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99—2000隐隐雄心(6)

高盛的中国生意 作者:程志云


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成为粤海败落的导火索。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香港股市大幅缩水,地产也随之下挫,和香港咫尺之遥的广东开始感受到阵阵寒意。随着香港金融市场险情不断升级,与之有密切业务往来的两家中资企业广信和粤海最终不可避免被卷入进来。

与粤海在香港注册不同,广信是广东省政府在内地注册成立的另外一家“窗口公司”。

1998年11月,广信首先支撑不住,旗下两家香港子公司因资不抵债分别宣告清盘。随后,广信正式进入破产程序,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轩然大波。国际资本成为惊弓之鸟,纷纷收紧对中资企业信贷,甚至迫令借债人提前还款。

彼时,已经负债累累的粤海集团首当其冲。

随着港澳两地分公司相继告急,粤海出现现金流困难。毕马威对其进行重点审计,发布的报告令人大吃一惊。这家信誉优良的中资企业居然资不抵债,欠款高达46亿美元外债,负债率高达74%。

实际上,从1998年夏末开始,债权人急切追讨债务,粤海集团度日如年。

鉴于广信事件上的惨痛教训,国际债权人开始最大限度地争取自己的利益。他们坚持认为,既然粤海是广东省政府的公司,拥有政府“担保函”,就不能按照市场方式办事,而是必须按贷款额全额还款。

这一度把粤海公司逼到绝境。公司山穷水尽,只能靠广东省政府的短期资助支付需要紧急偿还的债务。因为所欠债务着实庞大,政府有心无力,拆拆补补,很快黔驴技穷,难以为继。

考虑到粤海涉及政府信誉和国家形象,还有两家关系香港股市稳定的主力企业,无论从哪方面衡量,都不能倒闭。无奈之下,广东省政府决定挽救粤海。官方宣布: 粤海债务将通过重组解决。

事后看来,广东省政府作此决定一定是下了极大的决心。当时的粤海债务之复杂,牵涉面之广泛,均是前所未有的。据说,粤海集团参与重组的债务近60亿美元,涉及200多家银行、500多家企业、1000多位贸易债权人。规模之庞大,在全球企业重组史上亦属罕见。[6]

因为重组涉及财务和法律问题过于庞大,单是债务人和债权人双方聘请的中介机构就超过100家,其中包括毕马威、谢尔曼、标准普尔等,无一不是国际大牌。各方利益交织如犬牙交错,交割之复杂繁琐可想而知。

粤海并不是唯一一家陷入困境的企业,实际上它只是金融危机中“窗口公司”遭遇的一个典型代表。

就在粤海陷入困顿之际,广东省各级政府的40多家国投和上千家“窗口公司”爆发信任危机。一时间,广东金融危急。面对大面积的追债狂潮,政府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此时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燎原大火,推倒中国金融体系的多米诺骨牌。

关键时刻,金融危机中有出色表现的王岐山充当了“救火队长”的角色。

王岐山对改革开放后的许多经济问题都有深刻见解。他曾一度主持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工作,后来担任建设银行副行长、行长,并在建行行长任上主导成立了日后声名显赫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也就是前文曾提到过的中金公司。

担任中金公司董事长期间,王岐山开始展现出战略家的精准眼光以及金融与谈判方面的出色才能,他主导的多个投行项目引起国际金融界密切关注,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进而被政府高层所赏识。

1998年,广东告急,朱镕基总理点将,委任王岐山为广东省常务副省长,处理蔓延全省的金融乱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