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家庭中的“家长里短”(8)

问问李子勋 作者:李子勋


人的内心更多是受感性、本能、欲望等支配,这些内心的隐私部分,被荣格称之为“阴影”。一般在理性作用下,我们发展了一个“面具”,把阴影掩藏起来,不让它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生活与工作。如果你不尊重对方的面具,不愿意按照对方的希望去看待他,他也失去维持善良面具的心理能力。人越活在光彩中,内心的污浊越多,天使的内心阴影可能是魔鬼。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总是在电影或荧屏上扮演正面角色的人,生活中都不那么道德,原因一方面是人们对他们有高期待,做了芝麻大的坏事也会被宣扬开。另一方面是他们正面自我得到过多满足,反面的自我就会兴风作浪,这时他们很难保持最低的道德操守。相反,老演反派角色的演员在生活中大多是老好人,善良的人,而且寿命也相对长。正派角色的演员如果内心也要求自己很正派,常常会身体不好,寿命也不那么长。允许自己内心“坏”一点,可能是一个好人的身心健康之道。

建议你永远不要再伪装身份去探索爱人的内心,那是你最不应该去的地方,除非是你想离开他。当然,如果你依然痛苦,也不要掩藏这些情绪,因为这样的情绪有一个隐语是说明你爱他。如果你还想与他走下去,就不要怪罪他,因为你怪罪他,他的内心会从内疚转向为自己辩解。最能合理化出轨行为的理由就是他不再爱你了,如果他不爱了,与别的女人上床就不会引发内心的道德冲突,这样,谁也不能再约束他。不再寻找他不爱你的证据,反过来寻找他爱你的证据,很多男人在网上对网友大谈艳遇,很难判断他是否在企图勾引你。在你们之间构建新的现实,并相信好的解释是解决婚姻困境的办法之一。

了解该了解的部分,其他部分坚持用自己的好的假定来补充是婚姻的处事哲学。

我不想因为坏脾气失去老公

我今年32岁,平时在工作上和对身边的朋友都非常客气,从不和别人有什么冲突,别人都觉得我是一个没有脾气的人,在他们眼里我非常温柔,非常和善。

而在家里,我总是因为老公一句话不顺心就大发脾气,不给他解释的机会就大声反击,激动的时候非常可怕,会摔东西,会自虐,还会说不想活了这种话(都是用叫的声音说话的)。老公被我这样弄得非常无奈,非常不开心,有的时候他也会非常害怕,说他受不了我或者是没有人受得了我,老公对我的评价就是你什么都好,就是脾气要改一下……其实我自己非常痛苦,每次和老公发完脾气后都非常后悔,甚至非常自责和自卑,我真的非常爱他,我根本不想伤害他的。这让我想到以前我对父母也是这样的,父母对我的评价也是和我老公一样,为什么我的脾气到现在还没有改掉,难道我以后对我的小孩也会这样吗?我知道这样的脾气不只我自己痛苦,也带给他们很大的痛苦,我很多次想去看心理咨询,但一直没有这个勇气,希望李老师可以给我一些指点,我真的不想因为我的坏脾气失去我的老公。

心理学有一个很经典的解释,叫“依恋障碍”,说孩子两岁以前,或称依恋前期,在与母亲关系中体验被爱的同时又体验到被伤害,或者抚养他的人不断地更替,难以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孩子会选择一种逆来顺受的方式接受“现实”,表面很乖很听话,内心却潜抑着“婴儿的愤怒”。这种愤怒在青春期和成年后常常指向最亲密的人,对外人却能保持理性与克制。有时候,由于内心没有经由依恋而获得的安全感,会很努力发展自己,获取稳定的社会认同,结果是事业成功,婚姻失败。当然,这样的解释存在一种风险,可能合理化了个体对亲密的人的攻击性行为,结果找不到出路。现在的心理学比较关注青春期的家庭互动,是否强化了孩子愤怒的行为。如果孩子从愤怒中获益,成年后无意识地在夫妻关系中重复这种愤怒就变得自然。不过,从生物学来看,雄性生物对雌性的攻击与占有是关系建立的一种本能,并不因为早年遭遇过什么。同样,在社会学上看,来自家庭内部的伤害比来自社会的伤害更多,原因是某种婚姻文化的观念可能强化并合理化了暴力。比如对不忠者的文化谴责与行为惩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