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没有钱不是理由,没有投资意识才是根本(11)

每天学点投资学2 作者:丹阳


攻略:当有一定积蓄后,可以将一半资金放在人民币投资产品和货币市场基金等低风险投资产品上;剩下的一半资金,将其分为“稳攻”和“强攻”两部分:对于前者,可选择一些波动幅度较小,收益较稳健的投资产品,如大盘蓝筹股等;另外25%可投入成长型股票和股票型基金中,大风险也有更高的收益率。

(3)支出=收入-储蓄。

公式解读:先省钱,再消费。

攻略:无计划地花费,会令每月积蓄少得可怜,因此,需要果断地将“储蓄=收入-支出”的投资方式转变为“支出=收入-储蓄”。在每月初,将收入的30%作为强制性储蓄,剩下的钱作为当月可动用的全部资金。这样,“小金库”才能逐渐庞大。

投资规划必须明确、可行,不要虚无缥缈地画大饼、开支票,因为这种没有数字化的投资规划,即使你花费时间制订了,实现的概率也是非常小的。所以,从看完本节开始,你就可以准备一张纸、一支笔,花20分钟时间好好沉思一下,按照上述建议,把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具体化地写下来,如果有图表更好,如此将有助于你进行成功的投资规划。

投资箴言:

投资规划必须精确,不能虚无缥缈,没有数字化的投资规划,即使你花费时间制订了,也没有可实现的基础,这样的规则就等于没有规划。

向大师学投资

——投资,观念决定成败

投资者想在投资市场成功获利,你可以向已经成功的投资大师学习,复制他们已经被验证的成功获利的模式。那些能够在市场中长期生存、获利的投资大师必有过人之处,向这些典范学习,你会成长得更快!

如何做一个成功的投资者

每个人都想投资成功,都想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但一个投资新手从门外汉到最后成为一个颇有心得的成功者,其中一定要经历几番摸索、磨炼、失败与挣扎,这期间至少需要数十年的时间。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呢?巴菲特说,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最重要的特质不是智力而是观念。具体说来,就是需要投资者拥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敢作敢为的魄力、理性的分析判断能力和不为外人所动的自信。这些观念是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所必须具备的。

被誉为“新兴市场教父”的马克?莫比尔斯博士曾经管理过一只投资于泰国新兴市场的基金。该基金在1997年6月成立之初就不幸遇到了亚洲金融风暴,可谓“生不逢时”。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泰国股票指数下跌了40%,该基金从发行时的10美元面值跌到了最糟糕时候的2.22美元,陡然减少了近80%。

但是投资该基金的陈先生却在这次投资中克服了风险,获得了收益。他是怎么做的呢?陈先生在该基金发行日办理了定期定额投资计划,每个月固定投资1000美元。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后,该基金最低跌到2.22美元,很多投资者看到这种情形,纷纷认赔抛售。但陈先生却一直坚持定投。两年后,虽然该基金净值只回升到了6.13美元,距离最初投入时的10美元依然相距甚远。可是,令大家吃惊的是,陈先生的这次投资不但没有任何损失,还取得了41%的投资回报!

这其中的奥秘就是陈先生选择的定期定额投资的一大功能——平均成本法。通过每月固定时间申购相同金额的基金,自动达到涨时少买、跌时多买,不但可以分散投资风险,而且平均成本也会低于市场平均价格。在基金净值为10美元的时候,陈先生1000美元获得的份额是100份,但是当基金净值跌倒2.22美元的时候,陈先生能获得的份额大约450份。由于长时间的坚持,陈先生的平均投资成本仅为4美元。

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是投资者应该具备的首要条件,巴菲特把这一点做到了极致。“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早晨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这是巴菲特的口头禅。他还告诫投资者:“不要频频换手。”有人曾做过统计,巴菲特对每一只股票的投资期限没有少过8年。而普通投资者,总是一相情愿地怀着高收益的强烈愿望,一路追涨杀跌,到头来只是为他人做了奉献,自己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正如美国知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所说,炒股和减肥一样,决定最终结果的不是头脑而是毅力。

敢作敢为的魄力也是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需要具备的重要特质。巴菲特向来是该出手时就出手。2008年,经济危机的阴霾还没过去,很多投资者还处于胆战心惊的状态,巴菲特却再次出手,投资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2.25亿股股份,他的大胆行为让很多人心生疑惑。但2009年10月,巴菲特以154.35亿港元的账面收益终结了人们的疑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