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绿色使命(10)

绿色产业的致富真相:27%的获利奇迹 作者:(美)赫什伯格


巴塔哥尼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寻找到足够的农户供应有机棉花,以满足面料的生产所需,并找到轧棉工和纺纱工,同意清洗有杀虫剂残留的轧棉机和纺纱机。巴塔哥尼亚还不得不确保每一根纤维都可以追踪到是哪个特定的大捆,这样他们就可以确信是真的有机棉。用了短短的18个月,公司成功地将其产品的含棉量由66%改为100%有机棉。

正如这些努力所展现的那样,公司从未停止寻求更好、对地球更友好的产品以及制造这些产品的方法和资源。简单的设计和卓越的产品是企业的指导原则,然而,公司最关注的仍然是地球的福祉。要说有什么的话,公司公开表示拒绝采用常规的经营之道来盈利。伊冯·乔伊纳德把拯救世界当作他的最高使命。这为公司在员工和顾客眼中的魅力增添了浓重一笔。

然而,巴塔哥尼亚也讲给我们一个关于警戒的故事,任何一种改革——拯救地球也不例外,做到极端都容易导致骄兵必败。1991年的经济衰退给公司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销售业绩惨淡,利润快速下跌,借贷银行收紧信用额度。仍旧沉浸在以往快速增长的喜悦之中的巴塔哥尼亚反应迟缓,直到库存堆积如山,最后只能挥泪甩卖。最糟的是,这个以关心员工闻名的企业被迫裁员120人,相当于员工总数的20%,这一天被伊冯·乔伊纳德称之为“公司历史上最黯淡的一天”。

然而1992年,伊冯在向《公司》(Inc.)杂志的记者形容这场灾难时,用的却是一种达观甚至感激的语调:“我们正走向自杀,无论是在财务还是在精神上,都超过了我们能承受的底线。”企业接近失去独立性。即便如此,正是危机帮助巴塔哥尼亚恢复了自己的使命,给伊冯和手下的管理者上了宝贵一课: 保持增长和借贷的适度和可控。如今,企业的目标是保持每年5%的增长率。从2005年开始超出两个百分点。

在1991年的危机中,一些分析师预测,经济大衰退将迫使伊冯牺牲自己非常规的使命和“执拗的生态信仰”,改为更好地管理生产和分销。然而让批评家大失所望的是,巴塔哥尼亚的指明灯一点也没有黯然失色。伊冯依旧专注于自己的生态信仰,没有将任何一个他和企业所恪守的文化价值束之高阁,并做到了扭转公司的颓势。

员工们依然被鼓励翘班去冲浪。预期绩效很高,工作也总要完成,然而巴塔哥尼亚的弹性工作制让员工可以从容自若地处理家庭应急事务。在巴塔哥尼亚,你可以看见公司的沙坑里有人在打篮球,食堂里人们吃着健康素食为主的饭菜。所有员工,包括兼职人员在内,都享受医疗保险,身为父母的员工被鼓励带孩子来上公司的幼儿园,在伊冯的妻子和商业合作伙伴玛琳达·乔伊纳德(Malinda Chouinard)的一再坚持下,这个幼儿园得以建造,当时这在美国是首例。而且,在全美最受雇员欢迎的公司中,巴塔哥尼亚常常榜上有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