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黄金--财富的象征

我最想要的理财书 作者:李南


黄金,爱你没商量

说到黄金,我们不妨看看2009年的黄金价格,真的是非常令人瞠目结舌--涨了50%!可以说是牛气冲天。牛年黄金也是大牛市,所以就有不少人想买点金子送给父母,比如说送一个金首饰,或者送一个金老虎。

其实黄金不仅仅是金条,还有金币、纸黄金等。中国人对黄金的喜爱可以说已经融入血液或基因里。那么到底2010年是不是黄金投资的好时候?我们要如何去投资黄金,怎么样去孝敬父母呢?下面我就带大家来彻底地认识一下这个时刻显示着尊贵气质的稀有金属--黄金。

黄金--财富的象征

物以稀为贵

我们常说黄金是永不倒闭的银行,它其实最能抵御的是信用风险,因为它不是谁的负债,而是实实在在的黄金。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国是怎么处理风险的,它采用的方法是发国债、印钞票,提供是一个信用的资产保证。而不是在黄金高位的时候,去卖掉800吨的黄金储备。2009年中国也是这样去配置国家资产的。2009年我国的黄金储备从世界第八位上升到了第五位,疯涨了400,增加了450吨。

其实大家这么喜欢黄金可能更多是因为黄金的自然属性和它的文化特质。

比如说黄金有非常好的延展性,每一盎司的黄金可以打造成一百平米的金箔。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一克黄金可以打造成三平米多的一个金箔,延展性非常好。另外黄金的密度非常高,它是世界上最重的金属。历史上之所以从来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抢金条的事件,就是因为它太重了,没有人能搬得动,不好抢!然后就是黄金的稳定性,它是在正常状态下,不会跟任何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在我们“神州七号”的太空舱外壳上就大量地使用黄金。人类在探索不可知的外界领域的时候,黄金是最可信赖的。说得形象一些,就是我们只有穿着黄金甲去探索宇宙才觉得心里踏实。

其实刚才我说的那三个自然属性和接下来要说的这个属性一比,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黄金最不可思议的特性就是它的稀缺性。从古至今,人类开采出来的黄金大概有13万吨,现在探明储量的还有大约是3万吨。13万吨是什么概念呢?打一个形象的比方,就是可以装满两个标准比赛的游泳池。您想想,全世界的人,这么多年来一共就挖出了两个游泳池的黄金,剩下没被挖出来的3万吨黄金连两个泳道都填不满了。这得是多么稀有的宝贝啊!

除了这几个自然属性之外,黄金的文化特质,尤其是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殊的属性,也是它备受人们追捧的原因之一。

人类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其实是跟人类文明史大约是同步的。在人类早期的文明仍是彼此割裂的时候,人类就已经都不约而同地把黄金用到最神圣的物品上,比如说中国和印度的塑满金身的佛像,还有美洲玛雅人用黄金做的黄金鸟……这些供神的东西,全部都是用黄金做成的,可见它的地位是多么的特殊。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潜伏》里,翠平家鸡窝里的那几根金条也显示出了黄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说,他非常赞成给父母买黄金作为礼物。一般我们过节除了给老人一些钱,还会买一些东西,比如会买烟、买酒,或者去买一些营养品等消费品。在所有的消费品当中,黄金的折旧率是最低的,所以说对于黄金来说,我们不太需要去考虑它折旧的问题,而对于中国老人,他们有一个偏好--特别喜欢黄金,然后戴一些金首饰等。因此如果给他们买两块金砖放在家里,对于老人来说会有一定的满足感,看到金砖就想到你。而且从理财的角度来说,在家庭资产配置中,老人他自己会有存款,另外还可能去买一些国债等,而我们要为老人买一个抗风险的产品,可以考虑一下黄金。

我这个朋友说的第二个理由非常值得关注,就是黄金其实具有抗风险的特性。

沧海桑田,黄金依旧

说到黄金,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它可以抵抗通货膨胀。也正是因此,直到今天,黄金仍是可以被国际接受的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大国际结算货币。大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曾经说过,没有东西可以取代黄金的重要性,它可以被视为一种准货币。

我有一个做理财师的朋友曾经告诉我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其实也不能说是故事,是真事。在二战结束之后,也就是1950年代,美国有两个士兵当时就拿到了美国政府的一些补助,两人各拿了35万美金。拿到35万美金之后,这两个士兵中的一个,把35万美金兑换成了黄金,按照当时每盎司35美元来计算,他用35万美元兑换了1万盎司的黄金。而另一个士兵没有进行任何兑换。后来这两人相约出海钓鱼,在出发之前,其中一人把自己那一万盎司的黄金放在银行的保险柜里,另外一个人则是把35万美金放在保险柜里。非常不幸的是,他俩在钓鱼的过程中遭遇了海难,两个人流落到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在那里生活了将近四十年。2007年终于回来了。其中一人打开保险柜,里面的一万盎司的黄金,按照2007年每盎司800多美元来进行结算,折算成800多万美元。而另外一人还是只有当初的那35万美元。

那么黄金是不是正如我们想的那样,可以在大风大浪里坚挺不倒,抵抗通胀呢?先来看看这张图吧。

从1970年以来的三十年历史来看,黄金抗通胀的特性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确实,应该说从1970年代美元脱离了金本位制度之后,黄金从1970年到1980年走出了第一波牛市,到1980年达到了第一次历史高点--850美元。但是我们可以去看一看,同期的物价水平上涨了多少,CPI指数上涨得更多。从这个方面来看,黄金并不是完全能够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

可是我们如果拿1980年开始到2010年计算它的总体涨幅的话,现在它基本处在1200美元的高位,可以说在这三十年间,它上涨了将近50%,在和同期30%的通胀相比,如果我只取后面那一段牛市,它明显是可以抗通胀的,就看您怎么取这个时间段了。

从黄金的价值来讲,1975年黄金的价格是200美元左右,到了今天大概是1150美元。相隔三十五年,黄金涨了5.5倍。如果按每年CPI的增长速度5%与通货膨胀率5%来计算,这三十五年的物价也上涨了5.5倍,从长期来看,黄金还是具有一定抗通货膨胀作用的。

也就是说,在对于黄金到底能不能抗通胀这个问题上,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段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另外,从长期来看,考虑到毕竟黄金的国际价格是与美元密切相关的,从美元中长期走软的这一趋势以及通货膨胀持续存在的角度来考虑,金价也是有持续上涨的动力和理由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