(佛教道理真谛、俗谛)于谈筵。飞锡(锡杖)烟蒸,乘杯雾委,兰艾(兰花是香花,艾蒿是杂草)因而或揉,玉石由是难甄。迹虽选于玄关(已加入佛教),名乃编于白屋(白屋是世俗贫寒人的房屋)。若欲令沙汰,促以金科(国家的宪章),将恐乖智海(指佛教)之弘规,匪提河(指佛教)之遗范。然则经行之所,在释氏而含容;朱紫分区,谈王化而期切。施张之术,去就何从?"(《文苑英华》卷四百七十九)考生薛稷对策说:"善本无生,兹缘常寂。舍身舍智,涅槃之行可观;不动不定,般若(佛教智慧)之名已立。尊容圣质,剖碧玉而恒传;宝相灵模,镂紫金而尚在。运二仪(天地)而回掌,巍乎宝力;极万物之濡足,皇矣能仁(能仁是释迦牟尼的异译)。是以付受有归,郁兴尊纪。知来之鉴,远明于万劫(极长的时间);祚圣之符,大启于九部。始则江汉广被,终以关河积学,由是名僧辈出,贤众肩降。道行息心(原作於,据《登科记考》卷三校改),顾澄、什而服侣;戒梵禅结,视安、远而俯孩。虽葱岭(帕米尔)茄蓝(伽蓝,即佛寺),涉流沙而西极,白木聚落,浮涨海而东驰,圣教之兴,为期为感(原注:此句疑)。但敬重坚固,有悲忍之大权;循习护持,有烦恼之深浅。物情以之勤切,俗慕由是恳到。苟求利养,或滋贪浊,滥名窃服,行伪学非。鱼目叨珍(即鱼目混珠),遂入摩尼之宝(摩尼珠);乌鹊借类,便假伽蓝之翼。谓宜宥而勿罚,限其自新。卷迹缁林之游,反服白衣之役,则慜愚受智,宽令四飞,辨是决嫌,浮食一变。九色扬翰,不谬于楚鸡;六管流声,岂混于齐士(用滥竽充数典)。庶人无量,在释典而虽弘;出家有限,凭国经而必恪。维摩之入诸必(原注:疑作心)藏,尚为居士之身;菩萨之惠其神通,由持在家之诫。未亏平等,何妨慎择。"(《文苑英华》卷四百七十九)由于当时佛教几乎为全社会所信奉,因而这份答卷先说了佛教很多好话,再说到让那些滥竽充数、鱼目混珠者还俗,以减少逃避赋税徭役的惰游之辈,提倡当居士,在家出家。

  由于制举是皇帝根据实际需要,临时订立科目,下制考选人才的,因而策试内容波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进士科时务策一样,考生的意见凡是有道理又可行者,当局还是尽量予以采纳而付诸实施,上述关于确定都城地址、对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采取求同存异的态度、限制佛教的过分发展等等,仅仅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内容。这可见唐代科举考试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性质和风格,具有相当的匡时济俗作用。国家几乎每年都举行科举考试,考生实际上是由国家组织起来在商讨国是。考生有价值的答卷无疑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种种提案。而他们参政议政的资格并不需要官府分配指标加以认定,只消报名参加考试即自动取得资格。因此,士人们只要对政治感兴趣,便不至于被排除在政治之外,这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士人们的历史主动性。考生答卷所提出的应对现实问题的种种方案,对于扫除前进中的障碍总会有一些参考价值。于是,年年发现问题,年年解决问题,唐代社会的整合、修复能力得以持续不断地提高和更新,唐代社会也得以不断地蜕变和新生。

