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祭旗,回归荣氏

荣氏真相 作者:尹锋


在荣智健辉煌的商旅生涯背后,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他是依靠父亲荫庇才得以执掌中信泰富,大富大贵的,中信泰富的国资背景更是荣智健得以超常规运作企业的资本;而真正承认荣智健个人商业才能的声音却很微弱。

面对种种质疑,荣智健曾声明:“假如我不是荣毅仁的儿子,我今天不可能做中信香港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但假如我仅是荣毅仁的儿子,而自己没有能力来经营,中信香港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

成立“荣氏企业”,荣智健就是要证明自己在没有国有资本背景和父亲荫庇这些前提条件下,也能通过个人的才干做大做强。

不管怎么说,2008年在“澳元门”事件中不负责任的荣智健虽然一度遭到外界唾弃,但此番他有勇气重新站起来,也让人为他的气魄所震撼。

从2009年4月下台,到6月重新踏上征途,期间不过两个月,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似乎并没有摧毁荣智健的雄心壮志。这个含着金汤匙出身的贵公子,内心的强悍可见一斑。

荣智健虽然出身名门,但也吃过很多苦。了解荣智健的人都知道,“文革”时期荣毅仁被红卫兵批斗,荣智健被下放到四川凉山水电站,扛过石头,修过水电站,体验过长时间没人讲话的孤独。在他生命的前半程,因为父亲和家庭的特殊性,就经历过了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

在荣智健的计划中,新成立的公司将会从事金融及地产业务,有可能在上海投资,而且投资范围不会只限于内地,如果没有利益冲突,也不排除跟中信泰富合作。

至此,我们才基本搞清楚2009年年初以来荣智健在资本市场上的一系列举动,原来是为了另创事业。

荣智健从中信泰富董事局辞职后,闪电般减持其股份,于5月初出售6000万股中信泰富股份,持股量由11.48%降至9.8%,套现7.3亿港元,连同出售保利香港股份套现的7.9亿港元,共套现15亿多港元。

荣智健大幅度减持中信泰富和保利香港的股票,当时有的香港传媒用小人之心揣度,荣智健是为了规避监管机构的调查,防止股票被冻结,急着出手;也有媒体认为,荣智健是对中信泰富的前景失去信心,所以抛售股票套现。

虽然经历了一场大的风波,但是荣家的根基还是相当稳固的,其手中能够统计的资产超过85亿港元。目前荣智健还持有中信泰富3.6亿股股票,按照市价计算,价值大约60亿港元。除了中信泰富之外,荣智健还持有保利香港3900万股,加上他以私人名义买的包括中煤能源、合景泰富及中国重汽股票,股票市值高达70个亿,因此,如果荣智健将上述股票悉数套现的话,将可套现超过70亿港元的资金。加上这么多年来,中信泰富一直保持高分红策略,荣智健凭手持的股票,仅分红一项收入也相当可观。

除此之外,荣智健还有大量的私产,而这部分是无法统计的。他的家底远比外界想象的厚实。

这些后备资金相比于1976年他独闯香港时的区区百万港元原始资金,境况好了不知多少倍。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商业智慧是他最大的优势,再加上荣家百年积淀的政界、商界和家族人脉关系,数年之后,荣智健再登中国富豪榜首,也未可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