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心 理 分 析(1)

人格与行为:管理心理学基础 作者:(澳)罗伯特·斯宾雷


根据最近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无意识是一种认知上的“失乐园” 那里是流浪思想的家园。唉,有多少思想正在渴望踏上回归家园的路途。

卡尔·克劳斯(Karl Kraus)流浪思想的家园根据心理分析学家的理论,处在管理领域的人士是那些本应居住在精神病院的人。心理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追随者把管理人员描述为这样一群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具有强迫性、妄想狂、自恋、性虐待、神经质等特征的人。甚至还有人指责说,有些管理人士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愿望:想回到子宫。

凯茨·德·弗里斯(1986)。管理学心理分析顾问伊莎贝尔·孟席斯孚·赖斯(Isobel Menzies Lyth,1990)则认为,在管理人员身上所碰到的那些让人困惑的问题都事出有因。那些问题都不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而是曾经在无意识中经历过的创伤性情感所致,因为管理人员遇到的“真正”的疑难问题是隐藏在有知觉的意识中、为他人所未曾发现的,仅仅在表面价值上讨论他们的各种交际能力没有多少意义。原因是,这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上的疑难问题,实际上它暴露了经理们内心的一种情感挣扎,这种挣扎是根深蒂固的、未被承认的,因此,那些顾问们被迫来“诠释”他们遇到的一些表面行为。我们或许很熟悉这样一幅情景:心理分析学家们坐在沙发上,展开便笺簿,旋开钢笔,开始解释表面行为,俨然一副专家模样;正如心理分析学家所做的那样,心理分析管理顾问也是对管理人员所谈到的问题进行“诠释”,从而确定“真正”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毋庸讳言,在整个心理分析和行为诠释过程中,心理分析顾问会作出五花八门的解释,即使最热情的精神分析学家也自愧不如。

奥布霍尔泽和罗伯茨(2000)。第1章心理分析人格与行为:管理心理学基础对此,心理分析学家们常常表现出不一致的意见,因为决定管理人员行事方式的是占支配地位的合理动机。按照心理分析学家们的阐述,他们“了解”在人们的动机中无意识思想所起的作用,“了解”无意识思想对人们所作决定的影响。他们认为,唯理性的管理是一个神话,应当重新加以审视。由于人的行为方式经常会偏离理智行动,因此这种状况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心理分析学家们试图从无意识、无理性的角度对此作出解释。在这一章,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动机思想及其人格理论,同时,也对人类动机作出一番解释,以供选择参考。

对很多心理学家来说,科学心理学意味着去系统地描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动态。这种态势很类似于早期天文学家探索天体运行,并力图揭示天体潜在的运动规律的行为。只不过心理学家们所做的工作远比天文学家探索天体运行要复杂得多,原因是天文学家能够观察到他们感兴趣的天体运动,而心理学家们,则只能观察行为和行为所出现的环境。如果心理学家们想用一种潜在的系统来解释这种行为,由于这些潜在系统完全居于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学家只好自己去推断一些结构性的系统,而这些结构性系统的运作方式也是隐藏在客观视野之外的,别人不得而知。这些运动不是仅靠肉眼就能观察到的外显行为。为什么心理学家们会被推向这样的研究境地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弗洛伊德的观点,对此就会一目了然。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年轻的弗洛伊德博士一度成为约瑟夫·布鲁尔(Joseph Breuer)亲密的职业合作伙伴。人们通常认为,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学研究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布鲁尔是维也纳的内科医师,深受上流社会欢迎。布鲁尔当时正在为一位叫做弗若雷·安娜(Fraulein Anna)的女病人做治疗。安娜表现出一些典型的歇斯底里的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身体上的功能障碍,如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