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财富金字塔怎么搭(2)

中国这些事儿 作者:22度观察栏目组


中国财富的增长主要表现在中国国有资产的升值。2009年5月29日,英国《金融时报》世界500强榜单公布。包括港台地区在内,中国企业有47家入榜。企业总市值超过了日本和英国,仅次于美国。而在前5名的位置,中国企业囊括3名。中国石油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的埃克森美孚;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四位,成为世界上市值最大、最赚钱的银行;中国移动排名第五,同样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电信企业。实际上,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利润的飞速上涨,已经成为世人皆知的现象。只是在这些企业收益高歌猛进之时,我们却发现国民的钱包并没有跟着快速膨胀。

嘉宾陈志武:公有制、国有制是什么呢?是全民所有。根据政府不同的研究部门公布的一些数据,现有的国有土地,差不多值50万亿人民币左右,剩下的全国中央和地方的这些国有企业,差不多还有11万家多一点。这些国有企业总价值是29万亿人民币左右,所以国有土地再加上国有资产,是79万亿人民币,按照13亿人去除的话,算到每一个人身上,差不多有6万块钱。这6万块钱在全民所有制的安排下,应该是属于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但是实际上正因为现在的全民所有制实际上是一个虚的,没有一个人在每天决定可以花多少钱、可以存多少钱,可以做多少重新再投资规划时可以想到,我那6万块钱的国有资产财富今天升值了。

原因是那6万块钱,名义上好像是属于你的,实际上是虚的,因为那个钱不在你的名义之下,是在国家的名义之下。所以这样一来,对中国人的富有感和实际上富有的程度构成了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样一种制度让我们中国人工作得很勤奋,但并不富有。在这种国有制的安排之下,每一个中国人最终的收入是劳动工资收入,没有太多的财富型收入。

国有资产或国有企业的财富名义上属于全民所有,却是空头支票。没有哪个人会真实感觉到6万多块钱的财富。

嘉宾陈志武:应该将这些国有企业股权,还有其他国有资产全部注入到国民权益基金里面,然后把这些国民权益基金分成股份,平均分到13亿中国老百姓身上。中国的国有制经济是全民所有的经济,既然是全民所有,应该通过国民权益基金的改革,让中国老百姓直接持有国民权益基金的那些股份,然后让中石油、中石化、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企业的收入,直接分配到老百姓个人的腰包里,让他们直接从中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享受到真正的财产性收入。

举个例子。中石油A股上市的时候,按照那时的市场价格,中石油一个公司总市值超过了1万亿美元。被13亿人一除,算到每个中国人身上,一下子变成连农村的居民都有1000美元的财富。

如果能够通过民有化改革,让中国老百姓通过劳动收入这个渠道分享经济增长的好处之外,也能够通过资产的升值,国有企业产权的升值,国有土地产权的升值,能够分享到财产性收入。

国有企业资产的升值也引发出一个近来颇为流行的词汇,“国进民退”。而随着金融危机的降临,国家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计划,这一担忧更为明显。根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最近对113位企业中高层人员的调查显示,认为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对国企更有利的人高达86?36%;认为4万亿刺激计划会推动新一轮国进民退的也达到50%;而认为中国目前的金融体制环境对国企更有利的高达76?19%。而在陈志武看来,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不平等的市场地位,民营经济生存空间的狭窄,同样阻碍着中国人变得富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