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美联储在行动(13)

拯救华尔街: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崛起与陨落 作者:(美)罗杰·洛温斯坦


但银团的各位银行家还需要得到参与大通曼哈顿银行5 亿美元循环贷款银团的其余23 家银行的同意,此外,他们还需要得到日本野村证券、意大利共和银行,以及意大利外汇交易局3 家机构将其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中的贷款进行展期的承诺,否则,他们还是不可能将资金投进来的。另外,参与救助银团的法国巴黎银行,也还没有表示过确认意见。赫伯特·艾利逊在房间里踱着步,看有谁跟这些银行特别熟悉,然后就开始打电话,根本就不管当地是什么时间。一直到午夜前夕,赫伯特·艾利逊才离开了一小会儿。

而在格林威治,詹姆斯·里卡兹还在费尽心机地和斯卡登-阿尔普斯斯拉特-弗洛姆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通过电话进行着艰苦的谈判。在这一段时间中,维克多·哈格哈尼曾一度冲出会议室,就好像是神经错乱一般,大声咆哮道:“你们都给我记住了。我们总有一天会把这个宝贝买回来的。”用什么东西来买回这个宝贝呢?詹姆斯·里卡兹心里嘀咕道。午夜过后,詹姆斯·里卡兹终于说服了银团, 同意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合伙人发放红利。一直到凌晨3 点,詹姆斯·里卡兹才离开办公室回家。尽管还没有把所有的东西全部搞定,但律师们都希望,能够在星期一上午10 点以前,顺利结束全部工作。

但是,富利银行、共和银行,还有丰业银行(北美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2005 年7 月为止其资产总额达3 180 亿加拿大元。它也是加拿大最具国际化的银行。——译者注),拒绝在同意债权展期的协议书上签字。于是,与这几家银行关系很好的花旗银行副董事长威廉·罗德斯,和大通曼哈顿银行副董事长威廉·哈里逊一起,花了星期一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来说服这些银行。威廉·哈里逊心里非常清楚,他们必须在星期一上午,把这件事搞定。

银行家们在斯卡登-阿尔普斯-斯拉特-弗洛姆律师事务所中,占了一间会议室,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合伙人们则占据了另外一间会议室,门口站着一名守卫。赫伯特·艾利逊则在两个会议室之间急匆匆地来回穿梭,不时地向约翰·麦利威瑟询问有关情况。在过道中,维克多·哈格哈尼正好碰上了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史蒂夫·布莱克。维克多·哈格哈尼认为,他们的交易已经飞走了,它们现在已经属于银团,再也不属于他们这些合伙人了。史蒂夫·布莱克为维克多·哈格哈尼感到很难过。

大约上午11 时,约翰·麦利威瑟派人告诉赫伯特·艾利逊说,合伙人为自己给大家带来的麻烦感到非常抱歉,并希望能够为银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合伙人仍然还有分歧。大部分合伙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希望能够尽快签掉这份协议。但劳伦斯·希利布兰德还是不同意。

这一天,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仍然出现了亏损。银行家们一直紧紧盯着贝尔斯登,心里想着,不知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能不能撑过这个星期一。而在一片风声鹤唳之中,高盛公司取消了自己公开上市的计划。对于乔·柯兹纳来说,这可真是雪上加霜。一方面,他已经同意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投入3 亿美元,但在另一方面,他却不能为自己的公司筹集到资金。

一直因自己被排除在核心圈子外而感到愤愤不平的银行家信孚的董事长弗兰克·纽曼,此时也开始出意外了。星期一下午3 时,这位缺乏安全感的银行家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宣布,银行家信孚退出救助银团。

这下,赫伯特·艾利逊可真急了。尽管他手中掌握的筹码已经很少很少了,但他还是拿出了一个筹码:同意银行家信孚在监管委员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弗兰克·纽曼勉勉强强地接受了赫伯特·艾利逊的条件,同意重新回到救助银团行列中来。

下午5 时,银团终于一致同意,合伙人可以动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剩余的资金,应付以后可能发生的法律诉讼及其相应的开支费用。5 时30 分,所有被炒鱿鱼的合伙人都不会丧失其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中的投资,主动离职者也将照此办法处理。但仍然感到不太满意的约翰·麦利威瑟表示:“合伙人还不愿意在协议上签字,除非银团同意,合伙人在离开以后仍然可以成立一家新的基金。”成立一家新基金已经成为他们现在最主要的目标了,这样,他们就可以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完全脱离了。

赫伯特·艾利逊很清楚,除非能够捆住这些合伙人的手脚,否则,这些银行是不会把36.5 亿美元拿出来的。于是他把约翰·麦利威瑟拉到一边,向他解释到,他绝对不能把这一条款写到协议里去。而且,每一位合伙人都必须作出留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继续效力3 年的承诺。如果银团不能让市场相信,他们的投资将是长期的话,市场是不会对他们有信心的。但此次,赫伯特·艾利逊也冒了一个很大的险。他告诉约翰·麦利威瑟说,合伙人一定可以自由离开。约翰·麦利威瑟把赫伯特·艾利逊的话当成了一个承诺。现在,他已经得到了所有他能够得到的东西。

债权展期问题也全部得到了解决。与此同时,联储也得到通知,在6时 30分正常作息时间以后,不会关闭其电子汇兑系统。联储准备好随时对从14家银行划出的总额达 . 亿美元的资金,作出处理。

合伙人已经做好了签字的准备。他们站在宽大的会议室后面,而劳伦斯·希利布兰德仍在阅读这份合约,这份非常复杂、似乎只有律师才能读得懂的合约。合约文本的空白处,到处都是铅笔所写下的修改,有许多句子还被画掉了,上面被画上了许多箭头。这一切,似乎都在为过去3 天里的混乱,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注解。詹姆斯·里卡兹和其他2 位律师试图向劳伦斯·希利布兰德解释合约的具体内容,但被劳伦斯·希利布兰德拒绝了。他不想听别人怎么说,他只想自己阅读。但詹姆斯·里卡兹地看到,劳伦斯·希利布兰德的眼中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劳伦斯·希利布兰德不想签字,伤心得号啕大哭起来。合约中没有一样东西属于他劳伦斯·希利布兰德的,还不如宣布破产呢。约翰·麦利威瑟连忙把劳伦斯·希利布兰德拉到一边,要他顾及整个团体的利益。但从来不考虑别人,甚至连公司的午餐费都不肯承担的劳伦斯·希利布兰德,现在已经无法偿还自己的债务了,此时,他连约翰·麦利威瑟的话也不听了,仍然拒绝签字。随后,赫伯特·艾利逊也走了过来,对劳伦斯·希利布兰德说,银团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恢复投资者对整个金融系统的信心,绝对不想毁掉任何一个人。这时,约翰·麦利威瑟对劳伦斯·希利布兰德说道:“拉里(劳伦斯的昵称),还是听贺伯(赫伯特的昵称)的话吧。”劳伦斯·希利布兰德擦了擦眼泪,终于在合约上签了字。显赫一时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终于落到了由14 家银行组成的银团手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