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论促成分工的原理(1)

国富论(全译本) 作者:(英)亚当·斯密


第二章论促成分工的原理

虽然人们从分工得到许多好处,但一开始,分工并不是任何人的智慧结晶;没有人一开始就看出分工会带来普遍的富裕,也没有任何人刻意想利用分工让社会普遍富裕。分工的形成,是因为人性当中有某种以物易物的倾向;这种倾向的作用虽然是逐步而且缓慢的,也完全不问分工是否会产生广泛的效用;然而分工却是这种倾向必然产生的结果。

这种倾向是否为人性中固有而无法进一步分析的本质,或者更有可能是理智和言语能力的必然后果?这些不是我们在这里要研究的问题。无论如何,我们确知,凡是人都有这种倾向,而在其他动物身上却找不到,后者似乎不知道如何交换食物或达成任何约定。两条在追逐同一只兔子的猎犬,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有某种协同动作,例如把兔子赶向对方,或在对方把兔子赶过来时设法拦截。然而这一景况可不是它们双方协议的结果,而只是它们在那个特殊时刻,凑巧对同一猎物投注了同样的激情。没有人曾经看过,有哪一条叼着一根骨头的狗,刻意公平地找另一条狗交换另一根骨头。也没有人曾经看过,有哪一种(人以外的)动物,会作姿表态或出声呼号,向同类表示:这是我的,那是你的,我愿意拿这个跟你交换那个。当某个动物想从某个人或其他动物手上取得某样东西,除了博取对方的恩惠之外,没有别的手段说服对方。例如,小狗向母犬摇尾乞怜,而家里的西班牙猎狗则像正在进餐的主人做出千百种媚态,以吸引注意,希望获得喂食。人有时也会使用同样的伎俩;如果没有别的方法叫对方照自己的意思行动,那么人或许就会无所不用其极地卑躬屈膝与阿谀奉承,以求取对方的恩惠。然而实际上,人应该没有时间在每个场合都使用这套办法。在文明社会里,每个人随时都需要许多人的合作与协助,而他毕生的时间也许只够让他得到少数几个人的友谊。几乎所有动物,一旦长大成熟,便完全独立,在自然状态下,不需要其他动物的协助。但每个人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他若想完全依赖别人的恩惠,那终究只是痴心妄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