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政府企业(7)

金融帝国 作者:(美)迈克尔·赫德森


在1931年的6月5日,德国向世界请求不支付战争赔款。仍是美国财政部长的安德鲁·梅隆在6月18号谒见了胡佛总统,他说服总统相信德国可能无法按原定进度偿还赔款。纽约有几家主要的金融机构和银行在德国的债券市场上卷入得很深,而“如果德国全面违约的话,它们很有可能会破产。”惠勒—本内特(WheelerBennett):前引书,第50页。总统召集了一系列的内阁会议并会见了议会内的共和党和民主党领袖,获得了他们对德国推迟一年支付所有的政府间债务的普遍支持。

这形成了他6月20日的延期偿付计划,这个计划冻结了德国全部的私人以及政府的短期债务。不过,他强调指出,他“一点都不”同意“取消欠美利坚合众国的债务”。他承认,债务清偿的基础最终确实变成了“债务国在正常情况下做出偿付的能力……我确信美国人民不希望试图去获取超过债务国偿付能力的一分钱……”但不超过这一点的每一分钱都是他们希望获得的。然而,对欧洲来说,“能力”这个词意味着以取得的战争赔款来进行偿付的能力;而对美国而言,它意味着以普通的预算来做出偿付的能力,最好再加上对军费开支的削减。上引书,第161页。

尽管如此,胡佛的公开声明导致了全世界股市的暴涨和外汇条件的改善,后者弥补了美国因放弃这笔在名义上有25亿美元的债权而遭受的损失,而且还绰绰有余。上引书,第53页。政府间债权的减少由此对私人的国际金融资本产生了积极的初步影响。

但是,让德国脱身将全世界焦虑的焦点转移到了伦敦。1931年7月发表的麦克米伦报告(Macmillan Report)披露了英国的短期外国信贷达到了4亿英镑以上,而在扣除无法收取的中欧债权后,英国可以实现的短期外国债权只有5千万英镑左右。7月13号,也就是公开麦克米伦报告的那一天,达纳特银行(Danat Bank)随即关门大吉。对英镑的挤兑破坏了它的汇兑平价;在此前十年里积累下来的债务负担的重压之下,欧洲的汇率体系开始土崩瓦解。上引书,第98页。胡佛的延期偿付计划来得太迟了。

正如在希腊悲剧中一样,残酷无情的力量被启动了。一开始是英国的贬值削弱了德国的出口潜力。比如说,英国的煤炭变得比德国的煤炭要便宜,所以德国的货船在鹿特丹港装上英国的煤炭,而不是在不来梅和汉堡购买德国自己的煤炭。更糟的是,许多德国企业是以英镑来度量它们的业务的,因此当其汇率下跌时,它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上引书,第103页以下。

这些事件引发了全世界范围的关税和货币贬值战。在英国放弃金汇兑本位制后,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瑞典、丹麦、挪威和芬兰,葡萄牙、希腊、埃及、日本、与英国有主要贸易关系的几个南美国家以及整个的英联邦随后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这些国家构成了一个事实上的“英镑区”,原则上具备打击金本位制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得到了世界上货币黄金的百分之八十——和掀翻国际经济权力这张桌子的能力。如果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将接受另一种支付工具,即英镑纸币,而不是选择继续屈从于黄金,那么这些金块有什么用呢?这种潜在的可能助长了英国和法美之间的经济对立。由于担心出现在英镑贬值基础上的新的世界贸易体系,胡佛总统在此后对英国采取了强硬的路线。

如何才能从一开始就避免世界经济的这一恶化?德国政府在履行其战争赔款义务上已经努力得不能再努力了。在整个的20世纪20年代,很少能听到有人谈论暂停这些偿付,而且德国的各个党派竞相设计按进度支付赔偿的方法。例如,参见《社会化委员会就战争赔款的谈判》,2卷本(柏林:1921年版)。欧洲的盟国也尽了最大努力来清偿它们欠美国的债务。这不是说它们在其与德国的关系上是无可指责的。法国的普恩加莱政府具有特别强的报复心理,1923年占领鲁尔后,它针对英国对其占领行为的抗议做出了如下字眼的答复:

以牙还牙。严格按照德国在1871年确立的先例,只有在德国支付了赔款时,我们才会归还鲁尔区。必须将德意志帝国打入这样的悲惨境地,这样它才愿意根据占领鲁尔所设定的条件履行凡尔赛和约。德国必须无条件地停止抵抗,没有任何的赔偿。鉴于目前德国经济的混乱状态,德国的偿付能力根本就无法确定。此外,明确地确定偿付能力是荒唐的做法,因为偿付能力是不断变化的。德国政府对任何的金额都永远不会认为是公平合理的,而如果它认为是公平合理的,它在第二天就会加以否认。在1871年,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关心法国是否认为法兰克福条约是公平的、是可以履行的。由公正的专家对德国的偿付能力进行调查又能怎样?“公正”是什么意思?由谁来挑选这些专家?引自卡尔·伯格曼(Carl Bergman):《战争赔款的历史》(纽约:1927年版),第200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