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现实世界中的大国金融版图(4)

大国金融方略:中国金融强国的战略和方向 作者:徐洪才


欧佩克成员国会对当前形势和市场走向进行分析预测,明确经济增长速率和石油供求状况等多项基本因素,然后据此磋商在其石油政策中如何进行调整。例如,欧佩克成员国常会作出提高或是减少该组织总体石油产量的调整,以便维持石油价格的稳定,为消费国提供稳定的短期、中期乃至长期的石油供应。

欧佩克组织致力于维护石油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因此,为使石油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都得到保证,欧佩克实行石油生产配额制。如果石油需求上升,或者某些产油国减少了石油产量,欧佩克将增加其石油产量,以阻止石油价格的飙升。若石油价格下滑,欧佩克也有可能依据市场形势减少石油的产量。

欧佩克并不能完全控制国际石油市场,因其成员国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只占世界石油、天然气总产量的40%和14%。但是,欧佩克成员国出口的石油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60%,对国际石油市场还是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特别是当其决定减少或增加石油产量时。欧佩克旨在保持石油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并致力于向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稳定的石油供应,兼顾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双方的利益。欧佩克通过自愿减少石油产量,或在市场供应不足时增加石油产量的方法来达成上述目标。

4.亚太地区:机遇大于挑战

目前,国际关系已进入新的阶段,主要体现为五大特征:一是世界经济进入长周期下降阶段;二是金融资本过度投机,引发金融危机;三是新兴经济体与世界主要消费市场的矛盾增多;四是奥巴马将对美国全球战略进行调整;五是美俄矛盾有所激化。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控制欧亚大陆,对美国维持世界霸主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国在欧亚大陆的战略布局,呈现为“两翼包抄、中间突破”的态势。西面以北约为倚仗,东面以美日同盟为依靠,中间以中亚和中东地区为突破。俄罗斯作为美国以外唯一的世界军事大国,选择了“威权政治+私有制”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借助能源等优势,摆脱了因苏联解体而造成的国力大幅下滑的颓势,开始走上复兴之路,对欧亚大陆现有战略格局构成挑战。美国通过北约东扩及支持“颜色革命”,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对此,俄罗斯已表示强烈不满。在此国际背景之下,未来中国的机遇将大于挑战。在机遇方面,美欧市场相对萎缩,将推动东亚其他国家与中国加强多边经济金融合作;如果处理得当,可促使中国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改变中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状况。目前的世界格局为中国支持的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机遇。就挑战来说,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贸易、汇率和知识产权等问题上的摩擦与矛盾将不断增加。在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促使国际货币体系合理改革的过程中,中国面临如何争取合理地位的挑战,这将充分考验中国的政治智慧。

日本是经济大国,却是政治上的弱国,对美国存在依附性,但同时两国也有根本利益上的冲突。从眼前现实利益出发,中日之间有加强经济合作的需要,但在金融合作方面,日本仅对中国其共同分摊危机成本感兴趣。由于日元已经是国际货币,日本对推出亚元并不十分迫切。从经济实力看,目前人民币并不具备领导日元的条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东盟“10+3”的机制平台上,中日合作有望更进一步。

另外,印度的作用也不应忽视。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发展很快,班加罗尔已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孟买也已具备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印度在金融和科技领域已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将会腾飞,印度这只巨象也会翩翩起舞,中印两国的战略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总之,21世纪对于亚洲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但是,摩根斯坦利亚洲主席史蒂芬 罗奇认为,亚洲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考验在于,该地区在面对外部冲击时是否具有强大的自力更生能力。20世纪90年代末遭受一场外部融资冲击,而现在则面临一场外部需求冲击。在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让位于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之前,亚洲世纪的梦想将很可能不会实现。?应该说,史蒂芬 罗奇的这一分析确实抓住了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