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素心:怀平常心,做大事业(3)

销售贵在有心 作者:唐崇健


【故事】

几名大学毕业生相约回母校看望老师。老师看到这些学生非常高兴,不断地询问他们近况如何。

话题逐渐转到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其中几位抱怨自己的不如意,认为所在工作单位的领导不给他们机会。老师听后笑了笑,看了看没有抱怨的同学,然后拿了几个杯子过来。这些杯子,有的没有任何花纹和图案,看起来很普通;有的看上去很精致,感觉很昂贵。老师让学生们自己挑选杯子倒水喝。

当所有学生手里都拿到一个杯子后,老师笑着说:“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到,刚才我拿来很多杯子让你们选,那些看起来做工精细的漂亮杯子都被你们挑走了,剩下的都是些看起来最普通的杯子。”

“大家都希望找个漂亮的杯子喝水嘛!”一个学生乐呵呵地说。

老师拍着他的肩膀说:

“你们都想为自己挑选最好的东西,这不就是你们压力的来源吗?可是,你们真正需要的是杯子还是水呢?你们不知不觉中为了更好的杯子而徒增了烦恼。如果生活是水,那么工作、金钱、社会地位就是杯子,它们只是维持生活的工具。如果我们只注重杯子的外表,就没有多少时间享受杯子里水的味道了。”

态度决定一切

物质财富只是使自己内心安顿的“活法”之一。物质财富使我们活得锦上添花,但绝不是人生的全部和唯一,我们应该是它的主人,而不能心为物役。只有我们拥有了积极的心态,生活和工作的热情才会持久,从而产生对人生成就的巨大推动作用。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人生方程式。最近,我有幸拜读了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的《活法。在书中,稻盛和夫凝聚一生的心得和感悟,给我们列出了他的人生方程式:

人生(或者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稻盛和夫认为,“思维方式”对人生及工作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把思维方式通俗地解释为:人的心态和生活态度。

心态和生活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走向——正向或负向。如果心态和生活态度出了问题,热情越高,能力越强,破坏力就会越大,以致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甚至社会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稻盛和夫作为一名杰出的企业领袖,从不谈多少治理企业的技巧和谋略,他的唯一心得就是“正向的思维方式”,即“想法积极,有建设性,具有合作精神,能以感恩的心与大家同心协力一齐前进,开朗而坚定,与人为善,关怀他人,有颗柔软的心,愿意付出努力,知足,不为己利,亦不贪求等。”

稻盛和夫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少年时代的他成绩平平,体弱多病,从未展露过任何天才或早慧的潜质,也不曾有人看好过他的前途。1997年,稻盛和夫不幸身患胃癌,手术两个月后,他皈依佛门,以俗家弟子的身份到寺庙修行,拖着大病未愈的身体,到每家每户门口诵经请求布施。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经历,使他获得了他人无法企及的丰富体验,练就了一颗平常之心,使他在有生之年缔造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本来都是普通人,但很少有人能做回一个真正的普通人。特别是在通达显贵、人生得意之时,有多少人还能坚守当初那份脚踏实地、平和朴素的心态。

由此可见,要做个明白人、做明白事、不受别人蒙蔽并不难,最难的是不被自己所蒙蔽。物质的洪流漫过心灵的堤防,使得我们忘记了仰望星空,忘记了默观内心,忘记了幸福真正的来源。有时候,我们为自己的小聪明而沾沾自喜,却没有发现已经与真正的大智慧相去甚远。其实,正是被自己蒙蔽了。

一个人工作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之所以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维系基本的生活,更因为人类是需要彼此照顾、彼此依靠、彼此交流的。如果我们大家都怀着互相照顾的心态去工作,自然就会得到别人的善待,成为大家心目中的精英。工作没有高贵和卑贱之分,更没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是否成为精英与做什么工作没有关系,甚至与成就大小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精英一定是有所担当的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一定是身上带着一些利他的、使命化东西的人,而绝非蝇营狗苟之辈。要成为一名销售精英,也同样如此。

我认为,销售人员人生成功的方程式应该是:

明确目标 正确方法 努力坚持 良好心态 知识更新=销售成功

物质财富只是使自己内心安顿的“活法”之一。物质财富使我们活得锦上添花,但绝不是人生的全部和唯一,我们应该是它的主人,而不能心为物役。只有我们拥有了积极的心态,生活和工作的热情才会持久,从而产生对人生成就的巨大推动作用。

一个人要时时提醒自己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要正确地看待自己、宽容地对待别人,努力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和谐。贫穷时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原则;富贵时不奢侈挥霍,不骄奢淫逸;成功时不志得意满,依然精益求精、奋发进取。当然,保持平常心并不是要人安于现状、不求上进,而是尽量把个人的名利、荣辱、进退看得淡一些,防止这些东西干扰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不是要人看破红尘、脱离实际,而是努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坚持做有意义的事。“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讲的就是一种平常心、大胸怀、大境界。很多人工作只是为了生活,当他成功了,当他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他会习惯于赚钱而不知怎么去好好地生活。拥有这样的成功、这样的财富、这样的人生,幸福吗?请记住:你的财富和资产是谁的?眼睛一闭都是社会的,你不可能也永远带不走。

