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资产负债表编制问答

企业会计报表编制实务问答 作者:杜彬


15什么是资产负债表?其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财务会计报表。所谓财务状况是指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其相互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因为它所反映的是某一时点上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它所反映的数据是历史的,所反映的状态是静态的会计报表。

(2)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1)资产负债表揭示的企业资产规模和结构,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分析判断企业的经济实力、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资产质量。

2)资产负债表揭示的企业资本规模和结构,有助于报表的使用者进一步分析判断企业经营的安全性等。从企业资本规模的角度来看,企业资本的总额,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决定着企业的资产总量,进而决定着企业的经济实力。而所揭示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结构,结合企业的资产规模与结构则有助于进一步分析企业经营的安全性、举债能力、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以及在清算情况下债权人的保障程度,等等。

3)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了解企业资源分布及资财权益,有助于分析、识别企业的财务弹性。财务弹性强的企业不仅能从有利可图的经营中获取大量资金,而且可以借助债权人的长期资金和所有者的追加资本获利,万一需要偿还巨额债务时,也不至于陷入财务困境;或遇到新的获利能力更高的投资机会时,也能及时筹集所需资金。财务弹性来自于:①资产的流动性或变现能力;②经营创造现金流入的能力;③向投资者和债权人筹集资金的能力;④在不影响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变卖资产取得现金的能力。

4)将企业不同时期的资产负债表进行纵向比较,可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将资产负债表所揭示的财务状况与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揭示的信息结合起来分析,有助于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16资产负债表包含哪些内容?

 

资产负债表中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内容。

(1)资产的内容及分类。资产是企业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的基础,企业盈利水平取决于企业资产质量及其配置的合理性。

1)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被耗用的资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周转性资产,其主要内容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非流动资产是相对于流动资产而言的,通常是指变现周期超过1年的资产,企业的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非流动资产的规模,其主要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商誉等。

2)资产按其货币属性分为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3)资产按照金融特征分为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是指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金融资产的最大特征是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远期的货币收入流量,包括现金;持有其他单位的权益工具;从其他单位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企业根据合同将收到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非金融资产是指除金融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

(2)负债的内容及分类。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有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1)负债按照偿付手段分类。流动负债按照偿付手段,分为货币性流动负债和非货币性流动负债。①货币性流动负债是指需要以货币资金来偿还的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预计负债和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中需要用货币资产偿还的债务;②非货币性流动负债是指不需要用货币资金来偿还的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预收账款以及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中不需要用货币资产偿还的债务。

2)负债按照偿付金额是否确定分类。流动负债按照偿付金额是否确定,分为金额可以确定的流动负债和金额需要估计的流动负债。①金额可以确定的流动负债是指有确切的债权人和偿付日期,并有确切的偿付金额的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已经取得结算凭证的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和其他应付款等;②金额需要估计的流动负债是指没有确切的债权人和偿付日期,或虽有确切的债权人和偿付日期但其偿付金额需要估计的流动负债,主要包括没有取得结算凭证的应付账款、预提费用和预计负债等。

3)负债按照形成方式分类。按照形成方式,分为融资活动形成的流动负债和营业活动形成的流动负债。①融资活动形成的流动负债是指企业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筹集资金形成的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和预提的借款利息;②营业活动形成的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流动负债,分为外部业务结算形成的流动负债和内部往来形成的流动负债。外部结算业务形成的流动负债主要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其他交款、其他应付款中应付外单位的款项和预提费用等;内部往来形成的流动负债主要包括应付职工薪酬和其他应付款中应付企业内部单位或职工的款项。

(3)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及分类。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产、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含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按照规定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也构成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这部分投入资本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被计入了资本公积,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项目下反映。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告列报》的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均应作为所有者权益类的内容单独列示反映。

 

 

17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是怎样的?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是依据“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设计的,其具体结构又分为报告式和账户式两种,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采用的是账户式结构。

账户式结构的资产负债表主体部分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类项目,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其平衡原理是“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所有者权益总额”这一会计基本等式。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项目的排列依据是资产的流动性,排列顺序由大到小,先“流动资产”,后“非流动资产”;在“流动资产”中,先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资金”,后“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等以此类推;“非流动资产”亦是如此。负债类项目的排列依据是负债的流动性,排列也依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方法与资产类项目类似。所有者权益类项目是按照项目在企业的永久程度排列的,“实收资本”在先,依次是“资本公积”等,排列顺序由高到低。

为了提高资产负债表的效用,资产负债表中采用了前后期对比方式编列,表中各项目不仅列示期末数,而且列示出年初数,相当于两年期的资产负债表,报表使用者利用期末数与年初数的比较,可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预测企业经营发展的趋势。

 

 

18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有哪些?

