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 2 (1)新兴国家奉行贸易保护

贸易战争 作者:韩青


就在“日不落帝国”看似如日中天的时候,太阳其实已经在悄悄倾斜。

从19 世纪70 年代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这一次站在最前沿的是刚刚崛起的德国。

1870 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1831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人们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1866 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0 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19 世纪90 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885 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随着内燃机的广泛使用,石油的开采量和提炼技术也大大提高。1870 年,全世界只生产了大约80 万吨的石油,到1900 年石油产量已猛增到2000 万吨。1896 年,德国工程师首次将内燃机装在飞行器上做飞行实验,试飞高度曾到达30 多米,对飞行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1903 年12 月,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飞上蓝天,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讯事业的发展同样迅速。继有线电报出现之后,电话、无线电报相继问世,为快速地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化学工业的建立也是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应用与生产的一项重大突破。1867 年,诺贝尔研制炸药成功;19 世纪80 年代有了改良的无烟炸药,大大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19 世纪80 年代初,科学家提炼出来了氨、苯等化学产品,大大地促进了城市生活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推动了一些老工业部门如冶金、造船和机器制造业的技术革新和发展。

从动力方面来说,蒸汽动力已经陈旧了,电成了新的动力源泉。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电气行业、电力工业等的出现;钢也取代了铁,成为更重要的材料,而机械行业在运用钢材料的基础上面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部门;除此以外,化工、石油、新的交通工具等等也发展起来,这些都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龙头产业。英国恰恰就在这样一个转型的过程当中落伍了。

德国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以迅不可挡之势跃入西方强国的行列。“德国制造”也一改往日给人的低档产品的形象,成为制作精巧、质量优良的标志。

当时的德国政府采用的是自由贸易政策,对大多数进口商品包括钢铁、煤、农产品等,都给予免税待遇。结果,这使当时的德国市场形势变得十分严峻,英国的低价钢铁开始侵占德国市场。为了避免和英国这样的工业强国进行直接竞争,让本国的新兴产业有一个不受冲击的发展环境,在德国,一位名叫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李斯特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自问世之后,数月之内再版三次。李斯特抨击了英国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和“世界主义”政策,认为它忽视了国家的作用和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民族特点,因而竭力反对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实行保护关税制度。李斯特认为,财富的生产比财富本身重要得多。向国外购买廉价商品,表面上看起来是要合算一些,似乎可以增加财富。

但从长远来看,却会阻碍德国工业发展,使德国长期处于从属国地位。而且作为工业国家的后起之秀,在自由贸易中会被人扼杀,所以,只有树起关税壁垒来保护幼稚产业,才会让德国的工业有发展的空间和市场。为了培养德国的生产力,政府必须采取保护关税政策。这样做,起初的确会使工业品的价格提高,但经过一定时期之后,生产力提高了,商品生产费用就会降下来,商品价格甚至会低于国外进口商品的价格。为此,李斯特也被称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鼻祖。

有“铁血宰相”之称的俾斯麦采纳了这种国家干预和贸易保护的发展模式。1879 年,德国推行了声势浩大的增加关税的政策,目的在于巩固德国地主和重工业主义者的利益,史称“铁与黑煤的联姻”。实施这种措施所带来的结果是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德国工业日渐繁荣。同时,随着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提升,企业盈利增加,实力上升。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德国工业已经高度发展。德国的煤炭和钢铁产量迅速跃居欧洲第一,化工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在大西洋的另一端,美国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起步了。它的贸易保护政策比德国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首次提出了保护“幼稚工业”的概念。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曾说:“我对关税知之不多,但我很清楚,当我们买海外制造品时,我们得到了商品,而外国人挣了钱。当我们买国内的制造品时,我们既得到商品又挣了钱。”而美国的另一位总统威廉?麦金莱则说得更加直白:“我们在农业上领先于所有国家;我们在矿业上领先于所有国家;我们在制造业上领先所有国家。我们领到的这些奖杯,都经过了数十年的关税保护。”

从1875 年到1913 年,当英国制造品进口平均关税为零的时候,美国的进口关税率是40% ~ 50%。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始终是世界上制造业平均进口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某种程度上,美国正是依靠着贸易保护策略,保护了自己的市场,维护了自己的工业发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