【实例】

前段时间,公司发生了两件关于投标标书出错的事情,两个项目都曾面临淘汰出局的尴尬局面。但是,两件事情的最终处理结果却大相径庭。

第一件事。客户是国内一家著名公司,一直以精品理念著称,坚持选择一流品牌的供应商进行合作。本次年度招标,共有七家公司参加竞争。原来以为,凭借公司实力,此次投标应该胜券在握。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由于公司工作人员对招标书的要求理解不透,标书中竟然出现了两点不该犯的错误,导致公司即将被判出局。这样的结果,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销售人员,无疑都似当头一盆凉水。是默认失败的结果,还是力求一线生机?当销售人员得到这个消息时,他没有一味地抱怨和指责,而是决定据理力争。他一趟又一趟地拜访客户,还与客户高层进行了沟通,对公司出现的失误表示真诚的道歉,并详细介绍了公司的情况,表达了与客户合作的良好意愿。他恳切地指出,无论是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还是品牌形象、产品质量,都与客户的“精品”理念相匹配。如果仅仅因为标书制作失误,而导致项目流标,既有违客户的招标初衷,对公司来说也不公平。客户在听取了销售人员的诚恳解释后,同意将公司作为特例,收回未中标通知书,让公司重新制作标书。最终,公司凭借一流的资质、合理的报价而一举中标。目前,该客户已经成为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一个看似已经“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结果,在销售员的积极努力下,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二件事。一个重点项目,由公司的两名销售人员合作开发。直到项目投标时,两个人还在相互协调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而没有将精力完全放在项目跟踪上。在这种情形下,同样是因为公司内勤人员的失误,标书也出现了两个差错:一是技术标中产品附件及专用工具没有按标书要求在指定章节中具体列明;二是商务标中某个表格的格式被修改,公司未能予以签字、盖章说明。这样的差错,对标书总体内容而言,并不是致命的失误。遗憾的是,负责此项目的销售人员在得知这些情况后,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补救措施、抓紧与客户进行沟通、积极寻求转机,而是一味地抱怨公司的失误,最终导致标书被废。本来,公司在价格、技术、质量、品牌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优势,但却因为标书中的小小失误而错失良机,实在令人惋惜。从表面上看,公司内勤的工作失误是导致失败的直接原因,但失败的真正原因是销售人员的不作为,值得认真反思。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态度,结果也就不同。工作需要热情和行动,工作需要勤奋和专注,工作需要积极和主动,工作更需要我们正确的态度,销售工作更是如此。其实,人与人之间天资的差别很小,却往往因为努力的程度不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距。在工作中,出现差错在所难免,但细微的失误不是失败的借口。成败的关键往往不在于客观因素,而在于我们做事的态度。是直面困难,还是选择放弃,这便是一个态度问题。所以,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须先端正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

【故事】

日本,一名利用假期到东京帝国饭店打工的女大学生,在这个五星级饭店里分配到的工作是洗厕所。

当她第一天将手伸进马桶刷洗时,差点当场呕吐。勉强撑过几日后,实在难以为继,决定辞职。就在此刻,这位女大学生发现,和她一起工作的一位老清洁工,居然在清洗工作完成后,从马桶里舀了一杯水喝了下去。大学生看得目瞪口呆,但老清洁工却自豪地表示:经他清理过的马桶,是干净得连里面的水都可以喝下去的。

这个举动给了这位女大学生很大的启发,令她了解到真正的敬业精神:任何工作,不论性质如何,都有理想、境界与更高的质量可以追寻;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高低贵贱,却在于从事工作的人能否把重点放在工作本身上,去做出更加精益求精的业绩。

此后,再进入厕所时,大学生不再引以为苦,而是将其视为自我磨炼与提升的场所。每次清洗完马桶,她也总是扪心自问:“我可以从这里面舀一杯水喝下去吗?”假期结束,当经理验收考核成果时,女大学生在所有人面前,从她清洗过的马桶里舀了一杯水喝了下去!

这个举动同样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总经理认为这名实习生就是必须要招揽的人才!毕业后,大学生果然顺利进入东京帝国饭店工作。并凭着这简直匪夷所思的敬业精神,37岁以前的她成为东京帝国饭店最出色的员工和晋升最快的人。

37岁以后,她步入政坛,最终在大选中成为日本内阁邮政大臣。这位女大学生的名字叫野田圣子。现在,这位被认为极有潜力角逐首相的内阁大臣,每次自我介绍时总还是说:“我是最敬业的厕所清洁工和最忠于职守的内阁大臣!”

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功,源于他对工作怀有什么样的态度。只有敬业,才能磨炼才干;只有敬业,才能促进职业成长;只有敬业,才能创造更好的工作机遇。敬业,首先就是对工作和岗位无限忠诚的投入。

在现实中,很多年轻人都有一种“担心”——如果我为老板做了那么多,我能得到多大的回报?我是不是吃亏了?这种“担心”是一种致命的毒药,它会让人纠缠于眼前小利而懈怠委靡,让自己丧失最好的成长机会,从而耽误自己的远大前程。所以说,心态和思维决定前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