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9 孤芳自赏缘于母亲改嫁(2)

拯救心灵 作者:游涵


“我承认,但具体该怎么办?”

“这样,”咨询师说,“你回去做一件事,当你一个人的时候,找出你小时候用过的东西, 或 是照片,或是图画,或是录像,哪怕听听那时的歌曲……仔细地品味当年的感受。然后,以 现在一个成人的角度,给幼小的自己写封信,就算是同情她的遭遇,将过去令你不快的事情 一件件写出来,再看看有什么反应,我们进一步沟通。”

照咨询师的话,我选择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翻出自己幼时的照片,看着它,听着那时的,妈 妈 爱唱的歌,慢慢地,一股能量从我的胸部往上顶,逐步贯穿到我的全身……但我将这种悲痛 顶了回去,因为我怕。

过了两天,我又来到咨询室,希望得到咨询师的帮助。他请我坐在对面,拉上窗帘,让我取 出照片放在面前,同时打开录音机听那时的音乐。那时,我的头脑中频繁地出现当年被送来 送去的场景,咨询师开始引导。

“想不想妈妈?”

我点点头。

“那就说出来:妈妈,我想你,我不想让你把我送走,我想和你在一起!”

“妈妈,我想你,”刚说到这,哽咽的感觉已经让我泣不成声。

咨询师在一旁继续引导:“那个照片里的小女孩儿,根本没有办法决定是否留在妈妈身边, 她只能随着妈妈的意愿,一次次地被送走,一次次地离开亲爱的妈妈、爸爸,但她的内心, 是多么想和他们在一起,多么想让妈妈亲她,爸爸爱她,还多么盼望姐姐能回到自己身边, 和她一起玩,一起笑!”

这些话,每一句都刺痛我的心,泪水毫无顾忌地涌出,我几乎号叫着抱怨妈妈,呼唤爸爸和 姐姐,幼时那一幕幕,不再是画面,而成为我真正的感受。我体会着当年的自己――那个小 生命的心,一颗脆弱无助的心,我好爱她,好爱她,好心疼她,好理解她!

“孩子,我们也爱你,可我不爱你爸爸,妈妈不能和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在一起生活,但我 爱你,爸爸也爱你,你一定要理解妈妈,因为,你现在也是个女人,你也有权力作出自己的 选择。”咨询师以妈妈的口吻娓娓道出。

“是的,是的,我理解你们,可又有谁理解我?”

“你的心理解,你的女儿理解!”

当说到女儿时,我更加伤心,感到了她正像当年的自己一样,深深地点着头,那时,我好象 什么都懂了,在那一刻,我理解了所有人,我感觉我读懂了生命。

经过这场“洗礼”,我好象变了个人,老公是最直接的感受者,他说,他好象才认识我,感 觉 我越来越美。同事说我像大病初愈一样,振作了很多,但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终于学会 了怎样爱我的女儿!

  心理分析:

当父母无法左右自己的两性关系时,会自然地不知所措。此时,大部分父母不自觉 地将亲子关系放在次要地位,因为他们自顾不暇,况且,在家庭关系中,两性关系排在第一 位,没有它,其他关系也就无从谈起。

当有孩子的夫妻重新面对婚姻选择时,要有一个明确的前提:孩子是原来家庭的果实,对孩 子的爱,不能少于对新配偶的爱。否则你就是不爱自己。而且,孩子并没有错,必须对他们 负责。

这就好比是一棵树要移植到另一个地方去,在移植的时候,怎么可能只移树干不移果实呢?

何况,一桩婚姻,是彼此的全部接受,并非只接受双方的某一部分。有些女人在离婚后,怕 自己嫁不出去,便把孩子丢给男人或亲戚,先摆脱母亲的责任,好像做了母亲是什么天大的 罪过,这种做法,只不过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宠物,而不是真实的人。而如果一个男人在接受 一个离婚女人时只接受她本人,而不接受她的孩子,那么这个男人便不配成立家庭。

家,不是风月场所,它需要共同承担责任,它是生命的培养基,是人类社会的细胞,它的庄 严和生动,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来完成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