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罪证6:“大到不能倒”的心理

清算谎言经济学 作者:(美)托马斯·伍兹


金融市场中的弄潮儿有绝对的信心使自己或是整个体系立于不败之地,就算损失出现,民众们也会欣然接受。艾伦·格林斯潘带领美国走出了无数次危机,因而在投资界赢得了“救市先生”的美誉。他的丰功伟绩有带领美联储成功应对了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Mexican peso)危机、降息挽救了几近崩溃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对冲基金、“”恐怖袭击之后对美国的经济救助,等等。经济学家安东尼·穆勒(Antony Mueller)指出,屹立不倒是格林斯潘1987年上任以来所表现出的处事哲学(如果可以称其为哲学的话)。

自艾伦·格林斯潘上任以来,美国的金融市场就一直处于半官方的保护之下,也就是说中央银行会保护主要机构免受破产风险。因此大家都认为,如果投资成功,你就会获得很高的报酬和市场份额;如果失败,一些管理机构也会救你脱离危机。财政机构一次又一次击退危机并不断地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的丰功伟绩,使得人们越来越坚信永久繁荣的可能性,金融活动也随之密集。市场持续繁荣的景象使人们变得更加大胆,一些新型企业家相继出现。

分析者在批评格林斯潘的政策时会用到一个词语,即“格林斯潘对策”(Greenspan Put)。《财经时报》对此的解释为:“一旦市场出现问题,我们就可以诉诸美联储和艾伦·格林斯潘的救助。”该报在2000年报道说,当网络泡沫破灭之后,格林斯潘故技重施,仍然希望通过降低利息刺激美国经济,这种做法使过度风险投资者吃了定心丸,认为“一旦遇到问题,美联储总会帮你解决”。金融顾问迈克·贝尔金(Michael Belkin)补充道:“如果不是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过去几年里的盲目网络投资、对资本的破坏以及疯狂的过度投资都不会发生。”

尝试让一些大型企业倒闭,看会不会使市场发生变化。从过去到现在,美联储一直以企业的利益为重,甚至在风云变幻的金融领域,大家都一直认为失败是不会发生的。美联储这样的政策其实比放任不管更能使市场变得敏感和动荡。

未来国会、布什政府以及新上台的奥巴马政府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救市,唯独漏掉了让市场调节房价,而这正是市场的分内之事。

2008年11月,房利美和房地美声明会出台计划帮助止赎房房客。援助的内容包括减免主要欠款、降低利率以及延长还款期限。如果屋主至少有90天的还贷违约、债务收入比很高、按揭业务归房利美或房地美所有而且房子90%的价值归屋主所有,那么他们就符合被援助的条件。也就是说如果你在负担程度之外买更多的房子,如果你用住房抵押贷款购买消费品或者失业的话,你就在“两房”援助的范围内。实际上这一援助计划使得那些用房贷的再贷款买豪华汽车的人可以不用为了还房贷而卖掉汽车。

相反,如果你很有责任感地在可负担范围之内买了一套很小的房子,而不用将你的房子当成取之不尽的ATM机的话,你就不是“两房”援助的对象。实际上,你是在间接资助那些失败者和大手大脚花钱的人。

这一计划实施后,房利美和房地美将会把每月的还款额降低到贷款者家庭收入的38%。当按揭结束以及房子被卖出时,你就必须将大部分的欠款一次付清。所以这项计划既防止了止赎率的增加,又防止了屋主卖房,实际上间接地促进了房价的上涨。

既然有这样的政策,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客户何不就不还月供,直接等“两房”打电话上门提供低利率和低月供呢?既然月供是由家庭收入决定的,那如果一对夫妇共同拥有一套房子,其中一个人完全可以辞职以减少月供支出,如此一来空闲下来的职位也可以让给那些双双失业的夫妻。再或者为了享受占收入38%的每月还款额,屋主可以找一份收入低的工作,或暂时申请降工资。如果为了享受低利率而拖欠贷款的话,你的信用等级就会降低,但是权衡利弊之后,显然低利率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在知道拖欠贷款比止赎对信用等级的影响更低的情况下,屋主显然会更偏向前者。

2008年12月,一项提议被提上日程,财政部准备采取各种措施将按揭利率降至,以使更多人能够负担住房费用。跟往常一样,政府向民众保证人为降息会解决一切问题,他们会用实际行动打消民众的众多忧虑。实际上仅仅是降低房价就能使更多人买得起房,而且不会使人们深陷巨债,但这种方法似乎从未被纳入考虑范围。政府准备不顾房屋市场自身的价值规律,直接进行干预,企图解救民众于水火。

政府一如既往地试图用原来的办法解决这次的问题,丝毫不管问题的起因是什么。艾伦·格林斯潘将利率降至1%,并维持了一年的时间,加速了泡沫的产生并加重了泡沫破灭后的不良影响。2008年末,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几乎将利率降至0,这导致资源分配更加不合理,为未来埋下了更大的隐患。格林斯潘在2000年和2001年试图用老招数挽救不景气的市场,但是却让市场变得更加低迷。政府当时的做法等于自毁前程,陷未来于不义。

前美联储阁老、经济学家杰拉尔多·德里斯科尔(Gerald O.Driscoll)将美联储比作是“放火后佯装围观者的纵火犯,躲在人群中欷歔火灾带来的不幸”。伯南克一口咬定美联储与这次的危机无关,继续沿用导致危机发生的老政策来以病治病。但讽刺的是,没有人怪罪于他,因为大部分的美国民众都不了解美联储以及操纵它的一群大骗子,也不了解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伯南克的御用评论家,甚至是所谓的专家学者们,只是抱怨他没有以最快的速度降息。

我们将在第4章看到政府采用的是一个多么糟糕的政策。待你读完了本书,你会看到能够缩短危机持续时间并扭转情势的措施都夭折了,取而代之的是陷美国于更大、更持久的灾难中的政策。

这回美国真的是在劫难逃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