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证指数及个股涨跌规律性大揭示(1)

金融战争 作者:张荐华


一直都火爆,一直都牛着,所有的人,不管有钱没钱,张口闭口全是股票基金,仿佛股市中,到处是黄金,满地是钞票;疯了,全疯了,连大爷大妈们都怀揣着钱拼命的往股市里塞,惟恐手里的银子送不出去。此情此景,就象当年潘虹主演的那部电影《股疯》――这就是2006年来中国股市的真实写照,全民炒股的热潮把整个中国经济炒的更加炙手可热。杨百万,这个从考古堆里爬出来的名字,在2007年再次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成为了千万股民心目中的偶像。

时间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公元1990年12月19日,对于一般的上海人来说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然而对于上海的金融业发展而言,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我在这里,预祝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张大吉,生意兴隆,发展顺利,为振兴上海、发展中国的经济服务。”这是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时候的情景,此时的杨怀定,已经是股票交易的大户,成为中国第一代证券投资者的标志性人物。然而,说到杨百万的发家史,还要从1988年谈起。当时国债刚刚开始开放交易,在大多数人梦想着成为万元户的时候,比别人多一个心眼的杨怀定发现了国库券市场中的商机,于是他开始进入国债市场投资买卖,并在短短一年内赚得了百万元的巨款,为上海收入最高的个人。正因为此,名声大振的杨怀定有了杨百万的称号,甚至还引起了时任上海市市长朱?基的关注。杨百万只是中国千万股民的一个缩影,或者说,他是这么多人中极其幸运的一个。在今日的中国,千千万万股民们正为了同一个梦想而奋斗努力着。

中国股市自1990年诞生至今已经17年了。尽管相对西方国家股市几百年的发展,中国的股市还很年轻,然而沪市从最初的“老八股”到今天的上千家企业,市值从最初的十几亿到今天的28万亿,其发展无疑都称得上是翻天覆地的。今年10月5日,英国《金融时报》在《股市续写新高一个资本大国已然崛起》的文章中称:“不管是与西方成熟国家比较,还是与周边新兴市场比较,仅从证券化比率看,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一个资本大国正在崛起。”

从世界各国股市发展经历分析看,越是成熟的市场,规模越大,市值越高,参与人群越多,其“K线图”的涨跌波动规律性就越强。经过十多年迅速成长的中国股市,正按照其自身内部运行的规律向前发展着。言归正传,下面让我们用波神规律来分析一下近年来上证指数涨跌的规律性,也让我们的广大股民进一步了解股市运行的奥秘所在。

这是一张2000-2007年的上证指数月K线图,我们用波神规律常用的箱体测量法,选择一个历史的相对低点,再选择一个历史的相对高点,作为测量标准去测量。按照口诀“箱体适用大波段”,所测结果如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