 

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金额栏分为“期末余额”和“年初余额”两栏。其中,“年初余额”栏各项目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栏的金额填列,如果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名称、内容有变化,则应根据规定对上一年末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内容、金额进行调整,按照调整后的金额填入当年资产负债表的“年初余额”栏。“期末余额”栏的填列方法可分为以下5种:

1)直接根据总账余额填列。直接根据总账余额填列,即直接将总账中的余额填入资产负债表的相关项目中。

2)根据若干总账余额计算填列。为集中反映某类会计信息,将分散在若干账户中的数据加总后填列在资产负债表的一个项目中,例如,“货币资金”项目,应当根据“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账户的余额合计填列。

3)根据账户余额内容填列。为了更准确地反映资产、负债的流动性,对相关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账户的余额进行分析,将其中符合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的部分分离出来单独报告。

4)根据总账所属明细账的余额方向填列。为了更准确地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对具有双重性质内容的总账内容进行分析,根据所属明细账的余额方向确定具体内容的性质,并分别填列。

5)根据有关资产账户及其减值账户余额抵消后的净额填列。为了更谨慎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账户均按照相关资产账户抵减其准备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例如,“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应当根据“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抵减“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19如何填列资产负债表表内项目?

 

(1)资产类项目内容及填列。

1)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该项目应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期末余额的合计金额填列。

2)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包括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以及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项目应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期末余额填列。      

3)应收票据。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应收票据”项目应根据“应收票据”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账户中相应的准备后的差额填列。    

4)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账户分析填列,将其中期末为借方余额的明细账的借方余额加总起来,再减去“坏账准备”账户中相应的准备,按照相减后的差额填列。

5)预付账款。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预付的款项。“预付账款”项目应根据“预付账款”、“应付账款”账户填列,将其中期末为借方余额的明细账的借方余额加总起来,再减去“坏账准备”账户中相应的准备,按照相减后的差额填列。

6)应收股利。应收股利,是指企业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取的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应收股利”项目应根据“应收股利”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7)应收利息。应收利息,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应收股利”项目反应企业期末尚未收回的利息,但不包括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应收取的利息,这部分利息包括在“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中。该项目应根据“应收股利”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8)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存出保证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以及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或暂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目反映企业其期末净额,该项目应根据“其他应收款”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账户中相应的准备金后的差额填列。

9)存货。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已备出售的产成品,或者准备出售的仍然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耗用的材料、物资等,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等。“存货”项目应根据“在途物资”或“材料采购”、“原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和“周转材料”等账户的期末余额之和,与“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期末余额后的差额填列。

在计算账户的期末余额之和时,如果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应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如果库存商品采用售价金额核算,还应减去“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贷方余额。

10)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是指非流动资产中将要在1年以内到期的部分。“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应根据各非流动资产账户的内容填列,将其中1年内到期的部分单独填列在该项目中。如“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中将要在1年以内到期收回的部分,即应从“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中扣除,填列在本项目中。 

11)其他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是指不能列入以上项目,但性质又属于流动资产的其他资产。

1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①贷款和应收款项;②持有至到期投资;③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应根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13)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收回金额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应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的期末余额与“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账户余额的差额填列。

14)长期应收款。长期应收款,是指因融资租赁而产生的应收款项,以及采用递延方式、实际上具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产生的应收款项。“长期应收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应收款”账户期末余额与“坏账准备”账户中相应的准备的差额填列。 

15)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期末余额与“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账户的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

16)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应根据“投资性房地产”账户期末余额减除“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账户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17)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账户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的期末余额后的差额填列。

18)在建工程。在建工程,是指企业尚未得到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在建工程”项目应根据“在建工程”账户的期末余额与“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账户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

19)工程物资。工程物资,是指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工程物资”项目应根据“工程物资”账户的期末余额与“工程物资减值准备”账户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

20)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21)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农业企业为生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生物资产。“生物性生物资产”项目应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账户期末余额减去“生物性资产累计折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账户的期末余额后的差额填列。

22)油气资产。油气资产,是指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所拥有的矿区权益和汽油井以及相关设施。“油气资产”项目应根据“汽油资产”账户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耗”和“汽油资产减值准备”账户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

23)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账户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账户期末余额后的差额填列。

24)开发支出。开发支出,是指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部分。该项目应根据“研发费用”账户期末余额填列。                

25)商誉。商誉,是指企业合并过程中,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该项目根据“商誉”账户的余额减去“商誉减值准备”账户的余额后的差额填列。 

