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中国应敢于表现自身实力(1)

大国金融方略:中国金融强国的战略和方向 作者:徐洪才


1.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中国已于2007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据原先公布的数字,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11?9%;2009年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修正数字显示,2007年中国GDP实际增长13%,达万亿美元,而2007年德国的GDP为万亿美元。

无愧于心地说,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而且,在目前世界经济可能呈现“L”形衰退趋势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很可能继续在全球一枝独秀,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因此,如果中国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增长,可能会在几年之后超过日本,并于2030年左右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根据每天汇率的年平均值计算,2007年美国GDP为13?8万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国家,日本以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2009年,虽然全球经济将延续衰退趋势,但中国有望实现GDP 8%的增长,而美国GDP将下降%,日本和欧盟分别下降%和%。

尽管庞大的GDP代表着财富,但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已是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更不是金融强国。中国经济增长不是消费驱动型的,而是依靠外需和投资拉动,是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便宜、大量资源消耗和劳动生产率低水平基础之上的,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2.人民币发行量位居全球第五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的发行规模在全球货币排名中也已名列前茅。根据专业网站DollarDaze?org中论文《全球货币供应2008》(Global Money Supply 2008)提供的数据?,截至2008年6月底,全球狭义货币M1发行量?:欧元为万亿美元(5月8日),美元为883万亿美元(6月8日),人民币为万亿美元(5月8日),日元为万亿美元(4月8日),英镑为万亿美元(5月8日)。按照M1供应量排序,世界五大货币排列顺序是:①欧元;②日元;③人民币;④英镑;⑤美元。其中,美元M1供应量沦为五大货币中的最后一位,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从广义货币M2发行量来看,欧元为万亿美元(5月8日),美元为万亿美元(6月8日),日元为万亿美元,人民币为万亿美元,英镑为万亿美元。按照M2供应量排序,世界五大货币排序是:①欧元;②美元;③日元;④人民币;⑤英镑。

广义货币M3的发行量:欧元为万亿美元,美元为万亿美元,日元为11?367万亿美元,英镑为万亿美元,人民币没有统计(见图6-1)。这些数据表明,无论是用M2还是用M3来表示广义货币供应,中国的人民币都已跻身于全球五大货币之列。但在五大货币中,人民币是唯一不能自由兑换的货币,这种地位与中国经济实力和货币发行规模极不相称。

图6 125个国家和地区广义货币供应量对比

3.外汇储备和购买美债全球第一

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一;2008年,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截至2008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19500亿美元,在美国政府债券方面的投资总值接近7000亿美元,在房地美(Fannie Mae)及房利美(Freddie Mac)等政府相关金融机构的债券投资在5500亿~6000亿美元之间,企业债券投资估计有1500亿美元,美国股票的投资有400亿美元,短期存款有400亿美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