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战争是所有战争的最高形式(2)

金融战争 作者:张荐华


第三阶段:国际炒家当然不会就此罢手。香港之前成功抗住了压力,却招来了他们进一番打压之心。1998年8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是遭遇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采取的一系列财政措施使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了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卢布的迅速贬值,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则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在整个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乔治 索罗斯对泰铢的炒作是亚洲金融风暴的导火线。他是一个绝对有实力、有能力的金融家,他被人们称为“一只假寐的老狼”。索罗斯曾经这样说过:

“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从亚洲金融风暴这个事情来讲,我是否炒作对金融事件的发生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运作规则。我尊重那些规则,关心这些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我认为一些规则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还是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

只是简单的金融炒作,却可以引发一场世纪危机,却可以操纵一国政权。这种战争不见硝烟,却一样冷酷,一样没有道德规范,一样可以颠覆一切。

确实,金融本是不应该和战争扯到一起的,在资本主义世界,哪怕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也不过是其自身本性的一部分。但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金融资本的攻击,很可能引发强烈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成为一场战争的导火索。事实上,战争可能不会轻易地摧毁一国的金融市场,但金融市场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战争的成败。荷兰便是这样一个例子。在16世纪,荷兰以商业为基础,构建全新的金融体系,并因此迅速崛起。荷兰最终依赖国际货币和信贷市场组织军事资源,打败了以帝国结构为基础的西班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