26)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摊销期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应根据“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27)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企业采用债务法核算时,时间性差异的预计纳税影响作为预付未来税款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应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28)其他非流动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是指不能列入以上项目,但性质又属于非流动资产的其他资产。例如,公益性生物资产等。

(2)负债类项目内容及填列。

1)短期借款。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短期借款”项目可直接根据“短期借款”账户期末余额填列。

2)交易性金融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是指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企业所承担的以交易为目的的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项目应根据“交易性金融负债”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3)应付票据。应付票据,是指企业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应付票据”项目应根据“应付票据”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4)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账户,将其中期末为贷方余额的明细账的贷方余额加总,按照加总后的合计金额填列。

5)预收账款。预收账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该项负债需要用合同中约定的商品或者劳务偿付。“预收账款”项目应根据“预收账款”、“应收账款”账户,将其中期末为贷方余额的明细账的贷方余额加总,按照加总后的合计金额填列。

6)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应支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以及相关支出。“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应根据“应付职工薪酬”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7)应交税费。应交税费,是指企业按照税法等的规定计算应缴纳的各种税费。“应交税费”项目依据“应交税费”账户的期末余额,当账户为贷方余额时,直接按照其贷方余额填列;如果为借方余额,则以负数金额填列。

8)应付利息。应付利息,是指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应付利息”项目应根据“应付利息”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9)应付股利。应付股利,是指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付股利”项目应根据“应付股利”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10)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是指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应交税费、长期应付款等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款、暂收款项。“其他应付款”项目应根据“其他应付款”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11)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是指企业的非流动负债中将要在1年内到期的部分。“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以及“长期应付款”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将各非流动负债项目中将在1年内到期的部分合计于该项目中填列。

12)其他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是指不能列入以上项目,但性质又属于流动负债的其他负债。

13)长期借款。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借款。“长期借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账户的期末余额,剔除其中将要在1年以内到期的部分填列。

14)应付债券。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偿还期在1年以上的债券。“应付债券”项目应根据“应付债券”账户的期末余额,剔除其中将要在1年以内到期的部分后进行填列。

15)长期应付款。长期应付款,是指企业除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包括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等发生的应付款项。“长期应付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应付款”账户的期末余额,剔除其中将要在1年内到期的部分后进行填列。

16)专项应付款。专项应付款,是指企业取得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具有专门或者特定用途的款项。“专项应付款”项目应根据“专项应付款”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17)预计负债。预计负债,是指企业由于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产品质量担保等而确认的很可能产生的负债。“预计负债”项目应根据“预计负债”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18)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企业采用债务法核算时,时间性差异的预计纳税影响作为未来应付税款的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应根据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19)其他非流动负债。其他非流动负债,是指不能列入以上项目,但性质又属于非流动负债的其他负债。

(3)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类项目内容及填列。

1)实收资本(或股本)。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或股东所缴付的注册资本,股份制企业称之为股本。“实收资本”或“股本”项目应根据“实收资本”或“股本”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2)资本公积。资本公积,是指企业收到的所有权归属投资者,但又不构成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那部分资本或资产。“资本公积”项目应根据“资本公积”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3)库存股。库存股,是指企业收购、转让或者注销的本公司的股份。“库存股”项目应根据“库存股”账户的余额直接填列。

4)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从税后净利润中提取形成的积累。“盈余公积”项目应根据“盈余公积”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5)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尚未设定用途、将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税后净利润。“未分配利润”项目应根据“利润分配”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20资产负债表编制实例

 

【例21】东方公司为上市公司,2009年12月1日,总账指标如表21所示。

(1)2009年12月1日总账的期初余额如表21所示。表21总账的期初余额2009年12月1日

(单位:元)

科目名称借方余额科目名称贷方余额库存现金17 75000短期借款300 00000银行存款312 95000应付票据185 57000其他货币资金234 00000应付账款1 098 40000交易性金融资产7 00000应付职工薪酬147 50000应收票据165 50000 应交税费77 41525应收账款278 40000 其他应付款157 39560预付账款343 00000 长期借款726 00000应收股利5 00000 应付债券300 00000应收利息3 50000 长期应付款1 000 00000其他应收款5 55000 实收资本2 900 00000坏账准备5 00000 资本公积200 00000材料采购90 30000 盈余公积326 00000原材料219 50000 未分配利润541 03000库存商品1 095 00000发出商品20 90000周转材料28 10000生产成本100 71085存货跌价准备2 30000持有至到期投资49 95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5000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0 00000长期股权投资92 10000长期投资减值准备2 00000固定资产4 831 90000累计折旧420 000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5 00000在建工程265 00000工程物资7 00000固定资产清理4 70000无形资产320 30000累计摊销80 00000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4 00000合计7 959 310857 959 31085

