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货币政策下的股市震荡(2)

牛市、猴市和熊市的投资秘诀 作者:蓝海 著


    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来看,1994年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为4520086%,之后增幅连年下滑,而同一时期股票市场发展迅速,1999年下半年开始储蓄分流明显加快,到2000年分流达到顶点,同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仅为720089%。这一年股票市场也牛气冲天。2001年储蓄分流则明显减缓,增长率为1420087%,居民储蓄倾向增强。2001年股市波动性加大,股价持续几个月的大幅回调则是2001年储蓄分流减缓、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利率对于企业经营成本的影响同样需要一个生产和销售的资本运转过程,短时间内难以体现出来。因此,利率和股票市场的相关性要从长期来把握。

    实际上,就中长期而言,利率升降和股市的涨跌也并不是简单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中长期股价指数的走势不仅仅只受利率走势的影响,它同时对经济增长因素、非市场宏观政策因素的反应也很敏感。如果经济增长因素、非市场宏观政策因素的影响大于利率对股市的影响,股价指数的走势就会与利率的中长期走势相背离。

    美国的利率调整和股市走势就出现过同步上涨的过程。1992年至1995年美元加息周期中,由于经济处于稳步增长阶段,逐步收紧的货币政策并未使经济下滑,公司赢利与股价走势也保持了良好态势,加息之后,股票市场反而走高,其根本原因是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加息的影响。

    我国从1996年5月进入降息周期的拐点,股指也进入上升周期。利率与股指的走势发生了5年的负相关关系。但2001年在利率没有进入升息周期的情况下,股指开始了下跌的趋势。分析其原因,是我国非市场宏观政策因素的影响大于利率对股市的影响。人们对非流通的国有股将进入市场流通的担心和恐惧导致了股市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发生了非对称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由于我国目前非市场宏观政策因素仍然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利率对股市的影响不能成为我们研究和预测股市中长期走势的主要因素。

    就短期而言,我国内地利率的变动对内地股市的走势很难判断存在相关性。利率调整当天和随后的股价波动并不能说明二者之间有何必然的联系。从当前股市的状况分析,很明显股价与利率的走势不符合理论上的负相关性。股票市场的低迷更多地被归结为上市公司的质量以及诸多体制性问题和投资者信心问题。因此,在看待我国加息预期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时,还要考虑其他诸多因素,而不能简单地从前文所述的理论关系来判断。利率只是影响股市的因素之一,而不是惟一决定因素,因此不能惟利率升降是从,要具体分析;何况即使利率上升,股市也并不是就完全没有投资机会。

    央行历次加息对股市的短期影响如表41所示。

    表41央行历次加息对股市的短期影响

    调整时间调整内容对股市的短期影响2007年12月20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00818个百分点沪指开盘5017200819点,最高点5112200839点,最低点5013200876点,收盘至5101200878点,上涨1200815%,成交总额1053200898亿2007年9月15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00827个百分点9月17日(周一)沪综指上涨109200821点,涨幅2200806%;深成指上涨280200867点,涨幅1200854%2007年8月22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00827个百分点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内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响,早盘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股指早盘震荡走高,在金融、地产股的轮番推动下,沪深两市先后刷新历史高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