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雷(1)

网商十年:新商业文明序曲 作者:陈亮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指的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春回大地,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对于美国的互联网产业来说,20世纪90年代,可谓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1991年美国成立商业互联网交换协会(CIX),开始推动互联网的商业服务。在当时的副总统戈尔的推动下,克林顿政府公布高性能计算法案HPCA,建成国家科研和教育网(NREN)。明尼苏达大学推出Gopher,使用户能十分容易地存取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

1992年CERN(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推出了World Wide Web。美国政府公布“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纲领,简称NII计划,在全世界掀起信息高速公路热。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采用互联网技术的企业网成为一个新热点,各大企业纷纷建设自己的互联网,这进一步促进了互联网企业的大发展。

雅虎、eBay等重量级互联网公司都在这一时期宣告诞生,这些企业对后来的全球互联网产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启动相对较晚,但是正如惊蛰之后的昆虫一样,一旦苏醒,就开始迸发出惊人的生命力。

1999:互联网的江湖

1999年的中国,是属于互联网的江湖。

李彦宏、陈一舟、周云帆、杨宁、黄沁、张永青、唐海松、邵亦波、沈南鹏这些在美国发展得顺风顺水的海归,都纷纷在1999年卷入中国的互联网江湖。他们毕业于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拥有百万元年薪,但因为互联网,他们回来了。

这一年,26岁的邵亦波回到上海,租了间两室一厅的公寓房开始创业,起初合作者只有一个中学同学。当年8月18日,易趣网正式运营;9月8日,他在报纸上做了半版广告,当天上午网站就“挤爆”了。这也是中国C2C电子商务网站的雏形。

----同样是1999年12月24日,圣诞节的前一天,在美国拿到风险投资的李彦宏坐上了回国的班机。已经在美国IT界闯荡多年的李彦宏,亲眼目睹了互联网,尤其是搜索引擎技术改变美国社会的过程,他一直梦想用自己开发的技术改变亿万人的生活,甚至改变世界。这一次,他的目标是回国创立自己的公司 百度。

马云、马化腾、陈天桥、朱骏、李国庆、季琦这些本土成长起来的奇才,也在1999年开始追逐起自己的互联网梦想,这些人都曾在传统领域中获取过商业上的成功。他们的正式介入,让中国互联网的商业实践开始变得更加丰盈。

这一年的2月10日,刚刚成立3个月的腾讯公司开通了即时通信服务,正式推出了第一版QQ(当时叫OICQ)。正是凭借这个OICQ,在随后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马化腾改变了国人的沟通方式,甚至是生活娱乐方式。

1999年11月,26岁的陈天桥和他的几个朋友聚集在上海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中,经过几夜策划,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开张了,其50万元启动资金是东拼西凑来的。

也是同一年,李国庆和俞渝在北京创立了当当网,希望仿效亚马逊的模式,建立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图书音像店。1999年11月,得到IDG、卢森堡剑桥、软银等公司1000多万美元投资的当当网正式投入运营。这些投资共换取当当网59%股份,俞渝、李国庆夫妇及其创业团队持有剩余的41%。

以珠峰高度命名的8848网站也在这一年开张。1999年1月,8848从4个人、约16万元人民币起步,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标志性企业之一。1999年11月,英特尔公司总裁贝瑞特访华,称8848.net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头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