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每天学点投资学 作者:丹阳


2008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可谓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随着动荡的经济形势不断地作出适应性调整。从年初提出的“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的“二防”政策,到年中提出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一保一控”政策,再到年尾提出的“货币政策在近期要防止通货紧缩,在长期要防止通货膨胀”的“灵活审慎”政策,其调整幅度之大和政策转向之快是近年来不常见的。这种一会儿防通胀,一会儿防通缩的快速变化,给人感觉中国的经济似乎坐上了“过山车”。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核心问题就是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间的关系。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反之,称为通货紧缩。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联系和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互之间的联系

(1)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亦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

(2)二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抑制。

2.相互之间的区别

(1)含义及实质不同: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2)表现不同:通货膨胀表现为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的现象;通货紧缩则表现为物价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萎缩的现象。

(3)原因不同:通货膨胀主要是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另外,经济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生产资料价格大幅调整、需求膨胀等因素也是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通货紧缩主要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引起的,另外,货币供应增长乏力、金融危机等因素也是引发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4)危害性不同:通货膨胀的出现,直接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如果人们的实际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水平就会出现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5)解决办法不同:抑制通货膨胀主要是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抑制通货紧缩主要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

以前,人们对通货膨胀接触的比较多,而对通货紧缩比较陌生。而且,老一辈的人也只经历过通货膨胀的年代。他们诉说的记忆中,早上去喝碗豆浆,买包香烟,中午再去时已经涨价。带同样的钱,一碗豆浆可能只能喝个半碗,一包香烟已经买不起了。这些故事或许过于夸张,不过却能很真实的告诉我们,当发生通货膨胀是多么可怕的事。也正因如此,通货紧缩的严重性反而容易被大家所忽略。

通货紧缩的后果是不光只是全民受害而已,最严重的是它会造成一种经济上的恶性循环。物价的持续下跌,首先将冲击生产者。由于厂商收益不断减少,为了维持生存及降低损失,它们会采取减少生产、裁员或延后投资等行动。当许多厂商采取上述行动时,一国经济的成长即会受阻。而裁员后使得失业人口快速增加,缺乏收入来源的消费者在从事消费行为时,将采取更谨慎保守的态度,进一步使得国内消费需求萎缩。同时,物价持续下跌,使一切购买行为都失却了急迫性,大家反而认为延迟购买更能获得较大的利益,因此减少消费意愿,使得厂商获利下跌,只好继续减产、裁员和停止投资。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很难从中脱离,日本即是一个例子。

或许有人认为通货紧缩,物价下跌可以让消费者买到比以前更便宜的东西,藉由民间消费的增加来带动经济成长。即使是利用贷款信用扩张的方式来从事消费,对于国家经济的成长也是有利的。然而这类思考方式只单方面考虑消费者因素,却忽略支撑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生产者。一般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负债增加的速度一直大过收入,将导致破产,到最后连维持基本生活都没有办法。一旦企业裁员、减薪等现象在社会开始普遍时,收入减少终究会使得消费者减少消费。因此,负债增加的速度是无法一直大于收入增加的速度,也就是想长久利用信用扩张的方式来增加民间消费,并非明智之举。因此,人们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投资箴言: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对于经济发展来说,都会带来灾难的结果。因此,两者都必须抑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