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拉斯洛·比利伊(2)

金融异术:与顶级技术分析师的对话 作者:(美)罗闻全


金融异术:与顶级技术分析师的对话第二章拉斯洛·比利伊(LaszloBirinyiJr?)  也许是商业学校里的课程给我带来一点好运——我通过夜校了解了一些MBA课程,因此,我意识到,要爬上这个梯子,我还有很多事要做。于是,我开始对了解股市运行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我找来各种各样关于股票交易和股市运行方面的文章和书籍,因为我毕竟是坐在交易席上,要靠股票交易吃饭的;在这个行当里,每个人都要学上12到18个月的时间。我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收集和阅读各类文章和出版物上,当时,我用心研究的一个课题就是交易成本。在1975年左右,我只找到5篇关于交易成本方面的文章,其中的一篇文章就发表在《密西西比评论》(MississippiReview)上。在那个时候,即使你把所有介绍交易成本的资料摞在一起,也不会超过5半英寸厚。于是,我开始四处搜罗这方面的资料。

与此同时,市面上则有很多公开发行的市场通讯;这在当时就已经是一个规模巨大的行当了。我订阅了所有这类通讯,并学习了历史学的本科学位,这让我学会了怎样反映现实。这也是我第一次开始对市场如何运行以及如何发挥作用产生了兴趣。

您是怎样走上技术分析这条道路的呢?

在那个时候,介绍短期市场运动的所有资料都是技术性的。我对技术分析感兴趣,是因为它能为我在与基金经理和其他交易员的交流中提供不一般的素材。

在这个领域里,是否有什么特殊的人或事给您带来过启迪?确实没有。即使有,也谈不上启迪。我只是收集资料,然后保存下来,进行比较、研究和加工。大学毕业之后,我的第一次工作经历是计算机业务。我担任的职务是计算机分析员,因此,我的爱好是架构和数据库。我询问的越多,调查的越多,学习得越多,就越感到失望:原来这个行当是如此的笨拙和混杂。

我对技术分析的怀疑和批评,完全是因为无休无止的指标。有人曾写过一篇关于波士顿的圣诞节降雪量的文章,这篇半真半假的文章把降雪量和随后一周的股市运行联系在一起。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去把所有东西和股市联系起来。在牛市里,人们就会只盯着股市继续牛下去的迹象,于是,人们就会说某些指标也能反映出牛市的特征;而在这些指标出现反转时,人们对牛市的立场却不会随之而变。于是,突然之间,他们转而会谈论成交量,而不再是上涨线/下跌线(advance/declineline,ADL)。归根到底,我对技术分析的兴趣,还是出于我愤世嫉俗的习惯。我的意思是说,我发现这种方法根本就不管用。

另一个让我感到失望的,说得好听一点,就是技术分析师们表现出来的灵活性。不管市场怎样动作,我都会在行情通讯中看到:“正如我们建议的一样,市场已经如何、如何。”如果我较真的话,翻翻以前发布的行情通讯,我就可以说:“我根本就没有看到你们在以前公布的4份、5份甚至6份通讯中提到这些呀。”不过,他们的投资推荐总是用极端含混不清的语言,建议投资者去寻找那些拥有巨大发展前景的稳健型企业,这还用得上他们说。一两个月之后,只要这家或是那家公司的股票上涨,他们就会大言不惭地说,这正是他们当初推荐的股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