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饮食:脾胃调和百病除(3)

养生就靠好习惯 作者:陶涛


脾胃虚弱的人通常具有消化不良、腹部胀痛、呃逆、烧心等症状。如果老人经常出现此种症状,则需注意脾胃的调理。

养生课堂

调理脾胃,饮食是关键。脾胃不好的人,最好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应有宜忌 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素食,少吃各种肉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饮食应尽量清淡、软烂,避免进食过多刺激性食物。尽量减少寒凉食物的摄取。

◇脾胃养护 要注意脾胃保暖,避免身体着凉;要坚持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增强脾胃消化功能。

另外,中医认为脾胃属土,喜甜,长夏时节,脾气最宜养脾,老人可以在长夏时多吃一些有甜味的食物,如南瓜、苹果、栗子等。但要记住,甜味食物也不宜多吃,以免增加体内葡萄糖浓度,引起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

4. 饮食冷热需注意

《抱朴子》曰: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勿灼唇,冷勿冰齿。又曰:冷热并陈,宜先食热,后食冷。愚谓食物之冷热,当顺乎时之自然。然过冷宁过热,如夏日伏阴在内,热食得有微汗亦妙。《内经》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汗由气化,乃表里通塞之验也。

《抱朴子》中说:过热的食物容易伤到筋骨,过冷的食物却易使肺受伤。而冷热的标准是,热不要灼伤嘴唇,冷别冰到牙齿。如果需要同时吃冷热食物,应该先吃热食,后吃冷食。古时养生家认为,人们应避免吃冷食。但曹老先生却说:所吃食物的冷热,顺乎四时自然即可,如冬季寒冷,应吃温热的食物,而夏季炎热,偶尔吃一些温凉的也可。不过,对老人来说,过冷食物的危害要大于过热食物的危害。即使是在炎炎夏季,老人也应多吃温热的食物,热食能让身体微微发汗,对健康有益,而太冷的食物,就像夏天在人体中注入股阴寒之气般,伤及脾胃。

老人元气虚弱,身体原本寒凉,更不应进食寒凉食物。此外,中医认为,汗液是内毒外排、祛邪安正的重要方式。如果汗腺不畅,身体则丧失了一条重要的排毒管道,而夏季是正常出汗最好的时节。从这个角度来说,炎炎夏日,吃点儿热食物使身体出些微的汗,对身体很有好处。《黄帝内经》中也说,暑夏不出汗的人,往往会导致秋天的风疾。

养生课堂

曹老先生说,冷热寒凉之饮食,随着四季变化之气即可。但在变化中,要注意热食对身体更为有益。

◇早春时,气候仍比较寒冷,人体为御寒,则应以热食为主,少吃寒性食品,以阻遏阳气发越。

◇晚春时节,气温日渐升高,可食用些性凉食物,防止人体积热。

◇夏季酷暑,老人应注意防止中暑,但切不可贪图一时凉快,过多食用寒凉食物。因为夏季人的消化功能较弱,过多吃生冷食物,则容易立即诱发肠胃痉挛,引起腹痛、腹泻。

◇秋季天气转凉宜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以颐养胃气。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阳气内藏,脾胃功能相对虚弱,在饮食方面,忌吃寒性食物,否则必然会损伤脾胃阳气,引起身体各种疾病。相反,冬季天气寒冷,应多吃一些暖性食物,祛寒生暖,补气旺血,增强抗寒能力。

尽管老人进食寒热食物,可依据自身情况,以及环境冷热而定,但从身体的调养来说,老人还应多进食温热食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