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隐形的亏损冠军--高额银行储蓄(2)

你应该懂点投资学 作者:李意坚


   另外,你若将1万元存入银行,那么银行可以用来贷款的资金就会增加,理论上存款利率就可以适当地向下调整。因为宏观货币政策需要保持市场的流动性,存款过多时,需要刺激百姓减少存款用于投资或消费。同时,从银行的经营角度来看,它不会让资金闲置而单方面支付存款利息,所以会以相对较低,但有利润的利率把存款贷出去。贷款利率下调的同时,往往存款利率也会相应下调。
  
  也就是说,你的存款起到了使利率下调的作用。其他人如果直接贷款进行消费,那么就可以用相对较少的资金,优先购买产品。而你把一部分资金存入银行,最终目的也是在某一个时间购买一定量的产品。事实上,社会产品之间虽然可能会转化,但总和是一定的,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减少。当其他人用更少的资金买到了,就意味着将来在你需要购买时,社会产品数量减少了,你就需要支付更多的资金。
  
  如果你的存款被企业用较低的成本贷来进行生产规模扩张,那么企业由于贷款的成本较低,则会倾向于更大规模地使用贷款,势必会造成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最终,产品的价格也会上涨。那么,你在将来的某个时间购买这部分产品的时候,也会承担较高的价格。
  
  如果你的存款被以较低的成本贷出,并用在进行资产价格的炒作上,比如炒作房地产、炒作大宗商品或股票,甚至其他的生活用品,那么你同样会蒙受较大的损失。
  
  我们把上述过程与事例结合起来进行描述,让它看起来更具体一些,这样就可以清楚地反映是谁动了你的钱袋--
  
  假设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村子,村子里有一个企业,企业成员包括一个企业主和4个工人,你是其中一个工人,每个工人的工资是相同的。假如,你把生活必需开支以外的钱全部存到了银行,而另外3个工人的工资收入则完全不存入银行。其中A用所有的工资消费,除此之外,他还向银行贷款消费,B则用所有工资以及银行贷款买房子,C则喜欢用所有工资和银行贷款买股票。
  
  每年,你把所有的收入100元存入银行,假设初始的存款利率是1%,同期的贷款利率是2%,随着钱不断地存入银行,银行的存款利率下降为05%,贷款利率下降为1%。而A贷款20元用来消费,B贷款20元买房子,C贷款20元买股票,企业主则贷款另外40元用来生产消费品。
  
  企业的产量非常稳定,同时每个人的工资也不发生变化,你每年固定在银行账户里面存入等量的钱,同时其他4个人也用固定较低的贷款利率贷出固定数量的贷款。所以,物价一直相对稳定且较低,企业的利润相对稳定,股票价格每年以10%的速度上涨。
  
  消费品烧鹅的产量是固定的每年两只,每只30元,两只都被A购买;房子的供给量是每年一套,价格是120元,每年都被B购买;股票则除了企业主持有的部分以外,每年都有一部分流通的股票被C购买。
  
  终于有一天,你需要买两只烧鹅,烧鹅的产量是每年两只,都被A购买。现在你要买两只烧鹅,那么A也需要两只烧鹅,那么烧鹅的价格一定会提升,价格高到一定程度时,最可能的结果就是你和A分别用比较高的价格,各买一只。而你支付的成本,远比A原来购买时高得多。同理,你如果准备购买房子,B也仍然要买房子。B需要买房,但不是一定要买到,而你由于没有房子,所以一定要买到。那么最可能的是,在你和B对房子的竞争中,你以更高的价格买到了房子,同时,B原来购买的房子全部增值。而C的股票由于烧鹅和房子价格的上涨,企业业绩得到提升,涨幅达到了20%。
  
  由此可见,你虽然通过在银行中存款获得了微薄的利息,但与此同时,其他人利用低成本贷款使自己的财富实现的增值远远高于你获得的利息。在你进行消费的时候,你所承担的成本远远高于你的利息收入,也高于其他较早进行消费的人。同时,其他人的资产通过你的消费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值。
  
  正如此前所说,社会产品总量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以货币来衡量的资产的价值,事实上只是对社会产品购买力的重新分配。也就是说,如果B和C将他们的资产兑现成现金,他们的所得远远高于你存在银行中的存款和利息收入的总额。同时,在使用这部分现金购买社会产品的时候,以货币计价的社会产品会出现价格上涨,由于你的资产增值的幅度较小,所能购买到的数量就会远远少于B和C,甚至少于你在此前不将现金存入银行,而直接购买社会产品所能够购买到的数量。也就是说,由于将可支配收入以高比例储蓄起来,你遭受了亏损。
  
  当然,这个例子中没有考虑B、C卖出房子或股票兑现有可能使市场的供给增加,从而使相应的价格出现回落这个因素。但事实上,由于每个人事实上代表的是一个群体,即使资产价格在上涨之后出现回调,只要需求没有出现根本性的衰退,价格的下降幅度就不会超过此前的上涨幅度。
  
  我们可以从这个例子中看出,如果相当数量的居民将过大比例的可支配收入存入银行,就等于为其他人提供了以低成本消费社会产品和以低成本炒作资产升值的机会,而将承担通货膨胀的风险留给了自己。因此笔者认为,为了改善生活品质以及抵御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风险,留出部分可支配收入不用于消费是正确的。正如上述虚拟的例子中,A只是一味地消费,而买房子、投资股票对于他来说,是无法实现的。但如果将全部或大部分可支配收入存入银行,也是不可取的。
  
  目前,市场中的投资理财途径较为丰富,除了实体投资以外,还存在股票、期货、外汇、贵金属、基金、保险等多个途径。读者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家庭结构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在风险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择相对适合的一种或几种投资品种,进行资产的配置。针对市场中部分投资途径的介绍,笔者将在本书第三章中进行详细解释。当然,虽然现金或银行存款理论上的收益率是最低的,但相对而言,其流动性是最强的。也就是说,只有它可以随时进入流通领域,所以,我们应该预留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平时应急所需。同时,在进行储蓄时,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存款方式之间进行选择,在兼顾便捷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增加利息收入,最大程度地避免隐性亏损冠军对财富的侵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