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数疾病的产生与追求完美有关

0.8生活 作者:陶涛


起居之不时,饮食之无节,侈于嗜欲,而吝于运动,此数者,致病之大源也。

——王国维

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过分追求完美,就有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有碍身体健康。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完美,为了将事业做得尽善尽美,人们加起班来没完没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人们整日早出晚归,不注重饮食,拼命赚钱……然而,这些人并没有得到想要的,反而累坏了自己的身体。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完美主义者往往将个人标准订得过高,不切合实际,且带有明显的强迫倾向,要求自己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事实证明,苛求完美,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会使人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而身心又是相互影响的,当心理被“完美”所迫时,身体便会做出一系列不良反应,如持续疲劳、不适增多、局部或浑身绷紧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胃口不好、睡眠质量差以及性欲减退……

追求完美,使人们饮食不规律,形成不良饮食习惯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资料表明,决定人类健康的因素,40%在于遗传和生存的环境条件,8%为医疗条件,7%为生活环境和地理气候条件,而60%在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人类的健康有60%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应该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们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完美,整日奔波忙碌,有时甚至连吃饭时间都无法挤出,只能匆忙吃几口或不吃。殊不知,长期不规律的饮食有可能使自己患上多种疾病,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炎、胆结石、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有关研究表明,到2015年,发达国家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将比1985年的1320万多1倍;发展中国家死于此病的人数也将由720万增至1670万,且死亡者多为壮年人。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很多年轻的精英在事业如日中天时疲劳而死的例子比比皆是。不仅如此,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身边还出现了许多“小胖墩”,最近医学研究表明,这些孩子成年后,极易发生“生活方式病”。肥胖男子在70岁以前患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中风、结肠癌等疾病的概率要比正常体重的男子高2倍;肥胖女性70岁之前患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机会比正常体重的女性高倍。这都与不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关。

另外,有些过度追求完美的人喜欢用烟酒来缓解因追求完美而产生的压力。但是,长期嗜酒却能诱发多种癌症,比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医学研究指出,肺癌的发生,抽烟者是不抽烟者的220倍。不要庆幸你还没有任何病发症状,或者厌倦了这些司空见惯的说辞,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嗜干你身体精华的“黑蝙蝠”,不信,你就试试看!

过度追求完美,使人们陷入恶劣的情绪中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恶劣的情绪最能使人短命夭亡。而恶劣及紧张的情绪大多由过度追求完美所致。情绪恶劣,过度紧张、疲劳不仅会诱发疾病,损害健康,有时甚至还能夺去人的生命。

美国的《今日心理学》说完美主义是一种流行病。诚然,越来越快的社会节奏让人更加精益求精,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却往往会弄巧成拙,让人产生焦虑沮丧之情而又无法登上成功之巅。

过度追求完美的人往往给自己定下高不可攀的标准,一旦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就会收获无情的挫折。不但打击自己的积极性,还有可能让自己沉浸在失败前的担惊受怕和失败后的悲观丧气中。

过度追求完美的人常常因担心自己出错而不停地检查自己的行为。有些人还可能演变成对自己行为的怀疑、不确定感,从而重复无意义的动作、反复检查,这些都是强迫症和广泛性焦虑的重要症状。

摆脱追求完美的方法

为了摆脱追求完美桎梏,我们应采取下面的方法:

1.正确评估自己,既不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也不过于自卑。

2.重新认识“失败”和“瑕疵”,一次乃至多次失败并不能证明自己价值的大小。

3.为自己建立一个短期目标,然后尽力实现它。

总之,我们要牢记:“人可以完善自己,但不能完美自己。”

●健康提醒●

需要指出的是,因追求完美而产生的生活方式疾病的危险程度远远超过传染病,因为它隐蔽性强,不易被人发觉。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但可防患生活方式疾病,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可以提高生活品质,使生活更美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