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结婚男人的“逃避回家症”(2)

新婚3年,决定女人一生 作者:(韩)金淑琪


 

其实,只要不赌不嫖,丈夫偶尔出现夜不归宿的现象,做妻子的完全没必要小题大做。你只要单纯地想,同好友一醉方休的丈夫,其实是不会惹出什么事端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便别人再三挽留,丈夫恋家的心理也会逐渐增强。这是因为,丈夫会慢慢意识到,整日喝酒玩乐对改善生活并没有多大帮助,而拒绝应酬也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丈夫对自由所充满的期待与幻想,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理解成他还很年轻,不够成熟。

签订两个人的“零容忍(zero tolerance)”条约

当然,我不是劝所有妻子们都无条件地容忍丈夫的“罪行”。一味地默不做声其实是件很痛苦的事情,而引发“战火”的另一方—丈夫,也要作好准备,时刻等待着妻子的感情“爆发”,这种感觉也令人十分不快。这时我劝你们最好签订适合你们两人的原则性条约,条约可以包含以下内容:“即使再晚也要回家睡觉”;“手机保持开机,保证随时可以联系到对方”;“不准赌博”;“如果不是公司业务需要,不准去夜总会”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职业特点等因素,需订立较为现实的条款,且条款项目不宜过多或过于复杂,这样容易在基本的原则上增加其他的原则。我主张你们只签订一旦犯规就会给双方都造成伤害的条款。

要想让原则产生应有的作用,需要配套出台惩戒性质的条款。这些惩罚条款最好在结婚之初就商定好,两人协商各种事情时一同加进去。惩罚条款应该更具体一些,比如一段时间不能使用私家车;上缴一部分的个人储蓄、年终奖金等;负责处理一段时间的家务事或者照顾孩子;没收3个月的工资;禁食一日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惩罚强度应稍大一些,其结果应对违约一方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如此才会给人以警醒。

也许,你会觉得,夫妻之间这种惩罚措施是否过于严厉,或是反问自己是否应适时地给丈夫一些空间?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在美国的青少年中,性行为、酗酒、吸食毒品等问题令校方十分头疼,在各种措施收效甚微的情况下,校方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姑息养奸”!

因此,现在的校方施行的是“零容忍”政策。校方意识到,现在的小错在将来也许就会酿成大祸,因此,防患于未然是至关重要的。要将犯错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最稳妥的做法就是要采取彻底的预防措施,哪怕只是初犯也要及时进行严惩,若等到纵容之后再去收拾残局,无异于亡羊补牢。于是,校方再三思量后采取了这种在外人看来略显冷酷的强硬措施,其初衷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而是希望起到震慑作用,避免动用“惩罚”本身。

寻求自我解脱的方法

如果世人都坚持原则,过着有节制的生活,那首先倒闭的必定是服务行业和娱乐行业;接着,街道派出所及警察局也将全无用武之地;法官和律师也将相继加入失业大军。不好意思,在这些机构消失之前,我想最先消失的应该是大量分布在街区间的教会组织。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宗教界并没有发表罢工宣言;警察们也还在日夜换班巡逻;律师仍然是众人向往的最棒的职业之一……这一切都在向我们不守原则的生活亮出了有效证据。

问题在于,纵然惩罚措施奏效,心里的郁结也早已经形成。妻子发现丈夫不守约定在外偷情、暗地赌博或欠下信用卡债务时,即使对其进行了看得见的惩罚措施,看不见的伤痕也早就已经刻在心底,毕竟事情已经发生,无可挽回了,即使再严厉的惩罚措施也不能治愈妻子心底的伤痛。

这时,你所要做的便是从心底的枷锁中挣脱出来。我不是让你给予宗教意义上的宽容,近些年来,比起神父,现代的心理医生们更强调人们应当从愤怒和伤痛中解脱出来。新近研究表明,人们能否从心灵的枷锁中挣脱出来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健康。也就是说,宽容不只是为了对方着想,更重要的是为了自身的健康和情绪稳定着想。因此,到了应该认真思考并实践这一问题的时刻了,怎样才能从自己心底的囚牢中逃脱呢?当凭借一己之力无法解决问题时,我建议,你不妨及时地向这方面的专家寻求帮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