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2)

1块变10块的投资分配法 作者:陈志彦


千万别小看复利的力量

在金钱的运用上,有一个神奇的现象——复利(compounding)。复利的观念很简单,你将一笔钱放在银行做定存,当定存到期的时候,银行会支付你本金加上利息,如果你将这些本金与利息,作为下一期的本金继续定存,每期的利息都会加入本金继续滚利息,这就会产生复利的效果。复利之所以如此神奇,是因为复利并不是以“直线”,而是以“几何”的方式成长的,因此长期下来,即使每一期的获利只差了一点点,最后却会造成很大的差距。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复利的神奇力量。

提早投资,真的差很多

假设你出生的时候,你的父母希望你在将来能够过上舒适的生活,因此决定每年帮你投资1万元。假设这些投资的每年平均报酬率为10%,此时,你的父母有两种选择:

1. 从你出生时就开始帮你投资,每年投资1万元,连续10年,直到你9岁为止,接下来,就让这些钱慢慢地成长。

2. 到你10岁生日才开始帮你存这笔钱,每年也是帮你投资1万元,一直存到你退休为止,因此连续投资55年,直到你65岁。

如果你可以参与选择,你会选哪一个方案?如果你选择的是第二个,那你的反应与大多数人相同。可惜的是,这个选择是错的!为什么呢?

如果你选择了第一个方案,当你9岁生日时,你将会拥有159374元,从这时候开始,你父母停止再投资,让这些资金自己成长。结果会如何呢?一直到你65岁准备退休的时候,这笔钱已经积累30131158元!而这些成果只是因为你的父母很明智,提早10年就帮你进行投资。

但如果你选择了第二个方案,当你65岁准备退休时,这笔钱的金额是18805914元,晚了10年投资,报酬竟相差了1200万元之多,而且第二个方案的总投资金额高达55万元,远远高于第一个方案的10万元!

如果你的父母在你年纪还小的时候并没有帮你准备退休金,直到你自己20岁时因为看了这本书决定自己提前准备退休金。于是,你每年开始存一笔钱,并希望达成如上述第一种方案的结果,在65岁退休时,有30131158元。你知道这样每年需要存多少钱吗?经过简单的计算,结果是每年要存41910元!这已经是第一个方案所需金额的4倍了!不过看来似乎还算负担得起。

如果你20岁的时候正在忙着谈恋爱,根本没有时间与心思去想退休的事情。直到你30岁时,你才在报纸上不经意看到提前准备退休金的好处,此时你决定每年存一些钱来准备将来退休,这时想达到相同的目标,即在65岁退休时拥有30131158元,那么现在开始,你每年必须存111170元!这已经是第一个方案所需金额的11倍了!虽然是蛮有些压力的,但是少买些衣服,少上餐厅吃饭,每年还是有办法节省这些钱起来。

如果你30岁的时候正在享受新婚的甜蜜,同时也忙着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完全没有心思去想退休的事情。很快的,你就40岁了。在事业上有了一定的成就,孩子也开始念书,你开始考虑退休的事情。

有一天,你参加了一场退休金投资说明会,了解到提前准备退休金的重要性,现在你决定每年投资一笔钱,来准备退休金。要达成同样的退休目标,即在65岁退休时拥有30131158元,那么每年需要投资306370元!这已经是第一个方案所需金额的30倍了!你心想,孩子每年的学费与补习费还要支付,今年答应要帮女儿买一台钢琴,还要送太太一台新车,儿子要去参加夏令营,也答应了年底要带全家出国去过圣诞节,房贷的费用也无法省下来……很快,你就改变心意了,心想,明年再来想退休金的事吧。

很快的,你已经50岁了。此时子女都已经上大学了,你的车位上也停了一辆新的奔驰轿车。你已经晋升为公司的总经理,收入也比10年前大为提高。虽然你还记得提前准备退休金的好处,但是你想让子女到国外念研究所,所以你决定将钱省下来供子女出国。不过,你还是交代了秘书帮你计算一下,如果此时你想开始投资,并达成原先的目标,即在65岁退休时拥有30131158元,每年要投资多少钱。10分钟后,你的秘书寄了一封email给你,上面写着一个金额: 948230元!这已经是第一个方案所需金额的94倍了!你有点怀疑是否因为工作太忙,加上老花眼的关系,这个金额与你想象的不大一样……不过算了,反正你只是要参考而已。

一转眼,你已经60岁了,子女都顺利地从美国拿到硕士学位回国,也开始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房屋贷款也总算缴完了,此时你真的距离退休的日子不远了,也该开始认真准备退休金了。但是,现在没有秘书帮你计算了,因为公司希望年轻一点的人来接手总经理的工作,你被转成公司的资深顾问,当然,薪资也比之前少了许多。不过没关系,这个计算还难不倒你,你很快就算出要达成相同的退休目标,即在65岁退休时,拥有30131158元,你每年需要存1890590元!这是第一个方案所需金额的189倍了!你将老花眼镜拿下来,再次确认所看到的金额,没错,就是这么多!但是,这几乎已经是你所有的收入了,你怎么可能投资这么多钱呢?此时,你开始思考,是否该继续工作到75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