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广场协议覆辙中国绝不能重蹈(1)

金融战争 作者:张荐华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放开,中国的金融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国际上的巨额热钱一直关注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最新动态,时刻准备着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中国的金融体系以“深刻的教训”。当中美第三轮战略经济对话即将于2007年12月在北京举行时,11月19日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在其网站上正式发布一年一度的对华审议报告,称应通过立法把中国的货币政策定为“非法出口补贴”,并敦促白宫向世贸组织提起针对中国的申诉。

也许有人还会记得,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曾播出了主题为“金融大战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节目。节目回顾了历史上国与国之间金融战争的主要战例,并着重回顾分析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的成因、过程、严重后果和教训。另外,节目还着重提到了我国当前的金融安全和金融风险的化解问题。这个节目最后得出的结论发人深省:金融是一个国家的第二国防。

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年代,我们疏忽不起!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新市场经济时代,美国梦想进一步主宰全球。一旦某个地区或国家经济有所起色,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以美国为基地的国际投机资本就会暗地策划金融战争,结果往往是导致被袭国家和地区多年积累的财富被席卷一空。其中受到金融劫掠最严重的,就要数当年经济成就几乎颠覆美国霸主地位的日本了。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的经济一度迅猛发展。但是后来,日本对美国来说没有什么价值了,甚至成为了一个威胁,美国便坐不住了。被金融战争劫掠后,日元急速贬值,国民财富一空。此后,日本经济十几年来一蹶不振。还有一个沉痛的例子便是当年如日中天的亚洲四小龙等东南亚国家,数十年辛辛苦苦取得的经济成就在短短数月间毁于一旦,积累的社会财富被劫去大半,许多市民不仅破产,而且成为负资产者。

金融大战,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会让一个国家的国民财富人间蒸发,也会让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瞬间坍塌。鉴于此,我们应该时刻谨记引发日本经济噩梦的“广场协议”。美国强制要求日元升值,究竟能产生什么样巨大的威力,竟能导致天文数字般的日本国民财富迅速蒸发。对于“广场协议”的评价,摩根 斯坦利的金融分析师史蒂芬 吉恩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强调:“那是日本最大的失策。这个协议让日元在1985年对美元汇率从260:1升至130:1。”

广场协议是由在纽约的广场宾馆签署而得名,这份沉重的协议使得日元对美元汇率到1995年一路上涨到了80:1,并导致了经济过热。当日本央行试图阻止日元继续升值和平抑物价时,却引起了更为严重的后果:侵蚀性的利率下降,接着是股市、地产、投资等领域泡沫的泛起。1989年,政府上调利率,以应付之前出现的一系列危机,但是,短期利率的倍增,却进一步把日本推进了经济持续衰退和金融危机的旋涡中。史蒂芬 吉恩认为,“广场协议”的表面经济背景是解决美国因美元定值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但从日本投资者拥有庞大数量的美元资产来看,“广场协议”根本就是为了打击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日本。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以下先看看美国在1985年以前一段时间内的基本经济情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