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球化下的国家变革路径(10)

小世界(全球整合重塑中国商业模式) 作者:周国辉


如果中国与中国企业善于驾驭这些变革性力量,将会寻找到令人激动的成长机遇;反之,如果对这些力量视而不见,则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堵塞着“中国号”航天飞机引擎的问题如下:

1.精英意识的缺乏

“目前的世界经济正处于一个根本性的经济转型当中,世界经济中心将会从太平洋西岸的欧洲、美国转向太平洋东岸与印度洋,从西方转向东方。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几个主要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着改写世界发展轨道的巨大机会。”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美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瑞·萨克斯指出,“精英阶层、精英意识的缺乏是中国不可忽视的桎梏。”

萨克斯认为,17世纪科技革命开始之前,任何地方任何人实际上都为生计奔波。蒸汽动力、机器、电力和现在的计算机及因特网已经使得个人进行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因此,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现在正让位于精英时代。小世界把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工具带到更多地方和更多人种。随着工具的商品化和普及化,对于国家和企业来说,“唯一的求生之道”是其人民和雇佣者的才能和企业家精神。

在全球化下,任何人都是赢家,但是精英啃到的无疑是最大的获利盘。

2.信息服务基础设施落后

据报道,中国因特网用户占世界全部用户的份额太少。目前,全世界因特网用户达1.3亿户,中国只占全世界用户的1.6%。欧盟、挪威、瑞士、日本、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只占世界人口的17%,而它们的因特网用户占了世界总用户的82%。在发达国家,每6.8人中就有一名因特网用户,他们的确是生活在信息社会。而中国平均每588人才有一名因特网用户,低于发展中国家422人的平均水平。

国家统计局研究员王济川说,中国电脑普及率低,上网率更低,不只是表现在普通家庭,甚至在一些文化人中也存在某种程度的麻木,思想观念远远跟不上信息时代的步伐。查找资料、调阅作品,依然基本上是两地一线——从图书馆到资料室,不少人不懂得利用已开通的信息高速公路。电脑成了创作、文艺研究人员代笔的打字机。相当部分人员不懂电脑,家中的电脑为小孩而设,自己在一旁“望洋兴叹”,更不用说上网漫游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