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硝烟中铺就“金”脉(2)

大抄底 作者:吴比


19世纪初,梅耶的第三个儿子――内森开始向外拓展,“在法兰克福市已经没有让我们所有人一起施展才能的空间了。”语言不通的内森到英国时,恰逢拿破仑实施大陆封锁,以出口见长的英国,其商品不再畅销欧洲大陆。内森与在法国安营扎寨的弟弟詹姆斯联手,瞒天过海,巧妙地把英国货物销往欧洲各地。来自英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马车暗藏玄机――有一个夹层装满咖啡、棉花、砂糖、葡萄酒等产品,通过多佛海峡运往法国,然后再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到欧洲各国。胆大的内森在拿破仑的眼皮底下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尤其是1810年6月15日颁布了这样的法令:法国需要某些商品,黄金和白银被允许限量带入法国。在法国的格拉弗林,法国政府还专门开辟了一块地区用于官方默认的走私行为,内森的“走私”行为逐渐合理、合法。

在英国,财商超群的内森还充当了他父亲梅耶的洗钱大本营。我们知道,梅耶幸运地得到了威廉王子的一大笔财产,这也正是法国军队挖地三尺都要得到的财富。内森与梅耶里应外合,把这笔巨款从曼彻斯特运到伦敦,并把其当做内森在伦敦打开黄金之门的敲门砖。而梅耶的黑钱也被内森洗成了白钱,罗斯柴尔德家族也免去了灭门之灾,实在是一箭双雕,妙不可言。

随后,英国不再被动防守,并制定了迎战法国的计划,远在西班牙的英军急需大量黄金充作军饷。早在1809年,威灵顿将军就向政府求助,“我们急需要资金……军队的薪酬已经被拖欠了两个月。我觉得英国内阁简直对我们在这里的状况无动于衷……如果政府支付不起战争的费用,那么,对于政府来说,放弃我们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战事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但英国政府碍于东印度公司的黄金价格过高,准备观望一段时间。内森得到这一宝贵消息后,以威廉王子的巨额现金抢先买下了这批黄金。同时,军情紧急已容不得英国政府观望,英国政府万般无奈之下只得从内森手中高价购买。内森又受英国政府的授权,把这批黄金运输到巴黎银行,把黄金兑换成西班牙英军可以接受的金币,最后送到英军手中。内森运送黄金有功,得到大笔酬劳。

不过,与内森之后的大手笔相比,这些还只是初试牛刀。拿破仑曾这样教育他的士兵,“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内森的鸿鹄之志远不是做一个“走私”商品的暴发户,他的理想似乎比拿破仑更为远大,要做控制将军的将军。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几乎到了谈“罗”色变的地步,“他们(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世界金钱市场的主宰,当然也就是几乎所有一切其他事物的主宰。他们实际上拥有以整个南意大利地区的财政收入作抵押的财产,欧洲所有国家的国王和部长都在聆听他们的教诲。”

水涨船高,威廉王子气数已尽,罗斯柴尔德家族却如日中天,而同样让欧洲很多国家闻风而逃的拿破仑,成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又一个垫脚石。站在巨人的肩上,罗斯柴尔德家族摘到了更为丰硕的果实。

1815年6月,欧洲格局的决定性战役――滑铁卢战役到了关键时刻,拿破仑拿出了全部家当,法军骑兵和全部预备队都押在了这场战役上,而全力抵抗的英荷军团的心理防线也到了崩溃的边缘。滑铁卢战役不但对于欧洲政治格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大发战争财的金融家与商人同样至关重要,他们最关注的是战况,因为他们将根据战况来决定他们该作出什么样的交易行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