  4.武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

  武则天驻守洛阳30年,晚年一度回过长安。她首创武举,是长安二年(702)在长安下令实行的,让各州练习武艺者,每年按照明经科、进士科的做法举选。这时,她刚幸长安不久,次年又回洛阳,洛阳也是武举的早期实施地点。《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介绍武举情况,只有短短几句话,说:"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翘关,长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负重者,负米五斛(一斛为十斗),行二十步(一步六尺),皆为中第。亦以乡饮酒礼送兵部。其选用之法不足道,故不复书。"《大唐六典》卷五记载了尚书省兵部铨选军事人才的具体情况,和《新唐书》的武举内容一致,应是武举的情况,说:应选人员根据距离京师的远近分期来京,五百里以内者在夏历十月上旬,五百里以外至一千里者在中旬,一千里以外者在下旬。届时由兵部尚书任中铨(尚书铨),两位兵部侍郎分别任东铨、西铨,主持其事。首先进行长垛、马射、马枪、步射、应对等项考试。长垛为连续射30支箭。箭靶子的圆心部位叫做中院,中院外围部位叫做次院,次院以外直至靶子边缘的部位叫做外院。射中中院者为上,射中次院者为次上,射中外院者为次。30支箭均射中靶子为合格,再统计各支箭的中的等级综合评定出成绩。马射即骑马射箭,箭皆射中靶子为上,或中或不中为次上,皆不中为次。马枪刺中三四次为上,二次为次上,一次为次。步射为射草人,射中者为次上,虽射中但不符合规则,或符合规则但未射中,均为次等。《新唐书》提到的平射、筒射,据《大唐六典》可知是长垛的变通。所谓平射,指射出的箭平直,十支箭皆中的,一半中院,一半次院,为上等成绩;三支中院,七支次院,为下等成绩。所谓筒射,指远距离射箭,十支箭皆中的,四支中院,六支次院,为上等成绩;三支中院,七支次院,为下等成绩。无论平射、筒射,达不到下等成绩者落选。应对,可能是回答问题。考试完毕,以"三奇"衡量,一是骁勇,二是材艺(武艺),三是可为统领之用。不符合条件者退回不用,优秀者授予职务。五品以上职务须上报朝廷,由皇帝下制任命;不超过五品则由兵部自行登记授官。

  神龙元年(705)十一月,武则天在洛阳逝世,她的儿子唐中宗随后将朝廷迁回长安,此后武举便在长安举行。唐代承平日久,风俗崇文鄙武,士人多趋向举进士、明经谋出路,因而武举开科后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唐德宗时,礼部员外郎沈既济建议废除武举,说:"今内外邦畿,皆有师旅,偏裨将校,所在至多,诚宜设法减除,岂复张门诱入?况若此辈,又非骁雄,徒称武官,不足守御,虽习弓矢,不堪战斗,而坐享禄俸,规逃征徭。今请悉停,以绝奸利。"(《通典》卷十八)谏议大夫田敦奏对说:"兵部武举每年常数百人,挟持弓矢,出入皇城间,恐非所宜。"唐德宗大吃一惊,遂于贞元十四年(798)下诏取缔,说:"乡贡武举,并应百只箭及三十只箭人等,今年宜权停。"实际情况是,"武举者每岁不过十人"。因此,人们厌恶田敦危言耸听,破坏老规矩,"以图称旨"。(《唐会要》卷五十九《兵部侍郎》)此后十年间,迄未再置武举。这些否定武举的说法显得偏激,平定安史之乱的中兴名将郭子仪,即出身武举高等,可见武举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5.解试

  东西两京的中央学校培养的学生,由国子监直接输送参加国家的科举考试,叫做"生徒";地方府学、州学、县学培养的学生,由地方官府输送参加国家的科举考试,叫做"乡贡"。地方考生想要成为乡贡,须先向地方官府呈递"牒",这是一种包括考生籍贯、三代父祖名讳等内容的文书。地方官府不可能将申请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地学生和自学者一律推荐,那么,需要对他们进行考试加以选拔,这种考试叫做"解试"。解试录取的名额,往往由中央下达指标,合格者由地方官府给文解发送,于当年十月到中央所在地(长安、洛阳),报送尚书省,第二年春天参加省试(科举考试起初由尚书省的吏部主持,唐玄宗时改为尚书省的礼部)。

  地方解试允许跨地区报考,为了和中央接轨,往往模仿科举考试的格式和做法。韩愈在徐州(今江苏徐州市)节度使幕府供职时,张籍来访,张籍告辞之际,韩愈作《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相送。韩愈回忆自己当年在汴州(今开封市)任职时参与解试的情况,诗中自注说:"汴州举进士,愈为考官,试《反舌无声》诗,籍中等。"又说:"贞元十五年(799),高郢知举,籍登第。"诗中有云:"州家举进士,选试缪(谬)所当。驰辞对我策,章句何炜煌。相公(汴州刺史董晋)朝服立,工席歌《鹿鸣》,礼终乐亦阕,相拜送于庭(地方官府解送所举荐的乡贡人员,要举行欢送仪式,主要官员和当地知识界的老资格代表出席,行乡饮酒礼,歌唱《鹿鸣》诗)。之子(他,指张籍)去须臾,赫赫流盛名。"(《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七)可见这次开封解试所考内容有时务策和命题诗,都由韩愈出题,是否有帖经,诗中没有交代。贞元末年进士登第的吕温,在洛阳参加过解试,他的《河南府试赎帖,赋得乡饮酒诗》说:"酌言修旧典,刈楚始登堂。百拜宾仪尽,三终乐奏长。想同莺出谷,看似雁成行。礼罢知何适,随云入帝乡。"(《全唐诗》卷三百七十一)所谓"赋得",即别人命题,自己作诗。据这首诗的标题可以推测,解试内容包括帖经,如考生不愿帖经,可作考官命题的诗来赎。这样,进士正式考试的三场内容,在地方解试中一应俱全。