(2)2009年12月1~10日科目汇总表如表22所示。表22科目汇总表

汇总时间:12月1日至12月10日

凭证编号:汇字第 1 号

(单位:元)会计科目名称借方金额贷方金额库存现金208 80651 197 52801 银行存款2 187 00000 1 137 66456其他货币资金3 50000 23035000交易性金融资产137 00000应收账款1 000 35000912 60000预付账款343 00000应收股利29 00000其他应收款2 00000 700000材料采购100 00000 100 00000原材料576 43458周转材料46 04000 5 40000库存商品70 00000长期股权投资243 60000 150 00000固定资产679 43348在建工程265 00000累计摊销6 00000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 00000 80 00000短期借款100 00000应付账款20 00000 90 00000应付职工薪酬246 04900 150 00000应交税费  153 16103 19273895其他应付款110 42555 50 42054长期借款500 00000实收资本400 00000盈余公积15 00000未分配利润135 00000投资收益2 35000 139 00000(续)会计科目名称借方金额贷方金额制造费用2 06916生产成本137 02500管理费用57 14725销售费用8 67100财务费用2 43950主营业务收入936 80000主营业务成本70 00000营业外收入31 00000合计6 138 50206 6 138 50206

(3)2009年12月11~20日科目汇总表如表23所示。表23科目汇总表

汇总时间:12月11日至12月20日

凭证编号:汇字第 2 号

(单位:元)会计科目名称借方金额贷方金额库存现金20000 5 79800银行存款1 261 30600 115 22500应收票据80 00000应收账款327 48300应收股利12 00000其他应收款35 75420原材料35 60000库存商品200 00000发出商品200 00000待处理财产损益41 65200 4165200长期股权投资12 00000投资性房地产454 00000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50 00000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10 00000固定资产492 82051 1 112 00000固定资产清理510 30000 510 30000(续)会计科目名称借方金额贷方金额累计折旧205 000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 00000无形资产160 00000200 00000累计摊销50 00000短期借款200 00000应付账款90 00000应交税费 17 47949213 43500其他应付款18000资本公积2 00000管理费用3 41700销售费用9500财务费用22500主营业务收入1 039 90000营业外收入80 00000营业外支出25 99780合计3 907 91000 3 907 91000

(4)2009年12月21~31日科目汇总表如表24所示。表24科目汇总表

汇总时间:12月21日至12月30日

凭证编号:汇字第 3 号

(单位:元)会计科目名称借方金额贷方金额库存现金60000 3 95000银行存款1 167 27926944 50000交易性金融资产25 0000014000000应收票据189 54000189 54000应收账款457 40000783 78300坏账准备56 13000应收利息 1 60000其他应收款20000原材料20000 560 93500库存商品1 000 93405 1 792 83218发出商品200 00000(续)会计科目名称借方金额贷方金额周转材料46 52000存货跌价准备48430待处理财产损益48 20000 48 2000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0 00000持有至到期投资3 81440 43 42093长期股权投资80 00000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 00000投资性房地产182 50000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1 45000固定资产165 51000 348 00000累计折旧208 00000 49 85129固定资产清理11 00000 11 00000累计摊销3 5333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0000应付利息37 62000应付账款400 000001 00000应付职工薪酬245 70000应交税费 360 58973 494 50106其他应付款136 82901长期应付款500 00000预计负债50 00000资本公积15 000005500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5 00000207 50000投资收益75 39347制造费用44 7172946 78645生产成本819 07241999 93405主营业务成本1 889 83218资产减值损失75 11430营业税金及附加35 51673管理费用216 24124销售费用79 91674财务费用52 62000 15 38926其他业务收入3 50000(续)会计科目名称借方金额贷方金额其他业务成本1 68500主营业务收入537 20000营业外收入10 00000营业外支出96 90000合计8 153 98333 8 153 98333

(5)2009年12月31日科目汇总表如表25所示。表25科目汇总表

汇总时间:12月31日

凭证编号:汇字第4号

(单位:元)会计科目名称借方金额贷方金额应交税费 108 12850盈余公积 48 65782营业税金及附加 35 51673未分配利润48 65782324 38549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82 50000资产减值损失 75 11430投资收益212 04347管理费用 276 80549销售费用 88 68274财务费用 39 89524其他业务收入3 50000其他业务成本 1 68500主营业务收入2 513 90000主营业务成本 1 959 83218营业外收入121 00000营业外支出 122 89780所得税费用108 12850108 12850本年利润3 032 943473 032 94347合计6 222 673266 22267326

(6)东方公司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如表2.6所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