  张籍对于韩愈通过解试录取、举荐自己,一直感恩不尽。韩愈逝世后,他作《祭退之(韩愈字退之)》诗,特别称颂韩愈:"荐待皆寒羸(贫寒出身、孤立无援的人),但取其才良。……籍在江湖间,独以道自将,学诗为众体,久乃溢笈囊,略无相知人,黯如雾中行。北游(张籍北上来到开封)偶逢公,盛语相称明,名因天下闻,传者入歌声。公领试士司,首荐到上京(长安),一来遂登科,不见苦贡场。"(《全唐诗》卷三百八十三)张籍这首《反舌无声》诗这样写道:"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竹外天空晓,溪头雨自晴。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入雾暗相失,当风闲易惊。来年上林苑,知尔最先鸣。"(《全唐诗》卷三百八十四)这是正规考试的六联12句五言排律格式。看得出来,张籍选择诗题中的平声字"声"为韵,属于下平声八"庚"部。诗题中"无"字也是平声字,也可以选择为韵。尾联中"来年上林苑"句,"上林"二字平仄拗救,是对诗律的变通处理,符合要求。但首句"夏木多好鸟"犯格,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好"(上声)。"好"的同义词"佳"、"嘉"、"修"、"休"都是平声字,张籍为什么不用呢?他尽管有这个错误,还是被授予解送资格,可见其余考生甚至还不如他。

  晚唐时期黄滔在洛阳参加解试,作诗还是这种正规格式。他的《河南府试秋夕闻新雁》说:"湘南飞去日,蓟北乍惊秋。叫出陇云夜,闻为客子愁。一声初触梦,半白已侵头。旅馆移欹枕,江城起倚楼。馀灯依古壁,片月下沧洲。寂听良宵彻,踌躇感岁流。"(《全唐诗》卷七百零六)能看出来,这首诗选择题目中的"秋"字为韵,平仄("听"字一作去声,属于"径"部)和对偶完全符合五言排律的格律。

  吕温这首赎帖诗不是这种要求的五言排律,而是标准五律。五言排律是五言律诗的延伸,只须按照平仄黏对的原则把对偶句子多作一些,即可拉长篇幅。因此,吕温这首诗也算得上符合格式。上文提到阎济美在洛阳考进士,请求以作诗赎帖经,考官遂出题《天津桥望洛城残雪诗》,阎济美作成四句(五言绝句)便交卷,照样被录取为进士。那么,有可能赎帖诗允许不作成六联12句的五言排律。

  李贺的情况有点奇怪。他举进士,有《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包括闰月,一共13首。这些诗本应该写成六联12句的五言排律,或者是五律,然而居然没有一首符合格式,而且标题明确说成是"乐词"。这13首诗没有一首是律诗,多数是七言古风,且每首四句、六句、七句、八句、十句不等,如《正月》说:"上楼迎春新春归,暗黄著柳宫漏迟。薄薄淡霭弄野姿,寒绿幽风生短丝。锦床晓卧玉肌冷,露脸未开对朝暝。官街柳带不堪折,早晚菖蒲胜绾结。"有的诗每句字数不一,如《六月》说:"裁生罗,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炎炎红镜东方开,晕如车轮上裴回,啾啾赤帝骑龙来。"有的诗是八句或十句的五言古风,如《五月》:"雕玉押帘额,轻縠笼虚门。井汲铅华水,扇织鸳鸯纹。回雪舞凉殿,甘露洗空绿。罗袖从徊翔,香汗沾宝粟。"(《全唐诗》卷三百九十)现在弄不清楚这是解试的灵活做法,还是李贺不擅长作律诗,把诗作成了这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